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男生当众暴打母亲惹众怒:溺爱养成逆子,是家庭永远的痛

教育   2024-09-22 19:21   北京  


点击关注“知子花教育”公众号


真的没有见过这样的孩子,光天化日之下,暴打辱骂自己的母亲!

9月17日,山东济宁一小区门口,一个穿着黑衣的男孩子,突然和自己妈妈发生激烈冲突。

这个男孩子对着妈妈,用自己的长腿狠狠踢打。

年轻的妈妈只是躲避,但是,这个男孩的每一脚都精准踢中母亲的身体!

妈妈穿的衣服都掉了下来!

妈妈被儿子一脚踢倒在地后,这个男孩子,再次跑步助力再次用脚恶狠狠地踩踏倒地的妈妈!

这个年轻妈妈只是在地上做防护的动作:

而且嘴里还喷着难听辱骂的语言,非常清晰,骂人用了很恶劣的语言!

小区的保安和物业管理人员看不下去,来劝阻他,他还和管理人员争执!

似乎受了委屈,这个男生第二次对躲避在几十米外的妈妈发起攻击,男孩为了最大力量能踢打到妈妈,他从几十米开始加速助跑,然后腿部再次踢到母亲身上。

直到警察来了将他制服,才结束了这场闹剧。

这么小的孩子,到底什么仇什么怨,能让他罔顾人伦,对自己的亲妈都下此毒手?

有目击者揭露了真相:疑似是男孩跟妈妈要钱,被拒绝后恼羞成怒,才动手打人。

就为了一点点钱,连生你养你的妈都不认了。

乌鸦都知反哺,山羊尚且有跪乳之恩,他跟畜生有什么区别?

但整件事里,最让我觉得可怕的不是孩子的暴戾,而是母亲的态度。

作为一个成年人,一个孩子的母亲,她明明有能力制止孩子的暴行。

可她是怎么做的?

不仅全程唯唯诺诺的任凭孩子打骂,在旁人上去制止的时候,她还说没事没事。

既不逃跑,也不抵抗,她就像一只待宰的羔羊,不管孩子怎么欺辱,都没有半点反击的意思。

而且可以确定的是,孩子并不是第一次动手打自己的母亲了。

否则他又怎么敢在大庭广众之下,有恃无恐地做出这么大逆不道的事情?

此事也引起了网友们的议论;

“你们信不信他妈妈转头就去派出所求情去了,说他还是个孩子,不懂事”;

“不知道这孩子十几二十年后想到这一幕会不会流泪”;

也许,真的是因为家长平时骄纵过度,才造就了男孩这样忤逆的性格。

外人看来都感觉心寒,不知道他的母亲作何感想。

而现实中,又有多少父母,把孩子养成了“白眼狼”呢?


溺爱养成逆子
是家庭永远的痛

这让我想起之前的一则新闻,一个男孩,在家中殴打自己的母亲。

看他挥拳的方式,就知道他用了多大的力气,一拳接着一拳,打向他母亲的头部和身体。

如果打到重要部位,这真的有可能致命。

哪怕自己的母亲躺下了,他也依然不依不饶地用脚踹着她。

还有个男孩,只因为妈妈不让他玩手机,居然跳起来,连续飞踹自己的妈妈数脚。

即使姥姥在前面拦着,也拦不住孩子对母亲施暴。

还有,一男孩因为母亲拒绝给他买玩具,怒不可遏,当街对着母亲连扇耳光,狠揪头发。

甚至,还狠狠地掐住母亲脖子,要求她下跪给自己道歉。

看到这些案例,小编真的很愤怒。

这些母亲,哪个不是身强力壮,不可能连个小孩子都搞不定。为什么就任由这些孩子胡作非为呢?

仔细想了想,哎,还不是溺爱在作祟。

从小就无如此忤逆的小霸王们,其实基本都是被惯出来的。

自己不阻止、不管教,孩子变得如此嚣张跋扈,又能怪谁呢?

最开始,孩子的要求没有被满足,就撒泼打滚发脾气,家长们出于溺爱,就一次一次地放弃原则,满足他们。

时间久了,孩子就会觉得,什么都是理所应当的。理所应该地去索取、去享受父母的爱护。

他们体会不到父母的良苦用心和辛苦付出,也不懂得尊重长辈,更不懂感恩和付出。

就像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的那样:

假若孩子在实际生活中确认,他的任性要求都能得到满足,他的不听话并未遭致任何不愉快的后果。

那么,他就渐渐习惯于顽皮、任性、捣乱、不听话,之后就慢慢认为这是理所当然的。

我们常说,要无条件地爱孩子,可无条件,并不等于没底线。

很多家长都很心疼自己的孩子,对孩子可谓百依百顺。

殊不知,这不是“爱”,这是“害”啊!


家里若有这几种溺爱行为

父母趁早改!


老话说“惯子如杀子”,家里若有以下这几种溺爱行为,父母趁早改!

有求必应,让孩子变成“索取怪”

网上曾流传过这样一句话:“有一种冷,叫你妈觉得你冷;有一种饿,叫你妈觉得你饿。”

很多父母对孩子过度呵护,孩子想要什么就给什么,生怕孩子受一点委屈。

孩子从小想要什么,父母就给予什么,无限地满足孩子的欲望,包括那些不合理的要求。

比如:孩子想要最新款的手机,即使家里并不富裕,父母也会省吃俭用地满足孩子的愿望;

孩子想要昂贵的玩具,即使已经堆满了整个房间,父母也会毫不犹豫地买回家;

孩子想要去游乐场,即使父母工作再忙,也会抽出时间陪孩子去玩......

