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坊“灼见”| 人本理念下的国际传播三问

文摘   2024-12-02 21:28   北京  

“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殷殷嘱托、深切期盼——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如何把国际传播做活做深、做出影响力、真正让外国观众读者喜闻乐见,是致力于国际传播人士的共同目标,也是时代赋予的历史重任。
然而,在近几年的探索中,我国国际传播仍然存在故事刻板化、人物脸谱化、内容内宣化、技术保守化等种种问题。虽然这些问题是我国国际传播体系不断建构、走向成熟的必经之路,但在这个过程中,国际传播者唯有不断追问、不断探索,方能在国际舆论体系中提高声量、发出中国好声音。
国际传播是基于人、面向人的传播,我国文艺创作的人本理念也适用于国际传播的视听创作。这里的“人”,既是讲故事的人,也是故事中的人,更是故事抵达的人。这一理念下,如何处理好人与故事、人与场景、人与技术的关系,推动国际传播走出窠臼、避免自说自话?
11月28日、29日,笔者参加了第二届“新时代·新影像”中外联合创作计划工作坊。在为期两天的培训里,既有理论见长的专家学者,还有国际影像领域的明星导演,更有为传播赋能的技术大咖,可谓是一场国际传播影像的盛宴。在这里,笔者也找到了一些答案。

△竹内亮在工作坊授课

一是人与故事的关系。故事应该预设剧本,还是自然流露?日本知名导演竹内亮给的答案是不写剧本、不带预设,让主人公自然流露,拍摄完成后用镜头语言串写人物故事,这无疑是更费力、更耗时的,但却是真正走进人物内心、拍出不落俗套故事的捷径。一旦预设剧本,人物在镜头中像是完成一场表演,反而失去了作为人的情感自然流动,故事很可能会落于俗套、故事中的人也会脸谱化。

△迈克尔·伍德在工作坊授课

另外,讲好中国故事,故事的载体是人,这个载体应该如何选择?选名人还是素人、选中国人还是选外国人?英国知名纪录片制作人、历史学家迈克尔·伍德的一个案例令我印象深刻。在拍摄《中国最伟大的诗人——杜甫》时,他曾尝试找中国明星读杜甫的诗,但由于种种原因,这一角色又交给了《指环王》甘道夫扮演者、80多岁的伊恩·麦克莱恩,这样一张在西方广为熟知的面孔,反而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成果——让西方观众与诗人杜甫,跨越时空,发生了一种奇妙的连接,产生了神奇的化学反应。
二是人与场景的关系。在影像中,是否应该设置主持人的角色?笔者得到了两个不同的答案——作为导演的竹内亮喜欢走进镜头、客串主持人,一方面可以增强观众的代入感,另一方面使得交流状态下的主人公忘记镜头,拍出更真实自然的素材。华纳兄弟探索集团副总裁、大中华区及东南亚区总编辑魏克然·钱纳介绍,探索频道历来是没有主持人的,他们听取了中方伙伴的建议后,加入了主持人特别是女性主持人的角色,推动叙事方式更清新、更生动。

△魏克然·钱纳在工作坊授课

不过,两位导演的共识是,是否设置主持人,以及发挥怎样的角色,都需要依据话题、类型、受众等多种角度综合考量,并无一成不变的答案。最重要的是,在整个传播过程中,要悉心听取当地合作伙伴的意见和建议,为国际传播影像选择最佳的内容创作和传播方式,这或许是避免外宣内容内宣化的命门所在。

△董嘉琦在工作坊授课

三是人与技术的关系。云计算、5G、大数据、AI等技术的不断发展,为影像创作带来了技术加持和赋能,但也带来了一个问题:国际传播中,人可以被AI取代吗?可灵AI超创、《AI跨时空拥抱》系列作者董嘉琦曾经是一名传统影视人,他曾经对以SORA为代表的生产式人工智能充满恐惧,但也在不断探索中认识到,AI目前只是阶段性工具的属性,它可以帮助创作者提高创作效率、降本增效,更有助于推动创作平权,普通个体也有望在技术加持下表达自我、快速生成影像。

董嘉琦还说,对于AI,不必恐惧、不必焦虑,而要以更灵活的适应性、更理智地判断去使用AI;另一层面,创作者也不能一味依赖AI,不能丢失人类的共同情怀。站在当下,我们要学会与AI和谐共存,“带上好奇心,一起去体验、一起去玩耍吧!”

作者:赵晓娜 

南方日报北京记者站负责人



热文推荐




欢迎转载~欢迎转发至朋友圈~

喜欢请点击 在看

解读中国
解读中国工作室官方出品的纪实节目,旨在为世界提供感知中国的别样视角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