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网络视听》杂志刊发纪录片《光明影院》导演邢川的创作体会文章。纪录片《光明影院》是首届“新时代·新影像”中外联合创作计划扶持作品,影片从周彤、王正等视障人士的视角出发,讲述他们与“光明影院”团队互相激励、双向奔赴的动人故事。
以下为原文摘录。
△《网络视听》刊登邢川导演文章
不知不觉,纪录片《光明影院》和观众见面已经半年有余。最近欣闻该片有幸入选了总局2024年第一季度优秀网络视听作品。不禁回想起近一年来的创作历程,那些鲜活的面孔、动人的故事又清晰地浮现眼前,再次把我引入那个特殊而温暖的世界。多年前,我曾拍摄过一部关于为盲人讲解电影的公益短片。这次经历让我惊讶地发现,中国的视障群体竟有1700多万人,相当于一个中等欧洲国家的人口。然而,这样一个庞大的群体,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却很少被关注。他们如何工作、学习、生活?这些问题一直萦绕在我心头。可惜当时拍摄时间有限,许多疑问未能深入探究。因此,当制片人王燚提出《光明影院》的纪录片构想时,我立刻被这个题材深深吸引。随着前期调研的深入,“光明影院”项目的意义和价值更是让我深受触动。“光明影院”是一个由中国传媒大学发起的公益项目。学校的师生们发挥他们的影视专业特长,坚持为视障人群制作适合于他们“观看”的无障碍电影,并致力于让更多的视障人士走进电影院,和普通人一样共享社会资源。项目发起人高晓虹老师提出的"文化盲道"的概念给了我们很大启发。我国在全国范围内修建了大量的盲道,几乎但凡有人行道,就有与之并行的盲道。如果说这些实体盲道是为视障朋友们在现实世界中导航,那么“光明影院”项目则是在构建一条通向精神世界的“文化盲道”。通过无障碍电影这一载体,它极大地丰富了视障群体的文化生活。同时,未来无障碍电影标准的设定和无障碍影院的建立,更反映了国家正在为残障群体打造全方位的无障碍设施,让他们能以平等的地位和机会充分参与社会生活,共享精神文明成果。△《光明影院》海报
“光明影院”项目体现了平等理念和人文关怀,代表了新时代中国社会公益事业的本质提升。正是基于其深远的时代意义和社会价值,我们决心将这个故事搬上银幕。我们对它的期待不仅是一部纪录片,更是对一个更加包容、更具人文关怀的中国当代社会的生动呈现。在创作《光明影院》的过程中,我们聚焦于两位视障主人公的故事,通过他们的视角来展现“光明影院”项目如何融入视障群体的生活,并为他们的日常生活、家庭关系和个人情感带来的变化。一位是正值青春年少的16岁盲童,另一位是在都市打拼的30岁职场女性。这种聚焦个体故事来反映更广阔社会图景的方法,让我们能够在小处着笔来引发观众对于影片主题的思考。△《光明影院》剧照
在构思影片时,我们不仅会关注内容和主题,更注重作品的整体调性和气质。我们希望影片能如其名——“光明影院”,呈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基调。这个决定并非刻意为之,而是源于我们在实地采访中的真实发现。最初接触这个题材时,我们难免带着些许忧虑,担心会不自觉地落入过往这类影视作品常见的悲情叙事。然而,当我们真正走进这些视障朋友的生活时,我们发现无论是盲童还是职场女性,他们都以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生活,身上洋溢着令人感动的生命力。这种发现坚定了我们的创作方向,所以我们决定通过真实记录他们日常生活中的点滴来展现他们的真实面貌。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看到了社会的进步与包容,也感受到了人性的温暖与力量。△拍摄现场
比如影片中的90后职场女性周彤,她的故事为我们展现了当代年轻盲人群体的生活图景。尽管天生失明,她却拒绝被命运和家人的保护所束缚。大学毕业后,周彤做出了一个令人惊叹的决定——只身北上,在首都追逐自己的梦想。当我们的镜头初次对准周彤的生活时,眼前的景象颠覆了我们对视障人士的固有认知:她像任何一个都市白领一样,每天乘坐地铁通勤;她熟练地使用智能手机获取资讯,甚至能独立拍摄抖音短视频。周彤的日常,与其他年轻人别无二致,唯一的区别或许只是她感知世界的方式。更令人钦佩的是周彤对生活的热忱。她不甘心被局限于自身的生理缺陷,而是全身心地融入社会。她不仅是“光明影院”无障碍电影的忠实观众,更主动参与到电影制作的过程中,与中国传媒大学的团队密切合作,为提升无障碍电影的品质贡献自己的力量。她积极呼吁更多视障朋友走出家门,拥抱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通过这样的人物视角,我们得以窥见当代中国视障群体的生存状态,以及社会在包容性和无障碍建设方面取得的进步。除了视障群体,中国传媒大学“光明影院”团队的师生们同样令我印象深刻。自2017年启动以来,团队已完成数百部无障碍电影的制作,并将这些作品带到全国各地。能够长期坚持这样一项公益事业,体现了这群年轻人的决心和毅力。他们不仅为视障朋友们带来了文化滋养,自身也在这个过程中得到了成长。每一次来自观众的积极反馈,都让他们更深刻地认识到项目的意义,也激励他们继续前行。△拍摄现场
