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新时代以来,我国不断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取得长足进步。但不可忽视的是,国际传播中比较普遍地存在着“文化折扣”与“解读偏移”现象。
面对中国悠远历史文化与复杂社会现实,海外观众对纪实影像信息的理解时常有偏差,出现因文化背景、社会信息缺乏而产生的误读,以及因字幕缺失带来的语言屏障,折射出东西方文化之间的 “知识沟”。
11月28至29日,第二届“新时代·新影像”中外联合创作计划工作坊举办,线上线下超过万人参会。首日,海内外专家学者与知名导演聚焦纪实影像国际传播,分享讲述“中国故事”的宏观全球视野以及新锐创作理念与方式。次日,线下百余名学员参会,分为八组进行案例教学。每组配有一位导师,针对每位学员的入选作品进行面对面的指导与交流。此次工作坊带来诸多创新思路,有效触及了目前国际传播中的迫切问题。
△工作坊案例教学环节
一、以全球视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国际传播理念从文明的单向输出转变为多种文明的交流互鉴。“自我”与“他者”相互共生,如中国人民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副院长王义桅在授课中所言,“超越‘自我’与‘他者’的二元对立,探寻共享文明”,由此建构开放超越的海外传播,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传递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例如中国国际电视台纪录片《向南流的河》纪录澜沧江-湄公河沿途6个国家、90多个族群的文化与生活,英国广播公司纪录片《杜甫:中国最伟大的诗人》将中国历史置于全球叙事中,令全球观众感受人类共有的诗意与情感,均展现了不同文化的共有历史与共享未来,有助于弱化文化差异带来的“文化折扣”。
二、以回应关切建立全球观众联结
社交媒体时代的国际传播应高度关注全球Z时代年轻观众的观看需求。即使存在文化、社会、生活等背景差异,互联网仍较大程度地建构了青年群体的许多共同观念,为国际传播内容产生更大范围的共鸣提供了基础。因此,纪实影像故事可选择冒险、梦想、科技与自然的题材,创作更为多元、开放的内容,既呈现生命探索经历,也能触发心灵思考。
例如创作计划导师魏克然·钱纳在授课中提到,探索频道纪录片《探索新境》中的挑战自然引起年轻观众的兴趣,也使观众看到了旅程中主人公的内心挣扎、产生共情;本届创作计划成果作品《传承》经过国际化改编后,讲述中国Z世代青年传承非遗文化的故事,传递他们内心的激情与热望,都建立起与观众的深度联结,引发了全球观众的更多关注。
△第二届“新时代·新影像”中外联合创作计划成果作品《传承》
三、以创新表达记录真实日常生活
国际传播应积极探索纪实影像的新锐表达。首先,分享日常生活的丰富细节、真实情感,以获得更多的接纳与认同,避免激起更多焦虑与敌意。让生命的生动在传播文本中呈现,让生活世界在国际传播中得以回归。同时,在纪实影像中使用他者视角、混合视角、个体视角,注重跨越边界的杂糅叙事;将严肃题材与流行文化、个体叙事结合,连接传统与现代。
例如日本纪录片导演竹内亮在授课中分享他的多元身份与其纪录片融入的复合文化元素,魏克然在授课中提及探索频道纪录片《龙游石窟》的说唱歌手与历史学家的融合叙事、《制造的原理:中国智造》中突破桎梏的女性主持人的出现,均向世界传递着复杂的样貌。本届创作计划成果作品《什么是北京中轴线?》经过国际化改编后,融入更现代的视觉元素,以灵动的三维动画和精准的文字信息呈现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受到了海外观众喜爱。流动的传播有助于避免“解读偏移”的发生,使意义得以更顺畅地抵达。如英国纪录片制作人、历史学家迈克尔·伍德在授课中所言,“我们越是相互理解和共情,我们就越有希望共同面对未来。”
此次“新时代·新影像”中外联合创作计划工作坊从多维度、多视角搭建起一个纪实影像国际传播创新交流平台,具有重要启示意义,引发热烈反响。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讲好中国故事,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纪实影像国际传播应在超越的全球视野下,回应全球观众内心关切,以真实流动的先锋表达促进世界的文明交流与互鉴。
+
作者:陆敏
湖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
热文推荐
喜欢请点击 在看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