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 2025 年,问止中医便将招股书递至港交所,朝着 “中医 AI 第一股” 的目标发起冲击。
截至 2024 年 9 月 30 日,问止中医拥有一支由 83 名毕业于知名中医大学或中医院校的全职医师组成的团队(其中 24 人专治癌重症以及疑难症,59 人为全科医生)。
【医师团队核心优势】
● 精英阵容:现有83位全职中医师,全部来自顶尖中医院校
24位「疑难症专家」专攻癌症/重症/罕见病
59位「全科医师」覆盖常见病症诊疗
● 严选机制:6个月试用期动态评估,确保医术与责任心双达标
一、【问止中医科技公司成长简史:从AI中医初创到行业领头羊】
💡 创业起点:
2018年:崔医生联合创立公司,同年海外注册(开曼群岛),初始团队仅3人
首款产品:2019年推出"中医大脑"1.0版,相当于给中医师装了个AI助手
🚀 关键里程碑:
2019:深圳首家中西医结合线下诊所开业
2020:组建癌症重症专家团,专攻肿瘤等疑难病
2021:拿到互联网医院牌照,开启线上问诊
2022:创建中医粉丝社群"精一书院",现超10万会员
2023:三甲医院临床验证AI系统有效性,登上央视《国潮力量》
2024:获评深圳专精特新企业,政府补贴百万研发经费
💰 融资进化史:
天使轮(2018):
蓝驰创投、真格基金等注资约170万美元
创始人团队持股超90%(崔医生72%+联合创始人22%)
A轮四连击(2018-2022):
累计融资超700万美元,估值翻数十倍
知名机构持续加码:蓝驰创投多次跟投
股权变动大事件:
联合创始人张博士逐步退出,公司回购其全部股份
早期员工李海文离职,股份1元回购
员工激励:
2024年发放724万股期权,核心技术人员获97%份额
最新战投(2024年末):
聚利基金等投入1200万美元,加速上市进程
🔍 股权现状:
崔医生:通过海外公司控股43.4%,拥有绝对话语权
机构股东:蓝驰创投、真格基金等约占40%
员工持股:约2.6%,核心团队绑定发展
🌟 行业地位:
AI中医市场占有率1.5%(看似不高,实为细分领域第一)
全国8家诊所+3个煎药中心,服务覆盖339个城市
⚠️ 特别提示:
开曼群岛注册是为方便海外融资,实际运营主体在深圳
虽有多轮融资,创始人仍通过AB股等设计掌握控制权
(股权结构图建议:用金字塔展示崔医生通过多层公司控股,标注主要投资机构持股比例)
一句话总结:6年时间,从3人小团队蜕变为估值超3亿美元的AI中医独角兽,靠的是"技术深度+资本助力+政策东风"的三重驱动。
二、问止中医科技是一家将人工智能与传统中医结合的创新医疗公司,我们可以这样理解他们的核心业务:
【核心理念】
用AI技术让中医更精准有效,专注攻克癌症、重症和疑难杂症,同时提供日常健康管理。
【核心竞争力】
智能中医系统 - "中医大脑"
相当于给老中医装上了超级计算机
拥有全球最大的中医病例数据库(超100万真实病例)
已通过三甲医院临床验证,能辅助医生精准开方
积累了3000多种病症的有效治疗方案
线上线下融合服务
8家实体诊所+3个煎药中心覆盖7大城市
线上服务触达全国339个城市
复诊率高达71.6%(说明疗效获认可)
提供从看病到抓药的全流程服务
中医生态圈建设
运营全球最大中医社区"精一书苑"(22万+会员)
开发养生产品(药膳粉、护理品等)
制作中医知识课程和书籍
向其他医疗机构提供AI系统订阅服务
【市场表现】
收入3年增长超3倍(2022年6217万→2023年1.89亿)
90%收入来自诊疗服务,线上问诊占近9成
已服务超10万患者,正在快速扩张
【未来计划】
升级AI系统,开发更多智能诊疗工具
拓展治疗场景,开发院内制剂
建设供应链(扩大煎药中心)
进军国际市场
【特别优势】
全职医生团队保障服务质量
严格的品控体系(从问诊到煎药全流程监控)
创始人团队有深厚行业背景
简单来说,这家公司就像"中医界的AlphaGo",用人工智能挖掘传统医学智慧,既治疑难杂症也管日常养生,通过线上线下结合让古老中医焕发新生。
