【家乡美】山 神 赐 宝 ‖ 王月芳

文化   2024-10-23 19:09   山西  



  □  王月芳


山神赐宝 


那天清晨,太阳刚刚升起,阳光明媚,微风习习。

我和一位外地文友在我家的枣园里望着那碧绿的枣叶儿,欣赏着那淡黄色的小枣花儿,俯下身子闻着花香,心里美滋滋的。
他突然仰起头问我:“稷山的枣为啥叫做板枣?”
他这一问,我来了精神,自豪的说:“我给你讲一讲吧:相传远古时,稷山县有个村庄,名叫路村,位于吕梁山脚下。村里有个老实憨厚的青年小伙子,名叫板儿,父母早亡,他靠打柴为生。
一天,板儿上山,看到两人坐在一块大青石上下棋,这两人正是吕梁山的山神。板儿便把斧头扔在地上,看起下棋来,两位山神一盘棋的时间里,吃了三颗枣,并将枣核放在桌旁。板儿看得入了迷,便顺手拣起枣核放进嘴里。当两位山神收拾棋子要走的时候,板儿才想起来还没有打下柴。当他转身要拿绳子和斧头时,才发现绳子、扁担和斧把都腐烂,斧头也生锈了。板儿惊慌失措,不知如何是好。山神看着板儿,笑着说,他俩一盘棋下了三年,板儿吞食了三颗枣核就会力大无穷。板儿这才恍然大悟。山神临走时还送给板儿一本书,告诉他在最困难时翻开看。
板儿喜出望外地回到了家里。三年不住人的家,已经破烂不堪了。板儿也顾不上收拾屋子,怀着好奇心坐在灯下看书,他刚小声念出:‘天兵天将…’几个字,顿时身着盔甲,持枪握剑的天兵天将站得屋里、院里、房上,到处都是,并大声喝道:‘叫俺有何事干?’原来这是一本调遣天兵天将的书。板儿吃惊不解,急忙吸口气说:‘吕梁山上拔枣树!’天兵天将又吼道:‘拔下枣树哪里栽?’板儿回答道:‘陶梁、姚村、胡家庄。瞬时,天兵天将不见了。
第二天,人们发现吕梁山上的大小枣树都不见了。但陶梁、姚村、胡家庄等几个村子长满了枣树,且结出了又饱又大的红枣儿。人们为了感激板儿,就称稷山枣为‘板枣’”。

“怪不得稷山的板枣这么受大众喜爱,原来这宝物是吕梁山山神所赐!”
朋友听了后感慨地说。

众所周知,天下好枣出山西,而山西好枣出稷山。
板枣主产区位于稷山县的陶梁、姚村、胡家庄、马村、加庄、辛庄、下柏、寺后窑、甘泉等村。
全县板枣面积已达15.3万亩,其中依然存活结果的千年以上的古树有17500株,500年以上的5万多株,全国罕见!
稷山板枣得益于当地有利的自然环境,使其历尽千年沧桑,依然芳香甘甜。

板枣皮薄、肉厚、核小的特点,不仅美味可口,还有特殊的食疗作用。
含糖量高,还含有钾、钠、钙、锰、锌、铁、多种微元素。
枣能提高人体的免疫力,保护肝脏,并可抑制癌细胞。
枣含有芦丁,能使血管软化。还可抗过敏,除腥臭及怪味。

唐代药王孙思邈,早年四方行医到稷山,突发疾病,当地一老农发现后,用板枣加小米慢火熬汤,让其服用,很快使孙思邈病愈。孙思邈特在自己的医药著作《千金药方》中,将这位老农板枣米汤熬制发写入药方,以传后世。

我自己在几次感冒后,不想吃饭,却想吃枣馍,喝红枣小米粥。没想到,吃了枣馍,喝了小米枣粥后,浑身有了劲,病也很快好了。
稷山有句土话是:枣儿米汤,喝得眼窝挤合。
食疗胜于药疗!
可见红枣对人的身体有很大的调理作用!

