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邦元:怀念叔公陈中凡

教育   2024-11-20 16:00   中国  

点击上方"同步悦读"免费订阅

             匕

追  忆

怀念叔公陈中凡

■ 陈邦元


2024年6月1日,叔公陈中凡仙逝,享年96岁,是我们村庄到目前为止最长寿的逝者。
5月31日我打电话给母亲,问她近况如何?母亲说:“老样子,身体还好。并告之我中凡爹今天从县城回到了老家,准备住一段时间再回县城”。6月3号我再打电话给母亲,告之我离开铜陵到外地有事,母亲说:“那你忙吧,并告之我中凡爹6月1日过世了”。我一惊,对母亲说:“上次打电话,你不是说中凡爹回来住一段时间再回县城,怎么突然去世了呢?”母亲说:“中凡爹回来时,他家里人是那么说的,不想,第二天就升天了”。就这样,错过了送叔公最后一程。
中凡叔公身材修长,会游泳,喜欢打篮球,年轻时是一个帅小伙,且受过良好的教育,知书达理,可惜家庭出身地主,在那个“唯成分论”的年代,难免时乖运蹇,但他把心思放在工作上,懂得隐忍,个人倒也平平安安,没有受到多大冲击。
中凡叔公不仅是我的宗亲,也是我的小学老师,因而与他交往比村子里其他长辈要多一些,聆听的教诲也多一些,对我的影响也深一些。
作为一名教师,叔公教书育人做到了尽职尽责,诲人不倦。叔公上个世纪50年代从教,到上个世纪80年代初提前退休,在弥陀区和牛镇区多所学校任教,所教学校,无不得到学生和家长爱戴,他去世时,前来悼念的学生一拨接着一拨,有的学生白发苍苍,儿子满堂。叔公直接教我只有一年,那是1974年,他刚来龙盘小学不久,担任我们五年级语文课。叔公上课时声音比平时在家说话不太一样,轻柔婉转,文雅清晰,除了好听,还觉得好玩。我们农村孩子写字不规范,错别字连篇,叔公特别重视错别字纠正,比如“周”字反复强调“口”字上面是个“土”;“尴尬”二字反复指出偏旁是“尢”不是“九”;按部就班不是按“步”就“搬”;釜底抽薪不是“斧”底抽薪等等,这一年为我打好语文基本功奠定了一定基础。1974年全国掀起了“学黄帅反潮流”运动,叔公在课堂上也讲“学黄帅反潮流”,并要求我们以此为主题写作文,但私下没人时对我说:“元伢(我们村子里年龄大的长辈一般都这样叫我),你家庭出身不好(我家是富农),要把心思放在学习上,学习成绩好一些,加上你爷当过兵,推荐上初中时帮你说话的人会多一些,如果成绩一塌糊涂,那你上初中的希望一点也没有”。现在想来,一是叔公对我个人前途的关心,二是很有叔公的风格,既要跟当时全国大形势走,又不能让自己的学生因“反潮流”而忘记学知识。
作为一名生活在现实中的生命个体,叔公直面磨难,笑对人生。在我的模糊记忆中,上个世纪70年代初,是叔公最悲催的几年,三年里送走三位亲人。他二哥是我们当地一位有名的土郎中,戴着地主分子的帽子,不忍常年遭批斗,再加病痛的长期折磨上吊自杀;不久他挚爱的妻子因病中年早世,留下4个儿女,幼子仅8个月;随后他年迈的母亲也老去,是叔公将他们一个一个送上山。在巨大的家庭变故面前,叔公没有被压垮,直面人生的现实,以坚忍的意志承受接二连三的打击。他除了勤勤恳恳工作外,就是悉心照顾自己的儿女,将年仅8个月的幼子抚养成人。在96年风风雨雨、悲欢离合、任劳任怨中,看多了人心善恶,历经了际遇沉浮、尝遍了人间冷暖,练就了宠辱不惊,以乐天知命、超然物外的心态笑对人生,这也许是他历经磨难而长寿的秘诀。
作为一名接受旧学教育的知识分子,叔公能主动顺应时代,与时俱进。叔公是新中国成立前接受的学校教育,旧学传统影响深远,但他不古板,而是能顺应时代,接受新生事物。给我印象深刻的有三件事:一是80年代初,陈冲、刘晓庆等我们崇拜的明星,构成了我们青春的一部分。我上大学第一年回家过年,买了两张陈冲、刘晓庆的画像,叔公来我家看我,我正在房间里张贴陈冲、刘晓庆的画像,叔公笑嬉嬉地说:“贴美人照啊”。我不好意思地说:“学校买的”。叔公说:“别不好意思,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足见叔公的开通。二是大学毕业分配到铜陵,我到叔公家去玩,告之我分配的去向,叔公说:“铜陵我没住过,但铜陵大通我路过,那可是有名的水码头,有小上海之称”。我说:“原以为能分配到党校教书,不想分配到中学教书,我不喜欢”。叔公说:“分配到中学教书有什么不好,中学面对的是生龙活虎的莘莘学子,人都会变得明朗、清澈;再说,人要分清什么是自己能支配的,什么是自己不能支配的,对于自己不能支配的,你只能顺其自然,对于自己能够支配的,你要努力。中学教书,只要你尽职尽责,一定不会比党校教书收获小,可能还要大”。叔公的开导,使我怀着期待的美好,愉快走上了中学教育岗位。三是本世初,我到牛镇初中看望叔公,不知怎么聊到了“春晚”话题,我问叔公:“现在人们说春晚一年不如一年,您怎么看?”,叔公说:“电视普及了,春晚成为国人的年夜大餐,没有春晚可能还真少点什么。不能说春晚办的一年不如一年,只能说现在中国人文化生活选择多了,众口难调”。足见叔公虽然老了,看问题还是蛮客观的。
叔公的妻子淑梅奶是大家闺秀出身,能识文断字,他俩夫妻感情甚笃,听大人说:他们夫妻二人从未红过脸。可惜天不假年,叔公中年丧妻后,独自抚养幼子,一直没有续弦,过着鳏居生活。好在叔公晚年生活十分幸福,跟自己的小女儿一直生活在一起,女婿十分孝顺,得以颐养天年,活到长寿,这也许是常人说的“好人必有好报”。

陈邦元,1984年大学毕业,曾任教师、教体局局长、编办主任等职务,在全国、省、市报刊发表文章100余篇


延伸阅读——
征稿:全民阅读      书香中国
年终盘点:全国各大报刊发表一览(关于微刊)
关于写作和投稿的几点建议
《作家天地》文学期刊把“同步悦读”作为选稿基地

特别关注——投稿指南(点击下方阅读)

《军绿》面向全国征稿
《曾在军旅》图书征稿启事
菱湖杯“文旅中国”面向全国征稿
投稿邮箱:tbyd2016@163.com
点击下方卡片 关注并阅读更多文章
   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关注投稿指南

同步悦读
《同步悦读》是一个面向全国发布的新媒体,旨在倡导全民阅读,打造书香中国,目前拥有一个庞大的来自全国各地的作家团队和读者群体。《同步悦读》秉承不厚名家,不薄新人的理念,引导阅读兴趣,激发创作热情,培养文学新人,受到了越来越多的读者的拥趸。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