我们的价值及成就得到客户及中医医疗服务行业参与者的广泛认可。持续增长的患者复诊率证明我们于往绩记录期间取得较高的患者忠诚度及满意度。于 2022 年、2023 年及截至2024 年 9 月 30 日止九个月,我们的患者复诊率分别为 61.2%、69.1% 及 71.6%,而根据灼识咨询报告,行业平均患者复诊率通常介于 30.0% 至 40.0% 之间。根据我们的内部随访反馈系统,在我们最常治疗的 50 种病症中,平均 93.8% 的患者于往绩记录期间的随访评估中表示有效。于 2022 年、2023 年及截至2024 年 9 月 30 日止九个月,分别有 93.8%、92.7% 及 93.6%的患者在我们的内部随访反馈系统中给予我们的服务最高的「五星」评价。
三、【财务表现】
💰 收入火箭式增长:
2022年收入6220万 → 2023年飙到1.89亿(翻3倍多)
2023年前9个月收入1.29亿 → 2024年同期涨到1.73亿(增速33.8%)
调整后净利润更夸张:2023年暴增7倍到4300万,2024年前9个月接近5000万(同比翻1.3倍)
四、【核心优势】
🛡️ 六大护城河:
AI中医龙头:全国最大AI中医平台,专治癌症/重症
中医大脑黑科技:百万病例训练的“智能老中医”,三甲医院认证
服务闭环:线上问诊+线下8家诊所+3个煎药中心
中医粉丝圈:22万人社区“精一书苑”天天学中医
全职医生天团:不用兼职,质量稳定可控
品控铁律:从问诊到抓药全流程严管
【未来计划】
🚀 三步走战略:
狂点科技树:砸钱升级AI系统,挖顶尖技术人才
服务全覆盖:把癌症重症做到极致,同时开发养生药膳、院内自研药
出海赚外汇:瞄准高端海外市场,让老外也喝中药
【供应链真相】
📦 供应商暗藏风险:
前五大供应商占采购额近60%(鸡蛋放在几个篮子里)
最大供应商占比从13%涨到22%(依赖度加深)
但客户很分散:最大客户收入占比不到0.5%(抗风险能力强)
【定价秘密】
💸 私立医院任性定价:
非医保定点,价格自己说了算
看人下菜碟:重病贵、成本高就加价,还要盯着对手价格
【潜在雷区】
⚠️ 三大致命风险:
政策地雷:医疗监管变天,可能直接卡死扩张
中医信不信:要是年轻人都不信把脉开方,生意凉半截
网络暴击:一条“AI开错药”的短视频,可能毁掉十年口碑
【谁在掌控】
👑 老板一言堂:
创始人崔老板通过层层控股掌握43.6%投票权
上市后股权稀释,但仍是绝对话事人(成也老板,败也老板)
总结:这家公司像是“中医界特斯拉”,用AI颠覆传统,赚治病钱的同时搞社群卖周边,增速猛但依赖老板决策和供应商,能不能成全球中医第一股,还得看政策脸色和老百姓信不信AI老中医。
五、【核心投资方】
蓝驰系基金
蓝驰创投:2016年成立的开曼基金,由陈维广实际控制,专注人工智能/新能源/医疗等领域。
LCV先锋基金:2024年新设的开曼基金,同样由陈维广控制,主投科技行业。
两家基金合计持股约[待填比例],均被认定为关联方。
真格基金
2018年成立的开曼基金,著名早期投资机构。
实际控制方为徐小平家族信托,通过多层架构持有30%权益。
聚利基金
2024年新成立的香港基金,潘书鸿(44.59%)与朱梓楠(54.58%)共同控制。
专注中医药与大健康领域投资,被认定为独立第三方。
ParmaWay
BVI公司,由Chin Lu Huey(8年投资经验)全资持有。
投资聚焦教育/医疗/科技,上市后将成主要股东及关联方。
六、【股权控制结构】
控股股东崔祥瑞:
通过旗下公司TCMTech直接持股43.41%
通过投票权协议实际控制张南雄博士的TCMInnov(0.19%)
合并控制43.6%投票权,上市后预计保持[待填比例]控制权
【公众持股情况】
排除对象:
✓ 崔祥瑞及其控股公司
✓ 张南雄博士关联公司
✓ 蓝驰系基金组合
✓ ParmaWay
最终公众持股约[待填比例](未计期权)
【核心管理层】
崔祥瑞(36岁)CEO
斯坦福MBA,生物技术背景
曾任职和君咨询/联合利华
全面负责集团战略与管理
董事及高级管理层
