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看立陶宛蹦得欢,且看秋后拉清单!

科技   2024-12-05 00:00   北京  

立陶宛,这个反复骑墙横跳的小丑,又出来蹦跶搞事了。

先是在11月25日,彭博社记者在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提了一个很好玩的问题,立陶宛候任总理帕卢茨卡斯表示愿意与中国恢复外交关系,中国如何看待?

这个问题本身有个大背景,就是有着“波罗的海之虎”称谓的立陶宛,在两年前硬气挑衅中国,在外交领域与台湾地区“建交”,这么快就服软了?

事出反常必有妖,如何看待?看待个屁,先晾着呗,许愿请去庙里,道歉请先跪下

这里之所以强调是后任总理,是因为这是今年10月份刚选出来的,还没交接呢,目前执政的是2020年10月上台的“祖国联盟-立陶宛基督教民主党”,属于原来的保守党,新总理希莫尼特任命兰茨贝尔吉斯为外长。

这个兰茨贝尔吉斯是谁呢?

就是当年那个起来造反脱离苏联的第一任总统维陶塔斯·兰茨贝尔吉斯的亲外孙子。

长时间在反苏反俄的家庭环境中长大,兰茨贝尔吉斯对俄罗斯抱有极大的敌意,连带着出于意识形态的敌视,恨屋及乌地把中国也恨上了,所以这个党派的标签就是“反俄、亲美、仇共、入欧”。

看到候任总理要向中国示好,赶紧出来捣乱。

11月29日,即将卸任的立陶宛这届政府外交部突然宣布,要驱逐中国3位外交官,理由是:违反了立陶宛当地法律等一系列杂七杂八的东西,被视为“不受欢迎的外交使节”。

大家都知道,驱逐外交使节,这在外交领域已经属于是严重的事件了,如果再恶化一下,可能就直接断交了。

那么可能有人要问了,立陶宛是谁啊,它一直这么勇敢吗?

一、立陶宛——波罗的海之虎

立陶宛(Lithuania),一个东欧小国,位于波罗的海东岸,北接拉脱维亚,东连白俄罗斯,南邻波兰,西濒波罗的海和俄罗斯加里宁格勒州。

国土面积6.53万平方公里,全国由7个城市、43个区、8个自治机构和2个疗养区共60个地方行政单位构成,首都为维尔纽斯。

截至2024年10月,立陶宛总人口289.5万。立陶宛军队一共才只有2.1万余人,还不如咱们一所高校人多,就这,还编为了陆军、空军、海军、特种作战部队、后勤保障部队、军事教育训练机构和部队等,其中陆军约8000人,空军约1000人,海军约600人。

你别看它小,但却是当今欧洲最“虎”的国家了,这里的“虎”是虎了吧唧的虎。毕竟,放眼当今欧洲,敢同时叫板中国和俄罗斯的国家,也就立陶宛这一个了。

立陶宛这个名字,或许很多人之前听都没有听过,因为这个国家属实是太小了,小到哪怕是在小国林立的欧洲,立陶宛也是最不起眼的那一个。
按咱们的话说,全国天气预报一句话就报完了,人口也才280多万,放咱们这边顶多就是一个地级市的体量,妥妥的弹丸小国。
但是人小脾气大,立陶宛在欧洲的人设就是怼天怼地怼空气,不管是谁,它都敢上去汪汪两声,哪怕是强如俄罗斯,它也敢上去汪汪,坚持最为仇视的态度,一点面子都给人家不留。