崇祯十年(1637年)稷山知县薛一印在体察民情时,见到那一片片枣林,曾赋诗《万树秋霞》,“江南橘绿日,塞北枣红天。色岂经霜老,味从戴雪鲜。既嗟驰荔苦,还叹赐樱偏。处处赤珠满,催租了半年。”这是对当时稷山板枣丰收景象及经济效益的真实写照。

我出生在这美丽的枣乡,从小吃着红枣儿长大的。
不仅吃鲜枣、干枣、蒸枣、酒枣,蜜枣,还吃过玉米面枣儿窝窝馍。

每年过年时,家家户户都会蒸些枣花馍和枣高高馍。盖房子立柱时也蒸枣高高,寓意步步高升。

娶媳妇时,会摆上红枣、花生、桂圆、瓜子。还是以枣为首,希望(早生贵子)。

每年清明节蒸子福馍时,会在馍顶上放一颗红枣,又好看又好吃。

端午节时,用粽叶包些糯米,再放三个红枣儿,又香又甜,吃在嘴里真是解馋。

九十年代初,我家也种了几亩枣树,我认真学习管理枣树的新技术。把过密集及干枣枝剪去,掰去横七竖八的枣芽儿,使其通阳光,透风,施肥、浇水、锄草等等。
在我和爱人郭赵杰精心管理下,小枣树儿日异见长。
我们把它们当作心肝宝贝儿似地百般呵护!

那年秋季,正是枣儿花红之时,突然一夜疾风骤雨,我心想:这么大的风雨,怕是枣儿保不住啦。
心里发愁,辗转反侧,难以入睡。
天刚亮后,我和赵杰就心急火燎地去了枣园。
站在地头放眼瞅着,我们傻眼啦,不光那圆嘟嘟地枣儿落了一地,一棵棵如小碗粗的枣树全都斜卧在湿漉漉的地面上。走近一看,树根多半已拔起啦,我叹了一声,皱着眉头说:“完了,完了,这下全毁啦!”
赵杰说:“你别发愁,咱想办法,尽力保住枣树,既使今年保不住树上的枣儿,如枣树能缓过劲活下来,明年仍会结枣的。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
赵杰取来了锨和一节粗木棍。
我俩齐心协力,把枣树往起抬,由于枝繁叶茂枣儿挂满,枣树身子很重,赵杰往上用劲推一点,让我把木棍撑一点,就这样一点一点地把树身移直后,在树根处堆上泥土,又用脚踩实在,就这,粗木棍不敢取下,还得撑着。
功夫不负有心人,那年,所有抬起来的枣树不仅没受多大损失,到了中秋节时,那红玛瑙似的枣儿如约而红。

一年又一年,看不够那枣树上如小舟似的碧绿叶片,闻不够那小黄枣花儿的芳香醉入心田,尝不够那鲜枣儿咬在嘴里“𠺝嘣”一声的脆甜。

稷山板枣已飘香中外,有口皆碑,成为走亲访友的上等礼物。

在红枣丰产又来收的时候,正如当年薛一印县长写的那首诗一般!

天有不测风云,好花不常开,好景不常在。

免不了受自然灾害的影响。
这五六年来,每到枣快红了时,天公不作美,下起连阴雨,而且一下就是好多天,直到那一园一园的枣儿在树上从裂口儿到成灯笼,又到腐烂掉落在地上。枣农们欲哭无泪,心,比那烂了的枣儿还酸!

我想:稷山的板枣,既然是吕梁山上的山神所赐,自有它的神奇之处和有益于人类的价值!况且,月有阴晴圆缺,天总不会每年到了枣快熟时就下雨吧?

几十年来,我对枣树有了深厚地感情。
年复一年,看着它们发芽、开花、结果、生长到成熟。

稷山板枣养育了六七十代后稷儿女,它不光是稷山的“四宝”之一,更是枣农们致富之路的一盏亮丽的明灯!

山神赐宝,恩泽浩荡,万民皆喜,感恩不尽!



未经许可  禁止转载  侵权必究


作者简介——

王月芳,生于1966年,稷山县下柏村东窑。从小酷爱读书写作,钻研周易学三十多年。运城市作家协会会员,稷山县作协理事。在省市报发表作品数篇,在《汾水文学》、《稷人说稷》、《后稷文苑》、《山西作家文苑》等新媒体平台发布作品数百篇。




《汾水文学》

长按二维码

添加主编黄志峰微信


汾水文学
读一段文字,品五味人生。彰时代特色 ,留千古雅韵。文苑撷英 ,人才荟萃。 立足中部,面向全国。 发表散文、诗歌、小说、故事、鸡汤文章、社会新闻。 来稿请附作者简介及近照。感谢广大粉丝读者的不离不弃!大牌文学平台,定会不负众望。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