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时代全面来临了!
但西方世界似乎陷入了一种更沮丧的境地。
从一开始,新能源可以说是西方世界设的一个套,就像是当年美国给苏联设的星际大战的套一样。
西方世界用内燃机技术对我们进行技术锁死,已经霸榜近150年,躺在舒适圈里的西方世界,依然不满足于欣赏我们追不上,甚至还想顺手给我们插上一块指向错误路径的方向标:新能源汽车。
西方世界做戏做全套,不仅喊出新能源,而且还一路高举「节能减排、低碳环保」的大旗。
但凡是学过高中地理、生物、历史,都能知道,所谓的地球变暖是有其自有周期的,而人类的活动对气候的影响,可谓是微乎其微。
虽然西方世界知道自己就是在起哄架秧子,但是确实还热热闹闹搞了很久的舆论宣传,甚至还煞有其事地高出一套规则,将碳排放定价如同股票一样放到市场上进行交易,有经济实力的购买多余的排放权,而排放过剩的则通过市场变现。
这些看似公平的规则中,包藏着西方国家限制我们发展的祸心,因为定价权掌握在经济强大、金融市场成熟的一方,看似这是一道环保题,实则西方将其做成了一套金融题,有着几个世纪金融经验的西方可以轻松通过金融手段垄断发展中国家的碳排放权,同时还能通过金融工具将发展中国家陷入财务陷阱。
但是没有根基的事情总是难以为继的,10年前,公知柴静假手《穹顶之下》拉偏架,意图道德绑架国家战略,但是在专访丁仲礼院士的时候,丁院士一语中的揭穿了西方搞碳排放交易的阴谋,但同时也预言:这些西方国家只是在说空话,你认为他们真的会减排吗?让我们拭目以待,中国是认真要做的,因为我们是由共产党领导,说到做到。
10年时间过去了,柴静成了小丑,丁仲礼院士又说对了。
2023年10月,德国就取消了其原定2035年碳中和目标;2024年1月,英国宣布取消2035年碳排放目标,甚至表示:我们不会通过让英国人民破产来拯救地球。
这种放弃碳排放、碳中和目标的趋势,还会继续蔓延到更多的西方国家,因为他们无法维持这种不切实际的承诺。
面对西方发达国家以其压倒性的经济优势和技术壁垒全力打造出的「节能减排、低碳环保」阴谋,中国再次展现出五千年文化底蕴的厚重智慧:用三步走的方式巧妙破局:
第一步,团结发展中国家,以拖待变。发展必然要经过碳排放,西方国家之所以发展是因为已经排放了几百年了,所以中国提出两个要求:一是要求人均碳排放水平和西方对齐;二是要求西方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提供技术转让。这是一个非常宏大的命题,也需要一个极其复杂的厘清过程,所以关于碳排放权问题,陷入了漫长而持久的谈判。
这步棋非常明智,不管是从形势还是态势上考虑,发展中国家在这件事上怎么处理都处于劣势,如果西方迅速达到目标,那将会彻底掉进陷阱,二谈判的真正意义,就是以拖待变,伺机寻找反制的机会。
第二步,与发达国家合作,欲擒故纵。谈判过程中,中国又显示出足够的合作诚意,让西方发达国家感受到中国正在朝着共同的目标努力。现在看来,这完全就是中国采取的欲擒故纵的手法,让西方认为他们已经逐步掌握了规则的把控权。
第三步,苦练二十年内功,弯道超车。在拉拉扯扯中,中国其实一点也没闲着,而是诚心诚意全力投入到技术研发,重新定义了新能源产业。
在我们努力砸钱搞新能源的时候,西方根本就没当回事,认为我们连内燃机都还玩不明白呢,居然直接搞上智能电驱动了?
对于西方来说,好消息是中国被骗了,开始搞新能源撞南墙了;坏消息是中国把南墙给撞破了。
本以为是使了一招「疲秦之计」,但没想到,中国却只是看到了「强秦之法」。
他们低估了中国人的战略远见和战略定力,中国选择新能源道路,绝不是被西方忽悠了,脑袋一热。早在32年前,以钱学森为首的一代中国科学家们,早就已经瞄准新能源的规划和研究路径了。
由于西方国家牢牢把控了石油资源,发展电力能源是我们弯道超车的必由之路,二这些年来中国不仅改良火电技术,同时大力发展太阳能、风电、水电、核电,中国的电力成本和输电线路,10年完成300%的增长,全球遥遥领先。
同时各类新能源汽车齐头并进,从最开始的小打小闹,到现在的全球输出,西方吹牛画的PPT,又让我们给实现了。
是的,我是说又,多年来,西方总是给我们画PPT,我们都很实心眼地相信,然后一一实现了。
美国人向来喜欢吹牛,自己造出了什么高科技、领跑全球,但实际上连图纸都没画好。
当年苏联解体,美国就是靠着一首吹牛绝技直接加速苏联解体,这招忽悠的技能让美国屡试不爽。
比如量子技术。
这次是在新能源产业领域。
中国不仅实现了,还实现了全面反超,欧洲甚至一度只能通过加征关税来维持他们那可怜的自尊心。
在我们全面重新定义了新能源产业之后,欧洲也没有坐以待毙,无数欧美传统汽车大厂,也都曾雄心勃勃地推出新能源转型发展方案,但是他们却切实碰到了南墙,碰壁之后,他们无不乖乖退守回既有舒适圈。
敌退我进,市场就这么大,在西方的步步败退之后,我们逐步蚕食了欧洲的新能源市场,尤其是在基础建设方面,面对中国新能源电池巨头的规模优势、技术突破和政策扶持,欧洲的追赶脚步顿显疲态。
压力之下,欧洲的「洋大人们」开展了自救的「洋务运动」。
