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是一种由栓子(如血栓、脂肪、空气等)堵塞肺动脉或其分支引起的肺循环障碍的临床综合征。这种疾病具有较高的致死率和误诊率,因此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1. 病因
肺栓塞的主要病因是血栓栓塞,尤其是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占所有肺栓塞病例的80%以上。其他少见原因包括羊水栓塞、空气栓塞、脂肪栓塞等。栓子通常来源于下肢静脉系统,尤其是大腿深静脉。
2. 临床表现
肺栓塞的症状因患者的具体情况而异,但常见症状包括:
呼吸困难:活动后加重,是肺栓塞最常见的症状。
胸痛:胸骨后或胸侧疼痛,可能因深呼吸而加剧。
咳嗽:可能伴有血痰。
晕厥或意识丧失:部分患者可能突发晕厥。
心悸、胸闷、低血压等心血管症状。
需要注意的是,肺栓塞的症状缺乏特异性,容易被误诊为其他疾病,如心肌梗死、急性冠脉综合征等。
3. 诊断
肺栓塞的诊断方法包括影像学检查和实验室检测:
影像学检查:CT肺动脉造影(CTPA)、核磁共振血管成像(MRA)、通气/灌注扫描(V/Q扫描)等是确诊的重要手段。
实验室检测:D-二聚体水平升高是肺栓塞的重要提示指标之一。
超声心动图:可用于评估右心室功能和肺动脉压。
4. 治疗
肺栓塞的治疗主要包括抗凝治疗、溶栓治疗和手术干预:
抗凝治疗:是肺栓塞的基本治疗方法,通过静脉注射抗凝药物(如肝素),随后改为口服抗凝药(如华法林)。
溶栓治疗:适用于急性大面积肺栓塞,通过溶解血栓来恢复血流。
手术干预:对于药物治疗无效的患者,可考虑进行血栓切除术。
5. 预防
预防措施包括:
长时间卧床患者应定期活动肢体,避免深静脉血栓形成。
对高危人群(如手术后患者、孕妇、长期卧床者)进行抗凝治疗。
加强健康教育,提高公众对肺栓塞的认识。
6. 预后
肺栓塞的预后取决于栓子的大小、数量以及是否及时治疗。未及时治疗的患者可能发展为右心衰竭、慢性肺动脉高压甚至死亡。因此,早期诊断和治疗至关重要。
总结
肺栓塞是一种严重且复杂的疾病,其病因多样,临床表现多样且缺乏特异性,诊断和治疗均需谨慎。通过加强预防、提高诊断水平以及及时有效的治疗,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