俯卧位通气(PPV)

健康   2025-02-11 00:01   山西  
俯卧位通气(PPV)是一种改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氧合的重要治疗手段,其应用需基于循证指南并结合患者具体情况。以下为详细分析:

一、循证指南推荐

  1. 适用人群与时间

  • 重度ARDS患者(PaO₂/FiO₂ ≤150 mmHg,PEEP ≥5 cmH₂O)无禁忌证时应积极实施PPV。

  • 每日PPV时间应 ≥12小时,部分研究建议延长至16小时以上以增强疗效。例如,PROSEVA试验表明,每日16小时PPV可显著降低死亡率,而COVID-19相关ARDS中持续40小时PPV可能进一步改善预后。

  • 早期干预

    • 建议在ARDS发病 48小时内启动PPV,早期应用(最初4-12小时)对肺泡复张更有效。


    二、潜在并发症

    PPV操作需警惕以下风险,但可通过规范操作和护理降低发生率:

    • 机械性并发症:气管导管阻塞或移位、血管通路扭结;口腔分泌物阻塞、胃内容物反流。

    • 压力性损伤:面部、胸部、膝盖等骨突部位压疮。

    • 其他:面部水肿、臂丛神经损伤、胃肠不耐受。


    三、禁忌证

    1. 绝对禁忌证

    • 脊椎或脊柱损伤/不稳定(如颈椎骨折)。

    • 未控制的高颅内压(如颅内出血)。

  • 相对禁忌证

    • 血流动力学不稳定(如休克、恶性心律失常)。

    • 妊娠晚期、开放性腹部外伤或手术

    • 严重骨折(如骨盆、多处骨折)。

    • 其他:大面积烧伤、胸腔引流、眼内高压。


    四、停止PPV的时机

    停止PPV需综合评估氧合改善与并发症风险:

    1. 尝试停止条件

    • 当 PaO₂/FiO₂ >150 mmHg(PEEP ≤10 cmH₂O,FiO₂ ≤0.6)并持续≥4小时 时,可逐步减少PPV时间。

    • 若恢复仰卧位后氧合指数维持≥150 mmHg超过 6小时,可完全停止。

  • 紧急终止指征

    • 心脏骤停、严重血流动力学恶化、气管导管脱位等危及生命的情况。


    五、争议与注意事项

    1. 禁忌证分类差异:部分指南认为PPV无绝对禁忌证,仅列相对禁忌,但多数证据支持脊椎损伤和高颅内压为绝对禁忌。

    2. 停止标准差异:问题中提及“PaO₂/FiO₂ >100 mmHg时尝试停止”,但多数研究以≥150 mmHg 为阈值,需结合临床判断。

    3. 最佳持续时间:尽管推荐≥12小时,但COVID-19患者中延长至16-40小时可能更优,需个体化调整。


    总结

    PPV是重度ARDS患者的关键治疗手段,需严格遵循适应证与禁忌证,每日实施12小时以上,并在氧合达标后逐步撤离。并发症风险可通过团队协作与规范操作有效控制。临床实践中应参考最新指南(如2023年欧洲重症医学会建议),结合患者动态评估,以实现最佳疗效。


    急诊时间
    急危重症专业学习交流和提高的平台,欢迎投稿jack14379@qq.com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