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坊“新得”丨为什么没人喜欢看宣传片?

文摘   2024-12-04 20:35   北京  

编者按:第二届“新时代·新影像”中外联合创作计划工作坊于11月28日-29日在京举办,11位国内外知名导演、业内专家进行授课并对入选项目主创代表进行案例指导,1.5万余人参加培训,共同探索影像的创新表达和国际传播新路径。这是第二届创作计划入选项目《和平画语》主创代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国际和平宣传部宣传干事李雪琦撰写的培训感受。

△李雪琦在工作坊现场与导师互动交流

参加此次工作坊培训,深感收获满满。八位授课老师的精彩分享,从文化差异理解到全球受众心理分析等多层面,为我打开了一扇通往全球文化交流领域的大门。在这个信息瞬息万变的时代,短视频已成为跨国界、连接你我的有力工具。
到底什么是国际传播?不是单纯的有外国人参加就是国际传播,也绝非一场简单的信息输出。好的国际传播是一场精心策划的文化对话。国际传播跨越不同文化、语言和社会制度,高度敏感于文化差异。
怎样做好国际传播?我的思考是跨文化交流,了解不同国家文化背景、价值观和审美标准,是实现有效国际传播的基石。海外受众关注中国的领域往往喜欢聚焦在他们既熟悉又陌生的领域。英美市场大多喜爱选题新颖的作品,欧洲市场大多喜爱有深度、关心人类历史、自然、气候变化的作品,亚洲市场大多喜爱戏剧化、合家欢类型作品,中东市场则非常向往东方的高铁、移动支付等科技。了解这些只是第一步,更重要的是能够巧妙利用这些关注差异,将其转化为创意的源泉和传播的亮点。国际传播要注重本土化,不能直接翻译。同一个故事,针对不同地区需要有不同表述。比如海报,有的地区喜欢字数少、画面感强的海报,而有的地区喜欢多文字传单类型的海报,此时就需要有不同版本的海报,进行有效的精准传播。
为什么没有人看宣传片?因为目的性太强。我们要转换的思维是要把宣传变为分享,分享故事。怎样向国际受众讲好南京大屠杀历史、传递和平理念是我一直以来思考的问题和工作的方向。南京大屠杀档案入选《世界记忆名录》以来,更加突显了这段历史的国际意义。我们需要去融入世界历史,善于把南京大屠杀历史放置在世界“二战”历史背景下讲述,创造性运用现代AI等新技术手段,吸引年轻一代受众,引发他们的关注与思考,做和平理念的践行者。近年来,南京大屠杀史实国际巡展使海外观众看到了浴火重生的新南京,来自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海外参观者在纪念馆写下和平的心声。未来,我们更要筑牢前事不忘、后事之师的信念之基,以史为鉴,奋勇前进,把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持续推向前进,不断开创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未来!

作者:李雪琦

第二届创作计划扶持作品《和平画语》主创代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国际和平宣传部宣传干事



热文推荐




欢迎转载~欢迎转发至朋友圈~

喜欢请点击 在看

解读中国
解读中国工作室官方出品的纪实节目,旨在为世界提供感知中国的别样视角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