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音乐家陈钢/新哥

文化   文化   2025-01-07 18:34   四川  



     

经典流传  化蝶齐飞

一一记音乐家陈钢


文/新哥

   

现代爱好音乐的人,有喜欢刘德华的,有喜欢刀郎的,都取决于各人的喜好。但问是否喜欢陈钢,恐怕很多年轻人会一头雾水。但一说到《梁祝》,大家就不会陌生了。由于陈钢的大部分作品创作于上世纪下半叶,对现在年过花甲又喜欢小提琴音乐的老年人就很熟悉了。除了《梁祝》,还有《金色的炉台》,《苗岭的早晨》,《阳光照耀着塔什库尔干》等。每首曲子都是世纪经典,甚至还有小提琴爱好者说,陈的小提琴曲划分了一个时代,进入21世纪后,好像已找不到这样能震撼人心,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小提琴作品了。我也有同感。

    

要深入了解陈钢,应先认识他的父亲陈歌辛。陈歌辛,中国著名作曲家。你如果不认识他,但你可能听过《夜上海》,《玫瑰玫瑰我爱你》,对,就是他作曲的。1950年任昆仑电影制片厂作曲,1957年被打成右派,被送往安徽白茅岭农场劳动,在三年自然灾害中因饥饿而死。1979年获得平反。陈钢继承了父业,在音乐创作上远超其父。

  

陈钢,出生于1935年,中国当代著名的钢琴家和作曲家,上海音乐学院教授。早年师从其父陈歌辛和匈牙利钢琴家瓦拉学习作曲和钢琴。后来进入上海音乐学院师从丁善德院长和苏联音乐家阿尔扎马诺夫,专注于作曲与理论的学习。

  

小提琴协奏曲《梁祝》是何占豪与陈钢合作的作品,当时是作为建国10周年献礼作品。以越剧为基础作的小提琴协奏曲,于1959年5月在上海兰心大剧院首演,由俞丽娜担任小提琴独奏。1989年,该协奏曲荣获第一届中国金唱片奖。

  

《梁祝》采用奏鸣曲式,以草桥结拜,英台抗婚,坟前化蝶三个情节贯穿始终。在引子部分,以弦乐颤音为背景,长笛吹奏出优美、轻柔的弦律。在竖琴伴奏下,小提琴在低沉中奏出爱情主调,映证出有情人难成眷属的痛苦心情。作品多次引用小提琴与大提琴的"一唱一和",形成对答,更有空间感和立体感。而为了展现三载同窗的浪漫时光,音乐采用了活泼的小快板,由木管与小提琴奏出轻松的节奏和跳动的弦律。

  

《梁祝》在结尾部分,以缠绵的旋律、缓慢的速度,再现化蝶后两只蝴蝶冲出坟墓,双双飞天,让人在祝福中产生美好的遐想。


 除了《梁祝》,陈钢作曲的小提琴曲《苗岭的早晨》,也是经典。最早是一首口笛作品,1975年由陈钢创编为小提琴曲。乐曲展示了苗岭的秀丽景色,表现了苗族人民欢乐幸福的生活情景。其中用口笛模仿鸟鸣声,让人身临其境。

  

小提琴曲《金色的炉台》,创作于文革时期,是作曲者深入上海钢铁三厂体验生活而作。曲名曾经过几次变动,最早为"红太阳的光辉把炉台照亮",后定名为《金色的炉台》。乐曲展现了中国炼钢工人手持钢钎,在高温炼钢炉前辛勤劳动的场景。


陈钢的另一首经典作品是《阳光照耀着塔什库尔干》,从头到尾全是浓浓的新疆风格味。此曲创作于1976年,取材于歌曲《美丽的塔什库尔干》和《帕米尔的春天》,运用了新疆塔吉克族舞蹈的弦律,欢乐奔放,热情高昂。开头即用钢琴作引子,小提琴充分运用了装饰半音的上滑音,展现出草原的辽阔和柔美。中间穿插了快速节奏和弦,以展现牧民策马奔腾的欢快场面。而顿弓和跳弓则让舞蹈表现出轻巧而灵动。结尾处的快速十六分音符在将乐曲反复多遍推上高潮后,突然跳跃结束,留给人意犹未尽之延伸。

  

在音乐史上,中外有很多著名的小提琴曲,马思聪的《思乡曲》,《渔舟唱晚》,《新春乐》等,也是经典作品。贝多芬的D大调,巴赫G弦上的咏叹调,帕格尼尼的D大调,维瓦尔第的四季等都永存音乐史册。演奏陈钢作品的早期演奏家们有俞丽娜,潘寅林,盛中国。再后有吕思清,宁峰,黄蒙拉,薛伟,李传韵等,其中难度最大的当属《阳光照耀着塔什库尔干》。

  

一部音乐作品是时代光影的折射,没有十全十美,也不应求全责备。在这个寒冷的夜晚,泡上一杯三花,在淡淡的香味中,在手机上随手一点,微闭双眼,陈钢的小提琴曲围绕在你耳旁,仿佛让你化身蝴蝶,飞出窗外,迎接满天繁星。


(甲辰冬于蓉城)




作者简介:魏新,大跃进时期出生,古蔺县城关镇人。西南大学法学研究生,法学教授。在蔺阳中学(五中)读高中,在皇华当知青,在重庆读大学,在宜宾教书,退休后在成都居住。有著述及文章在国家级省级发表。高中时就喜爱文学,偶有作品发表,也喜欢琴棋书画。



投稿须知:

        需要了解的朋友请点击阅读《“落月摘星楼” 敬告文友



(荐

愿你心存慈悲/老余老愚

粉红色的内裤/路痴

故人入我梦/付至洁

三亚归来/新哥

借钱与还钱(刘芳)

单位的一张“王牌”/雨打芭蕉

翱翔的鱼/沈昭明

夜走鬼城/亢楚昌

关于欠账/穆秀平

诗歌七首/尘

明湖/落月

落月摘星楼
安放灵魂,回归自然,理性思考,热爱生活,在文学中领悟,在艺术中熏陶,在教育中行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