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初,山东青岛半导体行业爆发出一则重磅消息:歌尔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全力冲刺港交所主板上市。这已经不是歌尔微首次冲击上市,此前,歌尔股份曾打算将歌尔微分拆到深交所创业板上市,可惜在 2024 年 5 月 27 日终止了申报。
值得一提的是,胡润研究院发布的《2024 全球独角兽榜》显示,歌尔微作为独角兽企业,估值高达 280 亿元,潜力不容小觑。从招股书披露的数据来看,歌尔微在营收和利润方面表现也较为稳定。2021 年,公司营业收入达到 33.48 亿元,净利润为 3.26 亿元;2022 年,营业收入虽微降至 31.25 亿元,但净利润仍有 2.89 亿元;2023 年,营业收入为 30.15 亿元,净利润 2.43 亿元;到了 2024 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回升至 32.66 亿元,彰显出其在市场中的竞争力和发展韧性。
从招股书披露的薪酬数据来看,2024 年前 9 个月,宋青林的薪酬高达 2212.4 万元,其中光是股份支付这一项就有 1873.8 万元 。相比之下,同期公司其他董事的薪酬要低不少,像执行董事马新江,9 个月的薪酬是 1847 万元,独立非执行董事们 9 个月的薪酬大多只有 90 万元。
歌尔微电子:藏在智能设备里的「感官大师」
公司速写
江湖地位:
全球第8、中国第1的智能传感器方案商(2023年销售额排名)
累计卖出40亿颗传感器——相当于全球每人拥有5颗
客户名单闪瞎眼:苹果、三星、华为等手机巨头,特斯拉、比亚迪等车企都用它家技术
核心技术:
给手机、耳机、汽车等智能设备造「五官」——
✓ 耳朵(声学传感器:麦克风、降噪芯片)
✓ 皮肤(压力传感器:屏下指纹、汽车触控)
✓ 平衡感(惯性传感器:VR动作捕捉、无人机稳定)
20年逆袭史:从零到全球巨头
2004年:在歌尔股份内部悄悄搞「微型传感器」研发,像科研小分队
2009年:造出第一个能塞进手机的麦克风传感器,开始给大厂供货
2016年:突破屏下指纹技术,手机不用实体按键也能解锁
2017年:独立成军,专攻传感器赛道
2021年:研发出SiP微型芯片模组(TWS耳机续航提升30%的秘密)
2023年:建成UniSense一站式平台,从材料到算法全包办
2024年:杀入医疗领域,开发能吞进肚子的健康监测胶囊
独门绝技:像乐高一样造传感器
全产业链自研:
✓ 材料实验室:研发比头发丝细的传感器材料
✓ 芯片设计:自研MEMS芯片,精度超国际大厂
✓ 封装技术:把多个芯片塞进米粒大小的空间
快反杀手锏:
✓ 6个月出新品(同行要1年)
✓ 全球4大智能工厂,日产传感器超700万颗
未来狠招:给AI装上「超能力」
汽车电子:研发车内「手势+眼神」双控传感器,开车动动手指就能切歌
医疗黑科技:开发植入式血糖监测传感器,糖尿病患者告别扎手指
元宇宙基建:为VR头盔打造0延迟动作捕捉传感器,虚拟世界更真实
一句话总结:这家公司用20年把「感知技术」做到极致,你的手机能听懂话、汽车会「摸」懂你,背后都有它的黑科技!
一家让智能设备更「聪明」的隐形冠军
一、公司定位:智能传感器的「隐形大佬」
江湖地位:
全球第8、中国第1的智能传感交互方案商(2023年销售额排名)
声学传感器全球第1(市占率29.4%),累计出货超40亿颗传感器
服务全球113家顶级客户,包括前9大手机厂商(如苹果、三星、华为)
业务覆盖:
智能手机、TWS耳机、VR眼镜、智能汽车、智能家居……你摸过的智能设备里,可能就有他家的传感器!
三、技术护城河:一站式「智能传感器超市」
全链条自研:从材料研发→芯片设计→封装测试→算法开发全包
(就像既种小麦又烤面包,还能定制蛋糕)
专利狂魔:手握1800项专利(704项发明专利),行业第一
爆款制造机:
开发过400+种解决方案,适配30类智能设备
新品研发周期比同行快40%(平均6个月出样品)
四、市场表现:闷声发财的「现金牛」
2024年前9个月战绩:
营收33亿元(同比+52.2%)
毛利6.34亿(毛利率19.2%)
经调整净利润2.83亿(同比+81.3%)
客户粘性:
前五大客户贡献80%收入(深度绑定手机/汽车巨头)
与歌尔股份等供应商形成「你中有我」的生态圈
客户多、赚钱稳的「隐形冠军」
① 客户越滚越多,越做越铁
客户数量:
2022年:98家 → 2024年9月:113家(全球大厂都在用)
老客户超6成:合作3年以上的客户达68家(像苹果这种大客户一用就是5年+)
收入增长:
2023年收入30亿(比2022年略降,因行业芯片短缺)
2024年前9个月猛涨:收入冲到32.7亿,同比激增52.2%(相当于每天进账1200万)
② 赚钱能力:毛利暴涨的秘密
毛利增长开挂:
2024年前9个月毛利6.34亿,比去年同期多赚81.3%(每天多赚100万)
暴赚原因:
✓ 高端传感器涨价(比如给VR设备造的触觉传感器单价翻倍)
✓ 车载芯片模组大卖(给新能源车供的SiP芯片出货量涨了3倍)
净利润过山车:
2023年赚了2.54亿(比2022年少,因政府补贴少了500万)
2024年前9个月赚回2.83亿(靠卖高价产品扳回一局)
① 2024年前9个月:赚钱能力提升
赚了多少:净利润从2.25亿涨到2.43亿,多赚了8%(相当于每天多赚7.3万元)