崔祥瑞先生,36 岁,为本公司董事会主席、执行董事兼首席执行官。崔先生自 2018 年 6 月起担任本公司董事兼首席执行官,并于 2024 年 12 月调任执行董事。崔先生主要负责制定本集团整体发展策略及业务计划,并监督本集团的管理及战略发展工作。自 2019 年 3 月起,他亦担任问止中医健康的执行董事兼总经理。
在本集团成立前,自 2016 年 2 月至 2016 年 8 月,崔先生担任和君沣盈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一家主要从事投资的公司)合伙人。自 2013 年 1 月至 2016 年 1 月,他曾就职于北京和君咨询有限公司(一家主要从事管理咨询的公司),最后一个职位为合伙人。崔先生早期工作经验包括在联合利华(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担任管理培训生,该公司主要从事消费品业务。
崔先生于 2018 年 6 月获得美国斯坦福大学工商管理硕士学位。他于 2010 年 6 月获得中国中山大学理学学士学位,主修生物技术。
【合规要点】
所有投资方资金均来自独立第三方
特别权利在上市前已终止
股权架构符合港交所公众持股要求
(注:文中[待填比例]/[编纂]为原文预留的保密信息位)
七、【中医市场爆发密码】
🌿 万亿蓝海市场:
2023年中医市场规模近万亿(9606亿),预计2028年冲到1.7万亿,年均增速12.3%(比整体医疗快近1倍)
相当于每年新增一个"在线教育"行业的规模
👴 四大增长引擎:
银发经济:2.8亿老年人慢性病管理刚需
中产养生热:年轻人保温杯里泡枸杞成常态
政策东风:国家砸钱建中医馆,医保覆盖增加
科技赋能:AI把脉、智能煎药等黑科技崛起
🏥 门诊现场实况:
2023年全中国看了22亿次中医门诊,平均每个中国人每年约看1.5次中医
癌症治疗成新战场:中医院肿瘤科门诊量年增4.7%,住院量增5.1%(超过科室平均)
🚀 未来5年预判:
2028年中医门诊将破30亿人次(日均822万次问诊!)
每4个看病的人里就有1个选择中医(占比从23%→26%)
三大潜力赛道:
→ 癌症/重症中医方案
→ 慢性病调理(三高、失眠等)
→ 互联网+中医(线上问诊开药)
💡 行业暗趋势
西医转中医:越来越多化疗患者同步用中药减副作用
Z世代入局:95后开始为脱发、焦虑找中医调理
高端定制化:私人中医师年费制服务兴起
(数据可视化建议:画一条2019-2028年上升曲线,标注中医门诊量从19亿→30亿,旁边对比西医增速被碾压)
总结:中医正从"老古董"变身"新国潮",这个万亿市场就像10年前的互联网医疗——政策+需求+技术三重红利叠加,现在入局恰逢其时。
八、【上市背后的专业天团】
🎬 总导演 - 独家保荐人:
海通国际资本(香港顶级投行)担任"上市总指挥",负责统筹整个IPO流程
相当于电影导演,确保公司符合上市规则,帮投资人看懂故事
👨⚖️ 法律护卫队:
香港法务组:汉坤律所(中环顶级写字楼坐镇)
内地法务组:北京汉坤总部(长安街黄金地段)
离岸法专家:Harney律所(专攻开曼群岛公司架构)
→ 三地律师团确保从病历保密到股权结构全都合法
🔍 财务侦探 - 审计天团:
安永会计师事务所(全球四大会计所之一)
办公室在太古坊地标,相当于财务界的福尔摩斯
负责把脉公司所有账目,确认利润数字没水分
📊 行业说明书作者:
灼识咨询(上海静安智库)
专门出具行业分析报告,用数据证明"AI+中医"是万亿赛道
相当于给投资人吃定心丸的市场分析大神
🗂️ 文件流水线:
年利达(香港百年律所)+ 竞天公诚(北京知名律所)组成文件双保险
从招股书到合同条款,每个标点符号都要法律背书
💡 潜台词:
这套价值千万的顶配服务团队,既是为公司合规上市保驾护航,也是向投资者展示"我们请的都是行业最贵最专业的大佬"——就像创业公司晒豪华投资人名单一样,专业背书本身就是实力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