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流感是一种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具有高度传染性和季节性流行特点。多数流感患者表现为轻症,但部分病例可能进展为严重肺炎,甚至引发危及生命的并发症。
发热门诊作为防控呼吸道传染病的前线阵地,在“早筛快治”方面起着关键作用。通过精准筛查、快速干预,能有效阻止病情进展,降低重症率和死亡率。
一项全球的研究数据估算了 1999~2015 年 33 个国家的死亡率:
其实国内流感也一直在肆虐,2025年第4周,哨点医院发热门诊、急诊流感样病例呼吸道样本中,检测阳性病原体排在第一位的就是流感病毒。
一、流感→肺炎:病毒如何突破人体防线?
第一阶段:病毒“攻城”
流感病毒通过飞沫入侵上呼吸道,迅速破坏黏膜细胞,引发高热(常达39-40℃)、头痛、肌肉酸痛等全身炎症反应。此时病毒载量达到高峰,传染性最强。
第二阶段:免疫系统“误伤”
为对抗病毒,人体释放大量炎性因子,但过度反应会导致肺泡上皮损伤,形成病毒性肺炎典型CT征象——双肺弥漫性磨玻璃影。
第三阶段:细菌“趁火打劫”
流感病毒使呼吸道纤毛运动功能下降,肺炎链球菌等病原体趁机侵入下呼吸道,引发高热不退、黄脓痰、白细胞激增等细菌性肺炎表现。
部分高危人群,如老年人、基础疾病患者、孕妇和免疫低下者,更容易从单纯的发热迅速进展为肺炎。因此,如何在发热初期识别高危人群,并采取快速干预,是降低重症率的关键。
二、发热门诊的“早筛快治”策略
发热门诊是流感、肺炎等疾病的第一道防线,核心目标是通过快速筛查和精准治疗,将疾病控制在早期阶段。
1. 早筛:精准识别高危人群
发热门诊通过流行病学调查、症状评估和病原检测,快速识别流感、支原体肺炎、新冠等可能导致肺炎的感染。
流行病学调查
了解患者接触史、旅行史、疫苗接种情况,初步判断感染风险。 症状评估
病原检测
影像学检查
2. 快治:及早干预避免病情进展
针对不同类型的感染,发热门诊提供个性化的早期治疗方案,减少肺炎发生的可能。
抗病毒治疗
流感患者应在发病48小时内使用奥司他韦、玛巴洛沙韦等抗病毒药物,可缩短病程,降低重症率。 抗菌治疗
对于疑似继发细菌感染者,经验性使用抗生素,并结合病原学检测调整治疗方案。 支持治疗
补液、退热、止咳祛痰等对症治疗,改善患者舒适度。对于低氧血症患者,需给予氧疗或进一步呼吸支持。 中医药特色治疗 针对发热门诊患者病情相似、就诊集中等特点,我们制定了普适性中药协定处方,以提高治疗效率,减少病情进展的风险。该处方主要发挥以下作用:
①解表发汗,兼清里热
帮助机体排出病邪,促进正气恢复; ②抑制病毒复制,降低炎性因子风暴的风险
减少疾病向重症发展的可能; ③减少继发感染
保护呼吸道屏障,降低细菌等病原体的侵袭风险。 这种科学规范的治疗方案,不仅有助于缩短病程,还能有效降低流感并发症风险。
三、公众如何配合“早筛快治”
除了医疗机构的努力,公众的配合也是关键。建议大家做到以下几点:
关注自身症状
出现高热、咳嗽、气促等症状时,应尽早就医,不要拖延病情。 接种疫苗
每年接种流感疫苗,可降低感染风险,减少重症发生。 加强个人防护
戴口罩、勤洗手,避免在人群密集场所长时间逗留,降低感染风险。 合理用药
切勿滥用抗生素,遵医嘱正确使用抗病毒药物和抗菌药物。 提高免疫力
保持健康生活方式,如均衡饮食、规律作息、适量运动,提高身体抵抗力。
结语
发热门诊≠“量体温的地方”,从发热到肺炎,病情发展往往只是一步之遥。发热门诊作为防控的第一道关口,通过“早筛快治”策略,有效减少重症发生,提高疾病管理效率。公众也应提高警惕,积极配合防控措施,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共同筑牢健康防线!
请为天津中医一附院点个“赞”,再点个“在看”
一
键
导
航
西青院区
南开院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