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能玩手机,谁还愿面对其他事”:信息成瘾的“孪生兄弟”,是拖延症

情感   2024-12-29 16:56   北京  
关注  星标  🌟  一起向内生长

信息成瘾真实存在,拖延症是它的孪生兄弟


点击收听 动人音乐

▷1◁


你有没有发现自己总是无意识地浏览社交媒体,或在本应做其它事情的时候玩手机或电脑?其实我也有。

坦诚地说,我对信息上瘾。更具体地说,我沉迷于网络以信息的方式提供给我的无限和即时的精神刺激。而且,根据科学家的说法,我绝非个例。
信息成瘾是真实存在的,拖延症是它的孪生兄弟。
毕竟,当我可以坐下来刷剧看视频的时候,我为什么非要面对生活中那些不愉快的事情呢?
但拖延会导致消极的后果,导致你精神上过分疲劳,而且没法按时完成任务,整个生活也乱糟糟的。我怎么会对网络这种东西上瘾了呢?为了提高效率,我该如何是好呢?这两个问题有着同样的答案:神经可塑性
神经可塑性是什么?早在20世纪40年代,Donald Hebb就发现了神经可塑性,它是指大脑对重复经历的变化反应(无论好坏)

Donald Hebb:1904-1985,神经心理学家,著名的“Hebbian学习理论”即来源于他,被称为神经心理学之父。
我先来举个例子吧:
我第一次接触互联网之后,那种奇妙的感觉无以言表。当我恋恋不舍地从电脑前离开时,我就在想:“这是全新的东西,简直太棒了!”大脑也释放了一些多巴胺来激励我一次又一次地寻求新的刺激。
随着上网的时间越来越多,我也越来越不能忍受无聊、困难或有压力的任务,开始选择逃避而不是专心工作。换句话说,我已经落入了拖延的陷阱
拖延症无处不在。根据《The Procrastination Equation》的作者Piers Steel的说法,大约95%的人承认自己有过拖延工作的情况(也许另外5%的人拖延没有上交调查结果)。
所以,可以放心地假设你像我一样,有时也是一个拖延者,你甚至可能现在就在拖延。但好消息是,我们当时是怎么掉进拖延的陷阱的,现在也可以怎么从陷阱中爬出来——通过采取小而持续的行动,来奖励我们的大脑

▷2◁


克服互联网引发的拖延症的办法似乎无穷无尽。我发现下面的过程特别有用,你也可以试着这样做:
01接纳现实
你会时不时地拖延——毕竟你只是个普通人,不可能同时搞定所有的事情。但如果长期这样麻痹自己可能会导致更多的拖延。你要认识到在完成任务的时候必须集中精力。
02远离网络
互联网和智能手机会在潜意识里分散你的注意力,所以,当你需要认真工作的时候,把你的手机放在另一个房间,不过通知和声音还是可以开着的。如果你必须在电脑上工作,那就把Wi-Fi关掉
03正念冥想
花几分钟看看自己情绪如何,在想什么。我发现正念冥想是个很有用的洞察工具。当我开始冥想时,为了起到最佳的效果,我必须完全放空大脑。但要真正冥想到位,你得先弄清楚自己没有判断力。注意自己的想法和情绪可以帮助我们理解接下来需要做什么。
04将任务进行优先排序
如果在观察过程中,你注意到自己在开始(或没有完成)某项特定任务时感到恐惧或焦虑,那你就得打起十二分的精神了。
这些情绪完美地证明了你有拖延症。不管你认为自己能不能做好一件事,还是只是想要避免处理这件事,你都需要把待处理的任务进行优先排序,并下定决心去做成一件看起来特别困难的事情。
记住,我们的目标不仅仅是完成一项任务,还要在完成的过程中提高效率。完成困难的任务会给你带来积极的感觉,这种成就感是大脑非常需要的。