为啥能多赚:
✓ 手机/耳机卖得火:高端传感器涨价(比如屏下指纹传感器单价涨了15%)
✓ 黑科技芯片模组(SiP)大卖:TWS耳机用的微型芯片出货量翻倍
✓ 汽车和智能家居助攻:车载手势识别模组、智能音箱传感器销量激增50%
② 2023年全年:赚得比前年少了
少赚多少:净利润从3.26亿降到2.89亿,少了11.3%(相当于每天少赚10万元)
为啥少赚:
✓ 产品升级慢了:传感器像手机一样,新款出得慢导致老款降价促销(均价跌了8%)
✓ 政策红包缩水:政府补贴减少500万,汇率波动又少赚300万
总结:公司像手机行业一样「吃技术饭」——推高端新品就能涨价大赚,一旦技术迭代减速就面临降价压力。好在2024年靠汽车电子和AI硬件扳回一局。
宋博士,50 岁,为本公司执行董事、总经理兼董事长。他于 2017 年 10 月加入本公司,担任执行董事兼总经理至今。宋博士于 2023 年 4 月获委任为董事长。宋博士主要负责本集团的整体发展战略、业务规划及重大经营决策。
宋博士在智能感知交互解决方案行业拥有逾 20年经验。加入本集团前,于 2004 年 7 月至 2019 年 12 月,宋博士历任歌尔股份有限公司事业部高级技术经理、研发副总经理、监事、监事会主席及微电子事业部负责人等职务。
宋博士分别于 1998 年 7 月及 2001 年 7 月获得中国河北省河北工业大学电子科技学士学位及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硕士学位。他于 2004 年 7 月在中国北京获得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物理电子学博士学位。
五、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层的薪酬情况
我们给执行董事、监事以及高级管理层成员(他们同时也是公司员工)发工资,形式包括固定的薪水、各种补贴和福利,根据工作表现发放的绩效奖金,还有给他们缴纳的退休金。独立非执行董事的报酬,则是根据他们各自在公司的职位和职责来定,比如担任董事会下属委员会的成员或者主席,都会影响他们的薪酬。
在 2022 年一整年、2023 年一整年,以及 2024 年前9 个月,公司付给董事和监事的薪酬总数(包括工资、奖金、退休金缴纳部分,还有用股份支付的部分)分别是5193.8 万元、2789.1 万元、2522.5 万元。按照现在实行的薪酬安排,我们预计 2025 年一整年,要付给董事的税前薪酬总数(包括估计的用股份支付的薪酬)大概是2340 万元。不过,2025 年董事和监事实际拿到手的薪酬,可能跟我们现在估计的不太一样。
在 2022 年、2023 年一整年,以及 2024 年前9 个月,公司薪酬最高的 5 个人里面,2022 年有 2 个是董事,2023 年有 1 个是董事,2024 年前 9 个月有 1 个是董事。除了这些董事,剩下那几个薪酬最高的人的薪酬总数,在 2022 年是 927.6 万元,2023年是 1133.9 万元,2024 年前 9 个月是 1004.9 万元。在过去的这几年里,公司没有因为董事或者薪酬最高的这 5 个人加入公司,或者加入公司后的表现,额外给他们发过什么奖励。同样在这几年里,要是有董事、前董事,或者薪酬最高的 5 个人,离开了公司董事的职位,或者公司其他管理岗位,公司也不会给他们离职补偿,他们也不能拿到这方面的补偿。而且,没有董事在这几年里主动放弃过自己的酬金。除了上面说的这些薪酬情况,在过去这几年,公司和旗下子公司,没有再给董事、监事,还有薪酬最高的 5 个人,支付过或者要支付其他任何款项。
董事会会定期查看并决定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层的薪酬和待遇。等 [编纂] 完成以后,董事会还会参考薪酬与考核委员会给出的建议,这个委员会会综合考虑同行业其他公司给的薪酬水平,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层投入的工作时间、承担的责任,以及公司整体的业绩表现,来给出合理的薪酬建议。
六、未来战略:押注AI交互革命
AI传感器升级:
开发支持ChatGPT语音交互的智能麦克风阵列
研发车用多模态传感器(语音+手势+眼球追踪)
微型化黑科技:
正在测试全球最小压力传感器(0.5mm²,比米粒还小)
布局量子传感器,精度提升1000倍
跨界突围:
医疗领域:开发可吞服式健康监测胶囊
工业领域:为机器人打造「触觉皮肤」
七、风险提示
客户依赖症:最大客户贡献61.8%收入(某手机巨头)
技术迭代压力:MEMS传感器面临第三代半导体冲击
地缘政治:25%芯片采购来自美国供应商
一句话总结:这家公司就像智能设备的「感官设计师」,用40亿颗传感器让机器更懂人类。在AI重塑交互的时代,它正从幕后走向台前。
审计师及申报会计师:毕马威会计师事务所,是一家执业会计师事务所,也是根据《会计及财务汇报局条例》注册的公众利益实体审计师。
本公司法律顾问
有关香港及美国法律:由高伟绅律师行负责
有关中国法律:由中伦律师事务所负责
联席保荐人及法律顾问
有关香港及美国法律:是富而德律师事务所
有关中国法律:是海问律师事务所
行业顾问:灼识行业咨询有限公司
合规顾问:中泰国际融资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