比如在立陶宛隔壁,有个叫加里宁格勒的地方,那是俄罗斯的一块飞地,和俄罗斯本土没有接壤且被立陶宛完全阻隔。

这意味着俄罗斯本土和加里宁格勒的陆上交流,完全被拿捏在了立陶宛的手里。

立陶宛仗着这一天然的地理优势,这些年没少给俄罗斯使绊子。有事没事儿就给加里宁格勒搞封锁整禁运,搞得俄罗斯方面非常的恼火。

再比如在对待俄乌冲突问题上,立陶宛从一开始就是选择站在俄罗斯的对立面,一直坚持力挺乌克兰。

他们不仅在国际上各种为乌克兰发声,还为乌克兰提供了大量的实际援助,可以说是间接的参与了这场战争。

值得一提的是,最近这几年的立陶宛变得越来越狂。

他们除了在欧洲继续坚持和俄罗斯叫板外,还把手伸到了东亚来,找起了中国的不痛快。

比如在2021年11月,立陶宛不顾中方严正抗议和反复交涉,公然允许台湾当局开设“驻立陶宛台湾代表处”。

立陶宛这种公然叫板一中原则的行为,直接导致中方宣布将中立两国外交关系降为代办级。

而中立双边贸易也因此受到严重影响,原本在中国十分畅销的立陶宛啤酒、木材等商品一时几乎没了销路。

然而,立陶宛并没有因此而转变态度,仍然死性不改。立陶宛国防部甚至起草了一份“对立陶宛构成威胁”的国家名单,并禁止职业军人以非执勤目的前往,而中国赫然在列,另外俄罗斯也在这份名单上。

二、立陶宛和俄罗斯的恩怨

事实上客观来讲,立陶宛看不惯俄罗斯倒是可以理解。

毕竟立陶宛和俄罗斯也算是世仇,在历史上没少被俄罗斯欺负。

曾几何时,立陶宛也是欧洲有数的大国,拥有着十分强悍的实力。尤其是在十六七世纪的时候,立陶宛和隔壁波兰合体组建的波兰立陶宛联邦(波立联邦),统治着欧洲最多的土地和人口,他们脚踢普鲁士,拳打俄罗斯,妥妥的欧陆霸主级势力。

然而辉煌时刻谁都有,别拿一刻当永久。

17世纪中期过后,波立联邦便走起了下坡路,而周边的俄罗斯、普鲁士等邻居们则是日益强盛。

此消彼长之下,立陶宛人很快便没有了曾经的威风,只能是龟缩在邻居们的阴影下瑟瑟发抖。

18世纪下半叶,俄罗斯、普鲁士以及奥地利这三个邻居,敲响了波立联邦的灭亡丧钟。

他们分别于1772年、1793年,以及1795年,对波立联邦的领土进行瓜分,直至这个国家完全从地图上消失。

值得一提的是,在这一过程中,立陶宛的绝大部分领土都被划进了俄罗斯的版图,而立陶宛人也由此被俄罗斯所统治。

从欧陆霸主到亡国奴,巨大的身份转变让立陶宛人一直都难以接受。

尤其是让他们臣服俄罗斯这个昔日的手下败将,立陶宛人的心里是百个不愿意。

所以尽管家国破碎,但立陶宛人并没有因此消亡。

他们一直都在坚持反抗,用一次又一次的起义来为自己争取独立,终于在1918年,立陶宛趁着俄罗斯在一战中崩溃的机会,成功完成了复国。

不过沧海桑田,在经历一百多年的亡国生涯后,立陶宛人已经是雄风不再。

那时候的立陶宛仅仅只是波罗的海东岸的弹丸小国,当变成苏联的俄罗斯在缓过劲儿后卷土重来时,他们压根儿就没有反抗的能力。

最终在1944年,随着苏联军队占领立陶宛并建立苏维埃政权,立陶宛也再度迎来了身份的转变。

从一个独立的国家,变成了苏联的的加盟共和国。

而对于自己的这个新身份,立陶宛其实并不是太满意,毕竟成为了苏联的一份子,就意味着要和俄罗斯做兄弟。

所以立陶宛在苏联其实过得并不舒服,一直都有着很强的离心力,以至于在上世纪90年代初苏联走向末路的时候,是立陶宛率先站出来宣布要单飞跑路,从而拉开了苏联解体的序幕。

正所谓君子报仇,十年不晚。

三、立陶宛和中国的恩怨

了解完立陶宛和俄罗斯的历史恩怨,再看如今立陶宛对俄罗斯的各种看不惯,那显然就不会太让人意外。

但问题是咱们中国和立陶宛一个在东亚,一个在东欧,平时八竿子都打不到一块儿去,更别谈什么历史上的纠葛了,为何立陶宛却非要一次又一次的和咱们过不去?

