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开学季,开开心心上学去,平平安安回家来,一直是家长的心愿。
但是,最近上海徐汇中学的一段视频,却让人五味杂陈。
倒下的孩子没人扶起
视频中,一群戴红领巾的孩子站在操场上,其中一个站在队尾的男孩晕倒了。男孩倒地的时候,是头部着地,可以明显看出摔得很重。
从常理来说,孩子倒地应该很快能得到帮助,但周围的同学没有一个人上前施救。
当时孩子后面站了一位戴着帽子和防晒口罩的成年女性,可能是老师或学校其他工作人员,她离孩子非常近,只有几步的距离,却没有回头看过一眼,全程都在看手机。
视频出来后,顿时引起轩然大波,一部分舆论在指责老师缺乏为人师表的责任心,缺乏救助孩子的常识。
另一部分则将矛头从老师转到了在场的孩子身上,批判他们的麻木不仁、缺乏爱心、冷漠...
事实真如此吗?
其实,视频我们再认真看一下,很明显,孩子晕倒后,边上的同学是有反应的,有同学举手并喊了老师,说明他们并不是内心冷漠,也没有丧失基本的共情能力。
但因为老师没过来也不敢动,集体露出的是明显的不安和不知所措。是怕违反规则不敢动?是怕被老师家长说多管闲事?还是被突然的事故吓到了,不知道应该怎么处理?
所以我们要讨论的核心,不是周围孩子善不善良、冷漠与否,而是我们的“听话教育”太成功了,孩子们太过于守规矩了。
从启蒙到步入社会,服从安排,听从指令,八个字像是刻进骨子里,融入灵魂里。
不仅是学校教育,我们自己平时教育孩子开口就是“今天在学校听不听话,乖不乖啊?”“你要守规矩”。
时间久了孩子只知道服从,他们没有自己的思想和判断。他们不知道有例外,比如当同学突然晕倒了,他们完全可以离开队伍寻求帮助,而不是此时还在恪守不能离队不能喧哗的规矩。
“听话”是最残忍的教育方式
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一个独立、自主且具有批判性思维的人。而“听话”的教育方式恰恰与此背道而驰。
“听话”的孩子们往往表现出高度的顺从和服从性。他们遵守规则,听从指令,不轻易挑战权威。
服从性教育的行为模式,它强调服从而非探索,顺从而非创新。这种模式下成长的孩子,往往缺乏自我判断能力和创造力,最终沦为没有思想的机器,无法应对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
过于强调“听话”,可能会抑制孩子的自主性和创造力。
“听话”的孩子没主见、随风倒、不能独立思考、不敢承担责任。
这很好理解,因为他们认为自己是不可以有想法的,每次有的时候都不被认可,只有听从他人的想法才是是有价值的。慢慢地,就不需要思考了,毕竟思考本身也很累,他人代劳,何乐不为呢。
顺便说句:人之所以称之为人,就是具有“独立思考”的能力。
独立思考之所以重要、之所以累,是因为既要不停问自己“这究竟是为什么”,还要跳出来站在与多数人不一致的位置上发问,这与人的惰性、群体性相违背。
能一直保持独立思考能力的人,只是少数,而这少数人恰恰是推进人类前行、有所成就之人。
孩子们在这种环境中长大,常常感受到巨大的压力和束缚。他们被迫放弃自己的兴趣爱好,压抑内心的真实想法,以满足成人对他们的期望。
通俗来讲,听话的孩子“活的很窝囊”。
长此以往,孩子的心理健康受到严重威胁,抑郁、焦虑等心理疾病的发生率大大增加。
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的成长不仅仅是一个学习社会规范的过程,更是自我认知和发展的重要阶段。如果一味强调顺从和服从,忽视了对孩子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无异于揠苗助长。
应尊重孩子的天性和个性
“听话”作为一种教育方式,并不能带来真正的成功与幸福,反而可能成为阻碍个人和社会发展的绊脚石。
作为教育者,我们应摒弃单一的标准和刻板的要求,尊重每一位孩子的独特性,激发他们的潜能,让他们在自由宽松的环境下茁壮成长。唯有如此,我们的下一代才能肩负起未来的重任,开创更加美好的明天。
培养孩子的“随机应变”能力
比如第一时间叫来老师,这种时候不用举手,直接大声呼喊就可以。
也不用干等老师过来,可以跑到同学旁边,看看他的反应。检查反应的方法就是拍打晕倒同学的肩膀并大声呼喊他。
如果同学能够回答你的问题,可以跟他一起等老师过来,跟老师一起扶着他去阴凉地方或医务室。
如果同学没有回应,可以看看他的呼吸,如果呼吸正常,可以呼喊老师打120。
如果同学没有呼吸,那是非常严重的情况,要呼喊老师做心肺复苏。
告诉孩子,不是只有乖孩子才是好孩子,必要的时候该打破常规就打破常规,在爸妈心里,你才是最重要的。
孩子心里有底气,遇事儿敢说敢管,未来才会走得更稳当。
同时咱们也得提醒孩子,自己如果出现了不舒服,一定要提前跟老师说,不用怕麻烦老师,也不用怕破坏规则。
允许孩子“不听话”,不是说孩子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而是在一定的标准下,孩子清楚地知道什么事情不能做,而什么事情必须去做。
相信所有的父母都希望孩子能够获得能力,能够为自己的人生做出正确的选择,而不是成为一个失去自我、只会听话服从的人。
面对生活的规则和人生关卡,帮助孩子学会独立思考、直面挑战,而我们只需要陪在孩子身边,温柔而坚定地鼓励他们就好了。
关注“知子花教育”视频号
解锁更多家庭教育干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