父母无条件地满足孩子的物质需求,看似是爱,实则是害。

这样的孩子长大后必然会不懂得“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道理,也就不会懂得珍惜,早晚得吃苦头。

孩子在父母的溺爱下,会变得越来越贪婪,不懂得珍惜和感恩,最终沦为一个只会索取的“白眼狼”。

父母要让孩子明白,想要得到,就要先付出。

与其一味地满足孩子的物质需求,不如教会孩子珍惜和感恩,让孩子明白“粒粒皆辛苦”的道理。

凡是特殊待遇

生活中,很多父母习惯性地给予孩子特殊待遇,认为孩子还小,应该得到更多的关爱和照顾。

吃饭的时候,孩子要有自己专属的碗筷,好吃的东西先留给孩子吃,

餐桌上只要孩子爱吃的东西,大人几乎不动筷子;

做家务的时候,父母总说孩子还小,舍不得让孩子干活;

犯错的时候,父母会百般包庇,甚至把责任推卸给别人……

殊不知,这种“特殊待遇”会让孩子产生优越感,认为自己比别人更尊贵,可以不遵守规则,为所欲为。

长此以往,孩子会变得自私自利,不懂得尊重他人,缺乏责任感,难以融入集体生活。

真正的爱,是平等和尊重。父母应该让孩子明白,在家庭中,每个成员都是平等的,都需要承担相应的责任和义务,没有任何人可以享有特权。

当面偏袒护犊子

生活中,很多孩子都是由爷爷奶奶帮忙带大的,老一辈的育儿观念里,总觉得孩子还小,要多宠爱。

因此,很多时候,即使孩子犯了错,爷爷奶奶也会无条件地偏袒孩子,甚至还会帮孩子隐瞒错误,或者把责任推卸给别人。

例如,孩子不小心打碎了花瓶,爷爷奶奶会说:“没事,孩子还小,不懂事,下次注意就好了。”

不要管得太严啦,孩子还小,骂孩子大一点儿,自然就会好大,你小的时候还没他做得好呢。

孩子和别的小朋友发生争执,动手打了人,爷爷奶奶会说:

“是那个小朋友先欺负我们家孩子的,我们家孩子只是正当防卫。”

孩子在幼儿园不听话,被老师批评了,爷爷奶奶会说:

“一定是老师冤枉我们家孩子了,我们家孩子这么乖,怎么可能不听话呢?”

长此以往,孩子就会认为,无论自己做什么都是对的,


即使犯了错,也会有人包庇自己,自己不需要承担任何责任。


这种当面的袒护会让孩子有恃无恐,进一步放松自己,真要惯成熊孩子,就麻烦大了。

过度保护,孩子失去面对风雨的能力

一位妈妈在网上抱怨,说自己上幼儿园的儿子,性格非常胆小,不敢和小朋友玩,也不敢一个人睡觉。

她说自己从小就对儿子呵护备至,生怕儿子受一点委屈。

儿子走到哪里,她都要跟着,生怕儿子摔倒,生怕儿子被欺负。

孩子稍微受到一点点伤,就表现得惊慌失措。

结果,儿子在她的过度保护下,变得越来越胆小,越来越没有安全感。

很多父母都像这位妈妈一样,把孩子当成温室里的花朵,

小心翼翼地呵护着,生怕孩子受到一点伤害。

他们不让孩子参加户外活动,担心孩子晒黑,担心孩子受伤;

他们不让孩子和陌生人说话,担心孩子被拐骗,担心孩子被欺负;

他们甚至不让孩子自己吃饭,担心孩子弄脏衣服,担心孩子吃不饱......

孩子在父母的“羽翼”下,虽然可以避免一些风雨,但却失去了锻炼的机会,失去了成长的空间。

这样娇惯的结果是孩子始终离不开父母长大也更容易变成懦弱之人。

父母要明白,孩子迟早要独自面对人生的风风雨雨,与其过度保护,不如放手让孩子去经历,去磨练,去成长。

只有经历过风雨的洗礼,孩子才能变得更加坚强,更加勇敢,更加有担当。

惯子如杀子,溺爱出逆子。

在养育孩子这件事上,除了爱与付出,父母更需要拿捏控制好爱的尺度,该呵护的时候就呵护,该狠心的时候就狠心,该立规矩的时候就立规矩。

爱而不溺,宠而不娇,才是为人父母的最高境界。

关注“知子花教育”视频号

解锁更多家庭教育干货

👇👇👇
END

作者:半小知部分图文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知子花教育(ID:zhizihuajy),多年专注于心理学和家庭教育领域,20000+海量原创家庭教育案例,扫码关注我,了解更多教子方法。

知子花教育
知子花教育,专注于家庭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领域,为2000多所学校、500多万家长提供家庭教育课程,是众多学校和教育局、教育厅的合作伙伴,曾为国家教育行政学院、陕西教育厅、北京中关村一二三小、人大附中、北大附中、清华附中等学校提供课程服务。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