这种双向奔赴创造了独特的价值:它将年轻人的个人追求与社会发展、国家进步紧密相连。他们的努力不仅丰富了视障群体的精神世界,也在无形中推动着社会变得更加包容和温暖。我想,“光明影院”项目的吸引力正在于此:它创造了一个连接梦想、传递温暖的平台。通过这个项目,我们不仅看到了新一代中国年轻人的社会责任感,更见证了他们用实际行动构建一个更加平等、包容的社会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新时代·新影像”中外联合创作计划,为我们这些青年纪录片工作者提供了宝贵的展示机会和国际合作平台。这部影片在活动中能够获得最佳题案,我们深感荣幸。在项目创作初期,我们就得到了主办方领导和传媒大学老师们的大力支持。他们在影片立意和叙事视角等方面给出了很多真知灼见。同时,与美国探索频道团队的专家进行深入交流也让我们获益良多,让我们切身体会如何将中国故事融入国际传播语境。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发现中外创作者在叙事的理念上既有共识,又各具特色。首先,中外创作者都强调要讲述“人”的故事。只有聚焦于鲜活的个体,才能让观众产生共鸣,进而理解更宏大的主题。然而,在具体方法上,中西方却呈现出微妙的差异。中国传统强调“文以载道”,我们习惯于在故事中寄托深层的价值观和社会意义。在创作过程中,我们往往习惯主题先行,经常思考:这个故事传达了什么样的价值观?它如何反映社会的变迁和进步?而在与国外合作伙伴的交流中,我们感受到他们更多地从观众的角度出发。他们格外重视故事的趣味性,强调如何吸引观众、保持观众的注意力。同时,他们也非常注重人物性格的刻画,认为丰满的角色是吸引观众的关键。这种创作习惯让我们意识到,即使是严肃的纪录片,也需要有吸引人的叙事技巧和生动的人物塑造。这两种创作理念其实并不矛盾,而是需要我们在实践中寻找平衡点。如何既能传达深刻的社会价值,又能吸引观众、打动人心?如何在宏大主题中不失对个体的关注?如何让中国故事既有本土特色,又具有国际视野?这些问题在这样的中外合作项目中得到了真正探索和实践。这次经历不仅对我们创作能力的提升大有裨益,更重要的是,它让我们深刻认识到文化交流的重要性。如何让中国的声音被世界听到并理解,是我们每一个创作者都需要思考的问题。而“新时代·新影像”这样的平台,正为我们提供了难得的机会。在中外合作过程中,外方团队的工作方式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他们对制作流程的每个环节都十分重视,体现了高度的专业性。从前期摄影机的型号以及拍摄参数的设置、素材文件的命名,到后期素材的整理以及剪辑的规范,可以说是事无巨细并且标准统一。这虽然和内容本身无关,但是在我眼里这其实代表着一种影视工业的水准。特别是在纪录片领域,这种严谨的工作方法显得尤为珍贵。坦白说,我们国内的许多从业者,包括我自己,在这方面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这种经验的交流,让我深感中外合作的意义不仅在于内容的创新,更在于工作方法的互鉴。它启发我们以更专业、更严谨的态度对待每一个创作环节,从而不断提升我们的作品质量和行业水平。△《光明影院》剧照
回首《光明影院》的创作历程,我深感这不仅是一次纪录片的拍摄,更是一段与光明同行的心灵之旅。在这个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纪录片作为公共影像的独特魅力和重要意义。特别是像这样聚焦现实题材的作品,它不仅忠实记录着当下,更承载着深远的社会价值和时代意义,映照出中国在经济文化快速发展的同时,在人权保障和公益事业方面也在经历着深刻的变革。
未来,我将继续致力于用镜头捕捉中国发展的点滴瞬间,用真挚的情感和细腻的观察,讲述更多温暖人心的中国故事。我相信,只有让世界看到普通中国人的日常生活,听到他们真实的故事,才能让国际社会更好地理解当代中国的面貌。这些个体的故事,汇聚在一起,便构成了一幅丰富多彩的中国图景。这也是我们作为一名当代中国纪录片工作者的使命和追求。来源:《网络视听》杂志
作者:纪录片《光明影院》导演邢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