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师当如风清扬/隆素

文化   2025-02-01 09:49   四川  




为师当如风清扬


文/隆素


             

       我是一名教师,一位爱读武侠小说的教师。尤其是金庸的武侠小说,爱不释手。我常跟我的学生说,闲暇可以看点武侠小说,涵养心灵,树立点侠义精神。比如我们读《射雕英雄传》和《天龙八部》,可以体会郭靖、乔峰等人作为侠之大者为国为民的情怀;读《笑傲江湖》,可以体会令狐冲洒脱爽朗又正直率真的个性。


       在我十几岁时,在那个构建价值观和性格的年华里,读了诸多武侠小说,大侠们的率真、潇洒、坦荡和侠义影响了我,构建了我的灵魂。多年以后,我经历了很多,看到现实中的丑恶与黑暗后,往往会回想起书中那个江湖,那些一直保持着一颗纯洁的心灵和自由不羁的灵魂,他们就如一缕阳光,一剪清风,抚慰着我疲惫的内心。


       如今再读武侠,关注点又有所不同。当我读到《射雕英雄传》中江南七怪倾尽全力传授郭靖武功,怎么都教不会的时候,不禁大笑,这场景,与我日常教学竟如此相似!几大学科,几个师父,费尽心思教导,可很多学生仍不得要领,考不出好成绩,让师父们心急如焚!


       当然,在金庸的武侠小说中,“名师出高徒”的例子不胜枚举。我最佩服的当属《笑傲江湖》中的风清扬老师,他作为一位武学宗师,仅出场一次,凭三言两语,以深入浅出、醍醐灌顶的精准点拨,使令狐冲这个武功平平的年轻人以极快的速度成长为剑术高手,走入了新的武学天地。我对风清扬的教学能力相当佩服,如能习得一二,带我门中诸弟子在学海自由泛行,那将是何等快事!


       风清扬的人生并不成功,虽然剑法第一,奈何被同门欺骗,对江湖争斗心生厌倦,在华山隐居几十年不曾露面。这日,他见华山弟子令狐冲与采花大盗田伯光在山洞外斗剑,经过一番观察,忍不住现身教导。他的这番指点,不仅对令狐冲大有裨益,而且也带给我们为师者一些启示。


       第一,知识传授要落实到“活学活用”上,风清扬说武论剑,其根本点在一个“活”字。学武是如此,学文、学理也是如此。若只在知识传授上下功夫,那为师者“传道授业解惑”的价值和意义何在?死学书本上的知识又有什么用?如何才能启发学生去创造、去发明、去运用?“随心而为,莫要再被剑招束缚。” “剑招虽无此定式,你却可别出心裁,随机应变。”得其剑意,忘其剑招,活学活用,融会贯通,学以致用,才是学生成长成才最需要也是最有价值的东西。


       第二、教育教学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也就是今天我们说的“以生为本”。风清扬对令狐冲的点拨,突出了“人”的主体作用。我们来看,“人使剑法,不是剑法使人”“人是活的,剑法是死的,活人不可给死剑法所拘”这些思想,实际上就是在强调主观能动性的作用。在教育教学中,只有尊重个性,鼓励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学”的问题,进而帮他们真正找到自我、自信和自由。以人为本的教育,才是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教育。


       说到这里,我们不得不提提令狐冲的“正牌”老师——岳不群。这位剑术卓绝、名满天下的华山掌门为什么没有教出好徒弟?为什么他的弟子都武功平平,无甚成就?其实我们从他的授课风格就可见一斑:“他训徒极严,众弟子练拳使剑,举手提足间只要稍离了尺寸法度,他便立加纠正,每一个招式总是要练得十全十美,没半点错误,方能得到他点头认可……”  


      岳不群的教学方法完全是我们传统课堂教学的写照,充满了“填鸭式”的粗暴和一厢情愿。当然,教学需要严谨,但这种让人透不过气来的、沉闷死板的教学方法,却会在很大成程度上压制学生的创造性,束缚其个性潜能的发掘和发挥,从而也就阻碍其自主成长和发展。


       回顾武侠世界中的教育故事,我们不难发现,教育的真谛与武侠精神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真正的教育,应当像风清扬的教导那般,灵动而富有活力,尊重学生的个性与潜能。为师当如风清扬,那就让我们去不断探索、创新教学方法,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在知识的江湖中,练就属于自己的 “绝世武功”吧!


作者简介:

       隆素,古蔺县作协会员。




投稿须知:

需要了解的朋友请点击阅读“落月摘星楼” 敬告文友


交流合作:       

欢迎其他正能量高质量平台、纸刊与本平台交流合作,有意者请加微信号:“LAOYU59420”详谈。

(荐

火星山/落月

燃灯如桂,傲雪如梅/罗洋

六月,生命蓄满力量/童丽梅

22公克的灵魂/万皖秋

李敏的诗

不舍离别/王仕勇

回首,再回首/李欣宸

聂小二的武艺/高文宁

踏上齐鲁大地(二首)/赖永强

小女孩/曹荣华

清凉洞游记/老余老愚


落月摘星楼
安放灵魂,回归自然,理性思考,热爱生活,在文学中领悟,在艺术中熏陶,在教育中行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