05一次只关注一件事
一旦你决定了开始干什么,就把注意力集中在怎样把任务分解为一个个小目标,然后逐渐完成。不要考虑同时处理很多件事——只需要一次处理一件就可以了。
记住,一次只关注一件事或者一个任务的一小部分,避免因完成任务所需的工作而不知所措。
06先开始再说
万事开头难。这在很大程度上只是由于我们自己给自己设定了限制——我们甚至不愿意给自己一个努力的机会。有时候真的不要想太多,先开始着手做就好。
你可以找到一条捷径来帮助你克服让你一开始低效率的障碍。例如,比起自己设计页面来,你可以选择先套用模板。每一项任务都可能有类似的技巧让你更容易上手。
07休息一会
如果你觉得自己不知所措,或者烦的不得了,就休息一下吧。休息时间定在5分钟左右,然后做点别的事情。你可以深呼吸,也可以运动一下,或者到户外呼吸新鲜空气——但千万记住,不要去上网或看手机
08为你的成功喝彩
当你完成任务时,可以肯定一下自己。
拖延症通常是对与任务相关的不愉快感觉的反应。所以你需要给自己的大脑灌输不同的信息。认识到你可以克服困难的情绪并完成任务,对于逐步改变自己消极的思维模式至关重要。
每一次成功都会对你的大脑产生正向激励,这样下次当你面对一项困难的任务时,你就会更有信心、更有耐心、更能集中注意力——而不是那么急着去看手机。
09不要奢求完美
一旦你的任务完成了,就放手吧。比如说一篇文章我可能有一百万种写法,但永远不会写的十全十美,所以,你尽可以接受不完美,肯定自己的努力,继续下一个任务。
说到完美,上述措施你可能不会都照做,但你会取得进步。通过反复的努力,你会在重要的事情上变得更有效率,就像你在拖延问题上变得更有“能耐”一样。

▷5◁

最后的话


当你成长的时候,对自己要有耐心

当然,在你完成任务后,你可以给自己几分钟的时间去上网,享受多巴胺带来的快感

这倒提醒了我,因为忙着写这篇文章,以至于大半天都没看手机


科普系列讲座 往期音频精选
    

  1  《双相情感障碍的诊疗》

  2  《自我认识与自我接纳》

  3  让孩子成年又成人:避免过度养育》

  4  《焦虑与焦虑障碍 (症)》

  5  《爱的五种语言教你越爱越甜蜜》

  6  《正念疗法:穿越抑郁的迷雾

  7  《儿童抽动症的诊断与治疗 》

  8  《如何从逆境中反弹,创伤中成长》

  9  《如何与青春期孩子沟通交流》

 10 《和失眠说再见:做自己的失眠治疗师》

 11  《克服社交焦虑,实现轻松社交》

 12 《放下对自我的成见,重建自信》

 13 《分心不是错,如何提升孩子专注力》

 14 《超越原生家庭,活出全新自我》

 15 《学习树 :解决孩子学习问题新思维》

 16《四步拯救情绪崩溃,摆脱情绪控制》

 17《婚姻中的挑战,如何更好应对》

 18《告别拖延症,掌控自己的人生》

 19《数字家庭教育:如何避免孩子沉迷游戏》

 20《自我训练:摆脱焦虑抑郁恶性循环》

 21《赞美与责备:评价如何影响我们》

 22《正面管教:抚养孩子的黄金法则》

 23学会真倾听 :轻松与所有人沟通》

 24《父母老后难相处 子女如何和谐相处》

 25《如何减少内心冲突  实现理想人生》

 26《如何正确求助 告别求助困难症》

 27《别对我撒谎:如何识别谎言》

 28《这不是矫情,不可忽视的产后抑郁》

 29《控制愤怒:拒绝做情绪的奴隶》

 30反焦虑思维:破解快乐生活的密码

 31 ……


关注我们,公众号对话框发送

讲座序号(每次一个阿拉伯数字 )

即可获得讲座音频

为响应大家对线下学习交流活动的呼吁, 罗博心理门诊(公众号:萝卜心理Psyrobot )自2024年1月于全国各省市陆续开展不限于读书会、心理科普讲座,专题诗会在内的各种线上线下活动。
报名方式为:扫码海报👆添加罗博医生微信(微信号:luoboxinli007),注明“同学会+省市”,罗博医生会把大家把抱到你所在省市的学习交流群

期待着与大家一起进行更多的面对面学习、交流和分享,在罗博心理各个城市的线下咨询室里见到大家

每天一小步,人生一大步

萝卜心理Psyrobot
罗博心理门诊官方订阅号。罗博心理是一家全国连锁的专业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机构,由近2000余名心理咨询师、精神科医生及心理科普志愿者,共同担负起心理咨询、心理科普、心理援助和7X24小时全国免费心理危机干预热线等线上线下的心理服务工作。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