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中国文化的国际传播面临机遇与挑战:如何通过影视作品有效地传播中国故事,如何在全球化语境中塑造中国的文化形象,以及如何在信息高度碎片化的数字时代触达全球受众群体。
连续两届“新时代·新影像”中外联合创作计划的成功举办,提供了一种解决路径与有效机制,即通过平等对话、充分交流与深度合作,努力构建中外影视创作共同体,不断提升中国影视作品在全球范围内的影响力。2023年10月,在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习近平主席强调要深化“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以“一带一路”为代表的国际合作机制,为中国影视“走出去”开辟了新途径,提供了新的契机和更广阔的空间。近年来,我国与“一带一路”国家签订的合拍协议,有力推动了多方的影视合作交流。△第二届“新时代·新影像”中外联合创作计划工作坊
在此背景下,第二届“新时代·新影像”中外联合创作计划工作坊以联合创作为突破点,积极探讨并探索了逐步建立健全中外合拍机制的可能性。本届创作计划征集到国内外机构申报项目7180个,并对最终入选的100个项目提供创作指导、制作支持、专业培训、传播推广等多种形式的扶持。在为期两天的工作坊中,11位授课导师均具有丰富的国际影视制作与跨文化传播经验,他们与国内创作者的深入交流与联合创作,不仅拉近了中国影视作品与国际市场的距离,而且建立起一个基于深度理解和尊重的平等开展的合作框架,逐步打造出一种简洁、高效、可持续的中外联合创作新生态。其中,创作计划导师魏克然与新加坡棱聚传播IFA Media高级合伙人吕波先后分享了跨国合拍项目在创意孵化、团队协作、流程管理等环节上的经验与挑战,为优化中外合拍机制提供了宝贵建议。其丰富的创作实践也充分证明了只有将政策驱动与市场驱动相结合,才能充分释放市场潜能,推动中外合拍影片提质增量,夯实构建中外影视创作共同体的政策根基,进而从根本上转变传统的推介式传播模式,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双驱动,推动中国影视对外传播的可持续发展。在强调电影资本、产品与人才的全球流通的“全球电影”阶段,人们似乎更多关注于影片的全球属性,即影片在资本运作、人员构成上的多样性和主题表达以及视听语言上的兼容性。然而,这种策略已然成为好莱坞霸权的崭新内涵,其通过电影对某一国家或地区单一化的异国情调式的呈现,将艺术降级为一种可供体验其他文化与现实的简易途径,将其变为辅助或者替代旅行的消费产品。这恰恰凸显了“在地化”在建构“全球电影”话语以及创作优质“全球电影”过程中的重要价值。中国影视作品在国际传播中的短板,集中体现在过于关注国内市场需求,缺乏跨文化的视角和合作。在仍由好莱坞主导的全球市场格局中,中国影视创作者想要从自身文化视角出发讲述中国故事,要求我们应进一步深入到全球各地的电影资源、市场、语境中去,创作彰显人类命运共同体文化内涵,并兼具全球属性与在地特质的影视作品。日本导演竹内亮扎根中国土地,接连创作出《好久不见,武汉》《走近大凉山》《再会长江》等优秀影片,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具有较高参考价值的当代典范,这些影片超越了国族的区隔,将全球化的社会生活转化为我们的日常生活体验,将创作者与观众、全球与本地真正地联结在一起。尽管中外⽂化差异巨⼤,但是全球南方国家在寻求民族独⽴解放以及经济发展建设的道路上,与我国的相似之处颇多。这种中外社会文化的同构性构成了共同体文化的重要内涵,同时也为创作全球在地化影视作品提供了丰富资源。整体而言,目前从事中外影视交流合作的专业人才较为稀缺。无论是内容创作、作品译制,还是渠道搭建、市场拓展,都需要既了解影视艺术内在规律又熟悉外国语言文化的复合型国际人才。中国人民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副院长王义桅认为,新时代文明交流互鉴要求我们不仅要学贯东西,还要学贯南北,要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这无疑对新时代的影视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第二届“新时代·新影像”中外联合创作计划作为先行示范,汇聚海内外业界、学界专家学者,通过多样化模式教学实践、合作共创,是培养复合型国际影视人才的有效探索,同时也为更好建立系统的人才培养模式提供了启示。一方面,逐步探索专业院校与影视机构的合作机制,培养专业的海外制片人才、创作人才、发行人才、字幕翻译人才、配音人才等全门类人才。另一方面,鼓励国内外影视院校探索不同层次的合作办学模式,提供不同学位和不同特色院校的多元选择,加强中外青年影视工作者之间的合作互动,为中国影视的对外传播储备海外人才资源。此外,还应加快推动中拉电影研究平台建设,有助于培养高层级的研究专家与科研队伍,更好地为行业发展与政策制定提供咨询指导。积力所举,则无不胜;众智所为,则无不成。“新时代·新影像”中外联合创作计划的创新实践,不仅为中外影视创作架起了桥梁,也展示出通过中外联合创作,推动全球视野下的中国影视作品传播的可能性。△第二届“新时代·新影像”中外联合创作计划工作坊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