2016年,特斯拉前高管Peter Carlsson 与 Paolo Cerruti 在瑞典联合创立了Northvolt,一石激起千层浪,它既代表着欧洲新能源电池领域的星星之火,也可以说是「全村的希望」。
之所以选择瑞典,是因为这是创始人的老家,也是因为瑞士的北部有丰富的可再生能源供应,他们希望集天时地利人和,定位为中国电池巨头的替代方案。
到2019年,这家企业甚至直接在官网发布了一篇名为《欧洲电池利益相关者团结起来!》的文章,强调:我们现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团结和伙伴关系,在电池储能领域尤其如此,欧洲要想在国内电池供应链中站稳脚跟,就必须面对来自全球现有电池制造商的激烈竞争。
不出意料,Northvolt获得了众星捧月的支持,累计获得了150亿美元的投资,甚至大众、宝马、雷诺、沃尔沃等知名车企也都躬身入局,这就像是李云龙攻打平安县城,楚云飞帮帮场子,只要有人对抗中国,那帮帮场子总还是应该的。
尤其是大众,不仅给投资,还直接给了140亿美元的长期订单合同。
看似一切顺利,但其实前路坎坷。
谁能想到,有理想、有支持的Northvolt却在产品交付的时候一再拖延,甚至是工厂的生产也问题频发,过去几年发生了数十起严重事故,不仅财产受损,更重要的是人员死伤,导致其管理和安全都备受质疑,甚至瑞典当局都开始对其展开调查,公司一度陷入舆论危机。
屋漏偏逢连夜雨,甚至作为大股东的大众,都已经不再对其抱有希望,转而将订单转交给韩国三星。
为了缓解大股东和大客户抽身之后的困境,Northvolt的第一反应,不是先解决自身存在的问题隐患,反而转身开启了激进的扩张计划,比如在德国、加拿大等地不断扩建新厂,这更快加速了企业现金流的枯竭。
这就导致Northvolt的运营雪上加霜!
Northvolt的运营有多烧钱呢?
据可靠数据,Northvolt每个月要烧掉1亿美元,所以Northvolt去年全年亏损12亿美元,因此Northvolt就陷入了入不敷出、难以为继的状态。
到今年,Northvolt开始裁员、关厂、并厂、取消扩建新建,目前Northvolt不仅烧完了150亿美元,甚至还背负上58亿美元的债务,目前公司已经申请破产保护,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 Peter Carlsson 引咎辞职。
如果你仔细研究Northvolt的破产,就会发现,Northvolt不但没有诈骗,反而倾尽全力了。
这才是最可怕的,就像是我们和学霸比学习,如果你是吊儿郎当没有好好学习,那还能够抱有一丝希望,但是如果已经努力到无能为力了,依然比不上学霸,那么,迎接你的将会是无声的心碎。
反观Northvolt的竞争对手,就会发现,学霸的碾压会多么的让人绝望。
宁德时代在具备巨大规模优势的时候,没有躺在舒适圈,反而是向上下游延伸:
缺材料?
行,那咱走非洲闯南美,战略投资锂矿,牢牢锁定锂、钴、镍等原材料供应链。
掌握了源头矿场还是缺材料?
行,那咱直接创新工艺,2022年宁德时代直接推出了钠离子电池,行了,这回不依赖稀有金属了,钠知道吧,咱们吃的盐里就有,NaCl嘛,哪哪都是,这回不缺了吧?
反观Northvolt,在原材料采购商,却完全受制于市场波动,没有任何话语权,反而导致Northvolt的产品持续高价。
曾经何时,Northvolt绝对是欧洲的宠儿,毕竟承载了全村的希望,当时瑞典首先亲自访问工厂,欧盟委员会副主席将其视为「欧洲竞争力的战略组成部分」,德国总理朔尔茨、副总理哈贝克也都出席过该公司德国工厂的开工仪式,表示「需要在德国制造、在欧洲制造的电池单元」。
可以说,Northvolt算得上欧洲的「洋大人们」开展自救的「洋务运动」。
就是这样一个众星捧月的明星项目,资金链断裂了,不能说是非常不可思议,也能称得上是离奇了。
换个角度,即使Northvolt什么也不做,随便从中国找一堆二三流电池工厂做代工,然后自己贴牌,靠情怀在欧洲出售,也能做得风生水起,这都能干倒闭,只能说明一件事,欧洲整个的产业链环境,实在是太拉了。
受益于政治正确,也失败于政治正确,Northvolt的厂房是找中国盖的、设备也是从中国买的、连工人都是请的中国人、为了政治正确甚至把工厂盖在鸟不拉屎的北极圈,半年冬天半年夏天,养尊处优的「洋大人们」谁会愿意去那工作?
当然,曾经把Northvolt捧在手心的瑞典政府也没有出手相救,德国也没有出手相救。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当中国已经事实上掌握了新能源车从技术、产品到供应链的一切的时候,「欧洲制造」的焦虑,显然不仅仅是动力电池一个而已,但是Northvolt的破产,却直接宣告:欧洲的「洋大人们」开展自救的「洋务运动」失败了。
不过,Northvolt破产这件事也不全是坏消息,虽然Northvolt破产了,但是欧洲获得了环保嘛!
一个小幽默,送给欧洲,You are welcome.
另外,欧洲的「洋大人们」接下来需要开眼看中华世界,来一场轰轰烈烈的「洋悟运动」。
两个小幽默,送给欧洲,You are welcome, twi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