前面我们讲过,立陶宛是一个小国,本身的实力其实很弱。

论经济,立陶宛的GDP总量只有600多亿欧元,连咱们这边的许多城市都比不过;论军事,立陶宛当前的军队只有区区两万人,连一辆正儿八经的坦克都没有。

甚至是可以说,俄罗斯只要随便动动手指头,就能让立陶宛再度从地图上消失。

而立陶宛自然也是很清楚自己的劣势,所以早在2004年他们便抱上了北约的大腿。

北约作为当今世界最为庞大的军事组织,实力自然不是俄罗斯能够相比。想想在俄乌冲突中北约都还没有直接下场,仅仅是在背后玩儿代理人模式,就已经让俄罗斯有些吃不消了。

所以有了北约在背后撑腰的立陶宛,也就无需惧怕俄罗斯来找自己的麻烦。

但是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北约不可能白白浪费精力来给立陶宛当保镖,他们在为立陶宛付出的同时,自然也是想要获取到同等的利益。

换而言之,立陶宛如果想要一直得到北约的保护,那就得要展现出自己的价值才行。

这就好比古人想要上山落草为寇,事先怎么也要纳个投名状才好。

而如今立陶宛选择频繁的和中国作对,显然就是他们向北约或者所西方纳上的一张投名状。

毕竟谁都知道,这些年随着中国在世界上的迅速崛起,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中国充满了警惕甚至敌意。

他们焦头烂额,千方百计,想出了各种手段来遏制中国的崛起,从而将所谓的威胁给扼杀在摇篮里。

不会替老板分忧的员工不是好腿子,既然大哥们有着这方面的意思,立陶宛自然是要投其所好才行。

所以没有丝毫的犹豫,立陶宛摇身一变成为了反华急先锋,不远万里从东欧跑到东亚来恶心中国。

简而言之,立陶宛如今之所以和中国过不去,其实是为了向西方表忠心。因为在立陶宛的世界里,西方就是唯一的明灯,凡是西方不喜欢的,那必然是立陶宛所讨厌的。

立陶宛如此的一条路走到黑,并不能算是一个明智的选择。

毕竟立陶宛仅仅只是一个小国,自身的价值属实有限。在当今全球的这盘大棋中,他并不是那一枚不可或缺的棋子,随时都有可能被舍弃。

尤其是在当下中国和欧洲交往愈发密切,而北约和俄罗斯对抗愈发紧张的局面,立陶宛说不准哪天就成为了弃子或者炮灰。

比如中欧若是选择合作,那么一直和中国作对的立陶宛就可能会被欧洲所抛弃。

毕竟欧洲不可能为了立陶宛这么一个小地方,就选择放弃中国这个大市场。

再比如北约和俄罗斯若是开战,那么身处北约最前线的立陶宛必然首当其冲,成为俄罗斯最先打击的目标。届时不管战局如何发展,立陶宛都多半是保不住了。毕竟立陶宛距离俄罗斯那么近,俄军打过来就是分分钟的事情。

所以都说人贵在有自知之明,其实立陶宛要当跳梁小丑也可以,不会有人拦着。但前提是要认清自己的实力,中国也好,俄罗斯也罢,那显然不是立陶宛这样一个弹丸小国能够惹得起。

总而言之,咱们俗话说得好,做事留一线,日后好相见。而立陶宛如今为了能够尽可能的讨好西方,却是一点情面都不留,那无疑是在自己堵死自己的后路。到时候一旦出现变故,估计后悔都来不及。

在几年前因为一场关于台湾问题的错误决定,突然走进了国际视野,尤其是中国人的视线中。原本与中国无冤无仇的立陶宛,却在美国的挑唆下,走上了“反华”的道路,最终自食其果。

立陶宛吃了三年苦头以后,总算决定做一些改变,但立陶宛仍然固执的不愿意道歉,反而又向中国许愿。

为什么立陶宛会和台湾搭上呢?

因为在立陶宛设立伪“台湾代表处”,是蔡英文亲信、伪前“外交部长”吴钊燮一手操办的。
我们都知道,台湾伪“外交部长”这个活不好干,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台湾当局断交,吴钊燮任上丢了4个“邦交国”,天天被骂,他就绞尽脑汁琢磨,要实现“外交突围”。
巧了,吴钊燮正琢磨呢,立陶宛送来了个机会,把自己不要的阿斯利康疫苗(有血栓风险,狗都不打)送给了台湾。吴钊燮觉得有门,于是赶紧以“感谢捐赠疫苗”的由头,派人访问了立陶宛,然后从中穿针引线,谈妥了建立“代表处”的事宜。
这件事是吴钊燮的最大政绩,算是在“邦交国”纷纷断交的大形势下,唯一能拿的出手的了,所以他就时不时把立陶宛的事拿出来说一说,显示自己有本事。2023年的时候,吴钊燮还窜访过一次立陶宛,演讲称台湾地区与立陶宛都地处“民主阵营面对威权扩张主义的前线”,立陶宛反抗苏联重获“民主自由”的经历深深鼓舞了台湾人云云。
吴钊燮这种自导自演,无非也就是想增强自己在党内的地位罢了。

