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把孩子当作一个独立的个体

文摘   2024-05-08 20:02   北京  

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吗?


话题的起源,是一个学员在《纪律教育践行班》学习群里的提问,问题和马老师的回答如下:


有了马老师的提醒,很多学员想到了《纪律教育践行班》中相关的内容,并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其中一个学员就“独立个体”这个话题,向马老师提了新的问题:






马老师针对这个提问,做了非常详细的回答,她把专业的知识和自己的案例相结合,通过分享个人经验,使得本来难以理解的东西,变得非常地生动有趣:



马老师的回答

其实从生命的本质来讲,孩子本身就是单独的个体。


只不过很多时候有些父母把自己的角色放偏了,偏到把孩子作为我们的:作品、或者需要我们不断教、或者是什么都不懂的人。因此太多时候这样的父母会为了“不负上天的心意,做好这个角色”而努力地在【掌控孩子的人生】。


但实际上这与教育该去向的结果背道而驰,大多数时候是需要我们预备好环境,支持孩子去经历、体验这个世界,父母是在必要的时候给予引领、智慧的帮助。


因此把孩子当做独立的个体,更容易帮助孩子成为更好的自己。


这其中包含尊重,尊重这一个独立的个体,肯定有很多地方与自己不同。


  我给大家讲一个发生在我身上的事情:


昨天,我给多米买了一个挖宝藏的玩具(外面有泥土包裹的那种),买回来后他自己在房间里挖那个泥土,但因为我们都没有经验,不知道外面包裹的泥土是绿色的,还是粘的,很不好处理的,当我们发现的时候,房间地上已经狼藉不堪了。


多米爸爸很生气,我说,你先别生气,既然已经发生了,就让他玩个尽兴吧。最主要的,对于他这个个体而言,这个事情让他又有了成长的机会,那就是他把屋子弄脏了,那么他就需要去收拾弄脏的屋子。


多米也很自信:妈妈你放心,等我弄完,我肯定能把“战场”收拾好!


结果孩子没有经验,他连泥带水都倒进了洗手池,最后弄得满手泥水告诉我说,洗手池被堵住了。


我看到后都忍不住:妈呀,下水道里面全都是碎掉的小泥块!整个卫生间包括柜子、马桶上、地上,垃圾桶上,全都是绿色的泥浆。


可是我又不会弄下水道,所以我只能去求助,我告诉多米:我要去求助爸爸,你做好准备,爸爸可能会因此而生气,如果他生气了,你也忍着,因为确实爸爸可能觉得麻烦了。但是呢,他是爱你的。


跟孩子说完,我去找爸爸,爸爸说,我都想揍他!(注意:教机来了)


我说:老公,你生气是可以理解的。但是你想想,多米作为个体来讲,他没有过这种经验,也没人告诉他,泥水不能倒进下水道,要倒进马桶里。那以后他就知道了,但是是通过今天的经验才知道的。


爸爸把下水道弄好后,我带着多米,把他卧室的地板擦干净、把卫生间打扫干净、把姥爷的拖鞋洗干净、把他自己的衣服,和我的衣服(帮他的过程中脏了)都洗干净,这些全部做完后,又让他把澡洗了。


这个过程中,多米爸爸之所以会生气,是因为他在内心深处,还没有完全把孩子当做一个独立的个体。


他认为他培养出来的孩子,不应该犯这种低级的错误。我相信很多爸爸妈妈也和多米爸爸一样,在你们的认知范畴里,孩子不应该不知道这么简单的事儿。


可是我们忘记了一个事情,就是孩子是个独立的个体!


在你没有教过他,甚至没教过他60遍以前,可能他都不知道,他都会犯这个错误,我们只需要把这种错误当成是这个个体该要发生的和该要经历的,这样这个事件才能真正的帮助到孩子,帮助到父母。


这个背后,就是《纪律教育践行班》学到的,真正的建构主义教育的方法。


在建构主义的教育方法里面,真正地把孩子看做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我们不会因为孩子出了纪律问题先生气,而会看到,帮助孩子成长的机会到了。


无论怎么样,事情已经发生了,我们秉持着不让事情变得更糟糕的原则,去看这件事情如何处理,能够让我们的孩子通过这件事情获得永久性的能力上的成长。


这就是我们学习的《纪律教育践行》的根源,这就是最底层的逻辑。




马老师还教大家,要学会用中庸的态度,看待一件事情:要学会不去做任何完全绝对的解析。


有时候,会有一些特殊的情况,比如:有些孩子小的时候出于好奇,伸出小手想要摸插座。。。

这时候,我们内心既保持对他的尊重,同时要把他的手挪开,不让他去摸插座,

因为一个婴幼儿他们缺乏对事物的处理和分析的能力,会做出一些幼稚的或有些危险的行为,这种情况下,我们介入处理,这是完全可以的。

所以,在教育孩子这件事,很多事情是不能绝对地看待。而当我们把孩子当做一个独立的个体的时候,对孩子就会多一些尊重。


如果你也想学会建构主义教育方法,想学会如何养好一个孩子,欢迎加入我们的《纪律教育践行班》七期,预计今年七月份开课,如果你们感兴趣,可以扫码咨询小助手:



扫码立即咨询:






芭学园育儿课堂
芭学园育儿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