噬血细胞综合征诊断标准

健康   2025-02-10 00:01   山西  

图片

一、分子诊断标准

若存在已知的HLH相关致病基因突变(如PRF1、UNC13D、STX11、STXBP2、Rab27a、LYST、SH2D1A、BIRC4等),可直接诊断为HLH,无需完全满足临床指标。


二、临床诊断标准

需满足以下8项指标中的至少5项

  1. 发热:体温>38.5℃,持续≥7天。

  2. 脾肿大:通过触诊或影像学确认。

  3. 血细胞减少(累及≥2系):

  • 血红蛋白<90 g/L(婴儿<4周:<100 g/L);

  • 血小板<100×10⁹/L;

  • 中性粒细胞<1.0×10⁹/L。

  • 高甘油三酯血症和/或低纤维蛋白原血症

    • 空腹甘油三酯≥3.0 mmol/L;

    • 纤维蛋白原≤1.5 g/L。

  • 噬血细胞现象:骨髓、脾脏、淋巴结或肝脏活检发现噬血细胞,且排除恶性疾病。

  • NK细胞活性降低或完全缺乏:需通过实验室检测确认。

  • 铁蛋白升高:血清铁蛋白≥500 μg/L。

  • 可溶性CD25(sIL-2R)升高:≥2400 U/mL。

  • 补充说明

    1. 中枢神经系统(CNS)受累:若出现神经/精神症状(如惊厥、意识改变)、脑脊液异常或影像学异常(如脑水肿),需考虑CNS-HLH。

    2. 继发性HLH:如EB病毒相关HLH(EBV-HLH),需同时符合HLH-2004标准及EBV感染证据(如血液/组织中检出EBV-DNA)。

    3. Hscore评分系统:用于评估继发性HLH的可能性,积分≥169分时诊断敏感性为93%。

    4. 鉴别诊断:需排除恶性组织细胞病、感染性疾病(如败血症)、自身免疫病(如成人斯蒂尔病)等。

    治疗提示

    确诊后需尽早启动治疗,包括免疫抑制(如地塞米松、环孢素)、化疗(如依托泊苷)及靶向药物(如抗CD25单抗)。原发性HLH需考虑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
    以上标准综合了分子生物学与临床指标,需结合患者具体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综合判断


    急诊时间
    急危重症专业学习交流和提高的平台,欢迎投稿jack14379@qq.com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