四、中国对立陶宛的反制

立陶宛是在2004年3月29日加入的北约,同年5月1日加入欧盟,2015年1月1日,立陶宛成为欧元区第19个成员国。

中国和欧洲的贸易非常密切,但是中国和立陶宛的贸易不太密切,2015年-2020年,中国和立陶宛的贸易总额才不到23亿美元。

中国不是立陶宛的贸易伙伴,而欧盟、独联体国家才是,这也让其有胆量挑战东方大国。
其进口商品包括矿物燃料、电机、车辆、药品、有机化学品、木及木制品、木炭、光学设备等,对中国的依赖也不强烈。
但是,立陶宛加入欧盟,带来的劣势是,人口的1/3被作为永久的劳工移民迁往西欧国家。
而且,立陶宛内部矛盾让其经济严重衰退,通胀高企,由此社会各界严重不满。
在2020年10月的大选中,中右翼的政党上台替换了此前执政8年的中左翼政府。
获胜的政党的政治理念和美国一致,那就是:敌视中国。

立政府觉得中立直接贸易额不大,美国允诺的好处能覆盖损失。

所以,2021年,立陶宛政府作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允许台湾地区在其首都设立“代表处”。这一举动无疑是对中国“一中原则”的公然挑衅,也是对立陶宛与中国建交基础的严重破坏。
立陶宛似乎以为,自己作为一个小国,与中国贸易往来不多,就可以肆无忌惮地挑战中国的底线。
然而,它显然低估了中国的反应和制裁的力度,中国迅速将立陶宛的外交关系降为代办级,并在经贸领域采取了一系列反制措施。
早在几年前,立陶宛在公开场合宣布,允许台当局在其国内设立所谓的驻立陶宛台湾代表处。
这件事对中国来说是绝不可接受的事情,也是较为明确的挑衅。
这主要是因为台湾本身就是中国的一部分,一个中国原则是国际社会很早就已经接受的共识,就连美国都是承认一个中国原则的。
在这样的情况下,台湾的充其量就是中国的一个省级行政区,和各大省份自治区没有区别。
这些省级行政区应听从中央政府的管控,是没有外交权利的。
任何国家也不能越过中国官方,和中国的一个省级行政单位保持官方性的外交联系。
就算是有一些联系也应该向中央备案,或者仅仅只是进行一些非政府的商业性联系才符合国际法的基本原则。
所以我国台湾设立在国外的一些机构,大多都不会带台湾的名字。
比如说台湾驻美国的叫驻美台北经济文化代表处,而美国设立在台湾的则叫美国在台协会。
这些都是典型的具有民间性质的非营利机构,但是立陶宛却允许台当局在其国内设立所谓的以台湾命名的代表处,明显具有官方性质了。
台湾省方面发布消息以后,中国大陆多次通过外交渠道,希望和立陶宛化解分歧,也希望他们可以尊重中国的国家利益,不要在中国的底线问题上做出错误的选择。
但立陶宛却坚持这么做,最后迫于无奈,中国决定将与立陶宛的外交关系降到了待办级。
也就是说,未来中国驻扎在立陶宛的外事人员将不是大使,而是代办。
关系的降级也就代表着两国的经济联系很有可能会受到影响,再加上立陶宛的做法,也确实有可能会激怒一些国内的爱国商人。
所以在之后几年的时间内,中国和立陶宛的商业联系和经济合作确实变少。
最起码官方性质的大规模合作基本上是没有了,而这给立陶宛经济所带来的影响还是相对比较巨大的。

中国对此的回应是立即且坚定的:召回驻立大使,将外交关系降为代办级别,并采取了一系列经济制裁措施,包括抵制立陶宛商品如牛肉、朗姆酒等进入中国市场。立陶宛一度成为中欧班列的必经之路,如今却被绕过。这正是立陶宛与中国对抗所付出代价的冰山一角。

这种通过挑衅大国来引起注意的策略,对立陶宛来说显然不是明智之举。立陶宛经济因此遭受严重打击,失业人数急剧上升,中小型企业面临倒闭潮。根据数据显示,到目前为止,立陶宛已经有接近十万人失业,超过15000家中小企业关停。

这样的惨淡景象,归根结底是立陶宛自身政策“失算”的结果。

更雪上加霜的是,立陶宛在西方的支持也如预期般乏力。

美国过河拆桥,根本未兑现当初承诺的支援,欧盟甚至暂停了所谓的“经济胁迫”争端案,而台当局允诺的资金援助和技术共享也仿佛海市蜃楼。对于立陶宛而言,得罪中国和俄罗斯之后,已然失去了在大国间任何博弈的筹码,而西方国家并没有丝毫意思为它的窘境买单。

原先的中国是立陶宛商品出口的主要海外市场之一,因为中国市场本身就比较庞大。

总结来看,中国先后使用了:长臂管辖、一滴血原则。

不用想,这全是摸着鹰酱过河的学习成果。

当前,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单一市场,这个优势可要好好利用,灯塔国教的哟。

中国出台反制措施后,立陶宛的外国企业连夜提桶跑路,德国—波罗的海商会还致信立陶宛政府:如果找不到“恢复立陶宛与中国经济关系的建设性解决方案”,相关企业受到的限制措施可能会迫使德国投资者关闭在立陶宛的工厂。
这一下子,算是打到了立陶宛的七寸上,一年时间,立陶宛的GDP下降0.5%。而到了2023年,GDP降幅达到1.3%,整个国家物价飞涨。而且因为奶酪、木材和酒类等主要商品出口受阻,导致立陶宛的经济急剧下滑,1300家企业倒闭,6万个工作岗位消失了(这个国家总共才不到300万人)。
立陶宛急得不行,赶紧向美国求援,但美国只给了6亿美元的贷款,就啥也不管了。这点钱,连给那些跑路的企业发补贴都不够。然后立陶宛又跑到欧盟,指责中国有“胁迫经济”外交的行为,但欧盟也不想理这个神经病。
然后立陶宛又去找台湾,台湾那边说,买点红酒可以,增加投资也可以,但要经济援助的话,需要把“代表处”改成“大使馆”。
立陶宛想了想,还是没敢冒这个险,最终只能灰溜溜地回去。
为啥台湾突然不待见立陶宛了呢?
随着台湾内斗的不断深入,吴钊燮自然也就成了赖清德的目标,赖清德看吴不顺眼,连带着对立陶宛问题,也没好脸色。
比如,蔡英文时期,为了“答谢”立陶宛,吴钊燮曾经强迫工研院与立陶宛科技巨头Teltonika合作,在维尔纽斯建设半导体工厂。说实话,这就是个政治交易,立陶宛一点产业基础都没有,在立陶宛设厂是个亏本买卖,工研院怨气很大。
到了赖任上,赖对立陶宛问题不积极,所以工研院也摸鱼了,项目一拖再拖,台湾的资金迟迟不到位,导致征地无法开展,合同都签了两年了,工厂还没开工呢。今年呢?工研院更是以“电力不足”为借口,取消了和立陶宛的芯片合作项目。
之前答应好的,对立陶宛进行经济援助以弥补中国大陆制裁的事,也不了了之了。
显然,赖清德这是在借立陶宛的问题,打吴钊燮的脸。所以近期,台湾政坛不断有要求吴钊燮下课的声音,这就是赖清德借题发挥,指责吴钊燮没有把事情办妥。
目前,吴钊燮正赶忙安排自己的亲信林佳龙带着台湾的20家无人机相关厂商去立陶宛挽救,但台湾的无人机技术也不咋样,立陶宛觉得台湾没诚意,更不爽了。
结果就是立陶宛经济崩溃,民怨沸腾,老百姓过得好好的,就因为外交部长神经病得罪中国,最后就要老百姓来买单?这不是傻么?
然后,祖国联盟-立陶宛基督教民主党的支持率大跌,总理格丽达·希莫尼特的支持率只有13%!
立陶宛的经济原本就高度依赖外部贸易,尤其是港口运输。
然而,在中国制裁的打击下,立陶宛的港口运输业务遭受了重创。中欧班列的停运,使得立陶宛失去了一个重要的运输通道和贸易伙伴。同时,中国市场的关闭也让立陶宛的出口产品失去了一个重要的销售渠道。
更糟糕的是,立陶宛原本希望通过抱美国大腿来获得更多的支持和利益。然而,美国给出的6亿美元信贷协议只是杯水车薪,根本无法弥补立陶宛因制裁而遭受的损失。
而且,这笔信贷还需要立陶宛未来偿还,这无疑增加了立陶宛的财政压力。
再加上这些年来中国也比较重视和一些欧洲小国的合作,像立陶宛这样的国家也有机会参与到一带一路中、以及中国与中东欧的合作机制中。
在这些合作框架下,立陶宛的产品就有以较低关税大规模出口中国市场的可能。
可是随着中国和立陶宛两国的外交关系降级,双方的官方性大规模经济合作停止,立陶宛再想享受来自中国的贸易红利就比较困难了。
而且立陶宛在短期内很难找到其他的替代性市场,当前中国市场非常庞大,这和中国高度发达的社会经济有关。
在全球范围内,能够和中国比体量的只有印度等少数国家。
但这些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又远不如中国,这就会给立陶宛经济反向造成一些冲击。
最开始立陶宛指望美国和台当局出手,但是从客观层面上来讲,美国在海外的大规模商业投资本身就比较少,更多的是给予单方面的援助或者是军事支持。
而立陶宛和台当局的合作项目也推进得非常坎坷。
在今年的11月16日,岛内媒体还公布消息,立陶宛的科技巨头表示,将暂时停止与台湾地区的公司在立陶宛建设半导体工厂的合作项目。
据悉,这个合作曾一度是立陶宛和台当局的典范型合作项目。
目前媒体给出的理由是,在2027年之前,当地政府难以解决电力供应问题和工业用地困难的问题。
这就代表着立陶宛想从台当局那里获得经济支持的幻梦也破碎了。
原本台湾这边是要在立陶宛修建10座工厂,这些工厂在建完以后预计将创造6000个高薪工作岗位,整体商业投资总数将达到35亿欧元,影响到立陶宛国内数十亿欧元的经济产值。
可这个合作现在也没有了,在这样的情况下,立陶宛就可能会出于经济方面的考虑,想要恢复与中国大陆的关系。
实际上在今年以来已经不止有一位立陶宛政客,在公开场合表态要恢复中国和立陶宛的关系了。
比如说在今年5月份的时候,立陶宛总统就提议台湾当局设立在该国的所谓台湾代表处可以考虑改名,这样的话有助于帮助立陶宛和中国恢复关系。
其实立陶宛总统的提议也可以被理解成他们确实想支持台当局,但是和中国大陆的合作更符合立陶宛的利益,对该国的经济也更有作用。
这在当时也被理解为对中国释放出了两国外交关系正常化的相关信号。
而针对于此,台当局还有回应,相关负责人曾声称这是在选举期间某候选人的言论,而立陶宛并不是一个总统制的国家,总统说了不算。
从台当局的回应中,也能够看到他们对立陶宛态度的改变,可能有些恐慌。
如今立陶宛已经重新进行了议会选举,而原先的反对党社会民主党成功获胜,他们将在不久以后顺利上台建立新政府。
这可能将成为中国和立陶宛两国关系恢复的一个契机,但是客观来讲,中国和立陶宛的关系发展仍然在面对多重阻碍。
五、立陶宛的政坛转向

如今,立陶宛国内政坛的风向出现了微妙转变。

最近大选中,反对党社会民主党夺得政权,总理候选人帕卢茨卡斯自上任以来多次在公共场合表示,希望与中国“重修旧好”。他强调,设立“台湾代表处”是个重大的外交错误,希望能和中国重建全面的外交关系。

然而,立陶宛新政府的姿态仍然显得矛盾而尴尬。虽然他们一边喊着希望改善对华关系,另一边却依旧强调不会改变与台湾地区的贸易联系,更不会作出“不计代价”的改变。显然,立陶宛还没完全认清或者不肯承认自己所处的困境。

面对立陶宛频繁的示好,讽刺的是,中国的回应却是冷冷的“已读不回”。

中国既没有表示要改善关系的热情,也没有进一步施压的意图。

显然,中国不打算轻易为立陶宛的“口头示好”买账。

在这个问题上,中国就像一个不随便心软的大国,记忆犹新——挪威用八年时间才缓和与中国的紧张关系,这无疑给立陶宛敲响了警钟。

现在立陶宛的问题在于他们想和中国改善关系,想恢复与中国的经济合作,但是又不愿意做太多的妥协。
比如那位刚刚赢得了选举的反对党领导人,他称立陶宛允许台当局设立所谓台湾代表处,是一个外交错误,但是,他却没有提到要求台湾代表处改名的问题。
也就是说他可能是考虑在不让台湾当局改名的同时,又要恢复与中国大陆的外交关系,就是一种典型的既要也要,两头通吃。
显而易见,我方大概率不会接受立陶宛的这种愿望和选择。
台湾问题本就是中国的底线问题,如果立陶宛不拿出真正的诚意,我国又该怎么相信立陶宛以后不会继续触及中国的底线呢?
而且这也不是立陶宛第一次这么做了,早在九月份的时候立陶宛另一个反对派的领导人,民主联盟的主席就曾表示:立陶宛未来将不得不与中国大陆恢复关系,到底要怎么恢复关系还得商量。
因为立陶宛也不想停止与台湾的合作,所以恢复关系需要找到一种中肯的方式。
这一点可能也从侧面证明当前的立陶宛政局上下,可能仍然没有放弃在面对中国时的骄傲思想。
希望立陶宛可以从全局的角度上去看待问题,中国和立陶宛不应该是敌人,两国在很多问题上都有合作的可能。
中国也一向愿意支持那些欠发达或者是体量小的国家继续发展,但前提是这些国家要对中国有应有的尊重。
况且中国只是将两国的外交关系降了级,也没有正式的断交,也没有哪个官方政府部门明确声称要完全切断中国与立陶宛的经济合作。
所以只要立陶宛愿意迷途知返回到正道,继续支持一个中国原则,那中国和立陶宛两国的关系仍有恢复可能。
六、立陶宛留给世界的教训
立陶宛的困境,也给其他小国敲响了警钟。
在大国博弈的棋盘上,小国往往只是棋子,如果盲目跟随某个大国,很容易成为大国博弈的牺牲品。
立陶宛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它原本可以左右逢源,在中美之间找到平衡,从而获得更多的利益。可是它却选择了一边倒,最终落得个惨痛的下场。
如今,立陶宛依然在努力寻求与中国的和解。
然而,中国是否会原谅立陶宛,是否会重新打开贸易的大门,还要看立陶宛的诚意和行动。
立陶宛需要认识到,中国的底线不容触碰,“一中原则”更是中国外交的基石。只有真正尊重中国的核心利益和主权完整,才能赢得中国的信任和合作。
立陶宛的外交闹剧已经给它带来了深刻的教训。
希望立陶宛能够从中汲取教训,重新审视自己的外交政策和立场。同时,也希望其他国家能够引以为戒,不要重蹈立陶宛的覆辙。
在大国博弈的舞台上,小国更应该保持清醒和理智,才能在这场复杂的游戏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未来特朗普上台,俄乌战争可能很快结束,到时候立陶宛反饿的作用下降,更不会再惯着这些只懂索取的东欧小国,到之后别说给钱给资源了,可能特朗普会可能直接来一句:你们丫挺的再不涨保护费,到时候普京想怎么蹂躏你们就怎么蹂躏!

这也许是因为立陶宛虽有修复关系的愿望,但诚意不足,仍未触及中国的底线要求。若无法在原则上达成共识,任何修复关系的努力都是徒劳。中国在国际关系中的态度一直是成熟且有原则的,对于这样的小国在涉华重大原则问题上的错误,中国显然不会轻易原谅。

未来,立陶宛将如何走出当前的困境?

这无疑是各方关注的焦点。

立陶宛新政府是否能在复杂的国际局势中寻找到平衡,与中国实现真的和解,仍是未知数。不过可以肯定的是,立陶宛必须展现出足够的诚意,放下高傲的姿态,才能期待北京的倾听。

在这场国际政治的戏剧中,立陶宛能否为自己的贸然行为真正担负起责任,值得我们持续关注。

而中国,在这场较量中继续保持镇定与力度,相信最终能取得令人满意的结局。

毕竟,国际关系就像一场长跑,比拼的是耐力和智慧,而不是一时的冲动与冒险。

希望立陶宛这跳梁小丑,没事多动动脑子!


景辰
乾坤一张纸,一字一星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