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伤科
2024年,骨伤科以党建引领为抓手,不断创新工作模式,在以青年骨干为管理主体的基础上,注重团队协作,完善各项制度,推动医疗、教学、科研工作全面发展。
在医疗工作中,科室不仅重视中医骨伤经典治疗理论与方法,还积极引入新治疗理念和治疗技术,在“优势病种,优势技术,优势治疗环节”上持续发力,全年出入院人次、门急诊就诊人次、三四级手术量等指标创历史新高,为患者做好服务的同时扩大了学科的影响力。在科研工作中,获批各级科研项目14项,发表SCI检索论文11篇,中文核心期刊17篇。在教学工作中,骨伤科教学团队荣获2024年院级优秀教学团队,带教与培养的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遍布全国,在各级医疗机构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2025年,骨伤科全体医护人员将继续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坚定的决心,做好在临床、教学、科研工作,为医院的高质量发展继续贡献力量。
国医堂
2024年,国医堂全体医护人员凝心聚力,团结协作,立足“一切以患者为中心”,取得了显著成绩。
优化服务流程,提升患者体验。创新“一对一管家式”服务模式,就诊、检查、取药通道全面提速,提供全流程综合医疗保障服务;将中医治未病服务融入日常诊疗,发放中医防病宣传资料;设立传统功法体验区,定期开展心肺复苏等急救培训,2024年度国医堂各项工作均较上一年度大幅提升。
发挥桥梁作用,实现医患沟通零距离。国医堂78位出诊专家代表了医院的最高学术水平,国医堂全体医护做好辅助医疗,设置“患者解答”,前移问题受理,搭建医患沟通桥梁,让专家将全部精力投入临床诊疗工作。
发挥协同能力,配合各项工作。顶配的专家团队、浓郁的中医药氛围,使国医堂成为了医院的靓丽风景线。2024年接待国内外各类来访参观2000余人次,国医堂成为展示医院医疗、教学、产业化成果的优质名片;配合教学处开展名中医传承教学,每天接待师承学员100余人次;配合门诊办公室开展多学科联合门诊(MDT),目前已有6个联合门诊、16个临床科室参与此项工作,年接诊量500余人次。
药学部
2024年,药学部秉持“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团结协作、锐意进取,在多项工作中取得了显著成绩。
在院内制剂开发生产中,积极开展研发和转化,扩展制剂目录,开发大健康产品,并收集人用经验数据,推动院内制剂转化。同时,积极保证制剂的临床供应,全年共恢复院内制剂品种94个。
在科室建设中,完成临方炮制加工室建设,提升中药煎药和临方加工服务质量;建立重点监控药品分级管理制度,降低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全年获各级科研课题4项;《临床药物治疗学》入选天津市一流本科课程;“津派毒性饮片特色炮制技艺”入选南开区非遗项目;多名药师在天津市“岗位练兵、技术比武”比赛中获得佳绩。
在患者服务中,优化调剂模式,改进包装形式,缩短患者候药时间;开展药学门诊和用药科普宣教,为患者提供专业的药学服务,保障公众的用药安全;全年共建立六种疾病的药学问诊流程和服务规范。
未来,药学部全体员工将不断创新服务模式和技术手段,凝心聚力,追求卓越,助力医院高质量发展。
门诊办公室
2024年,门诊办公室落实医院“十四五”发展规划、2024年工作要点及医院《改善就医感受 提升患者体验主题活动实施方案》要求,以问题为导向,以国家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为抓手,以患者就医感受为出发点和落脚点,2024年门诊服务人次创历史新高。
在落实《特色专病门诊管理办法》工作中,梳理专病—专药—专技诊疗方案,新增特色门诊3个,优化专病门诊至84个,次均门诊量19.54人次,同比增幅22.28%;达到15人次以上的专病门诊66个,同比增幅53.49%,占专病门诊数量的79.52%。
制定《关于加强非全日制门诊岗位医师出诊管理的规定》,三年以上主治医师“应出尽出”达到100%;持续监测上下午门诊量比例、科室次均门诊量,加强门诊医师周末出诊管理,诊室使用率最高达到83.82%;落实《门诊管理医疗质量控制指标(2024版)》,优化就诊流程,西青院区上线“回诊二次报到叫号系统”,缩短门诊患者平均等候时间;开设现场预约窗口,协助老年患者预约诊疗;门诊号源实时显示大屏投入使用,方便患者及时了解出诊医师信息及剩余号源数量。
2025 年,门诊办公室将持续深化管理,强化门诊内涵建设,从患者就医的各个环节入手,进一步提升患者就医体验,为医院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党委宣传处
2024年,党委宣传处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天津重要讲话精神,推动党的创新理论更加深入人心。
党委宣传处在院党委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医院中心工作,充分发挥宣传工作的引领作用,创新宣传方式,开创医院宣传新格局。全年及时、准确展现医院事业发展成就和全院职工努力拼搏,服务社会的先进事迹的新闻动态2000余条,30篇文章被学习强国、新华社等媒体转载,接受主流媒体采访报道近200人次,提升了医院的影响力。
2024年正值医院建院70周年,党委宣传处开展建院70周年专题宣传,发布建院70周年标识、历史回眸、奋进70年、我说科史、专家说院史等专栏文章、音频视频共计140余期;编写《七秩芳华岁月如歌》彩页册和《流金岁月70年》院史;拍摄制作《70年前的来信》宣传片,全面回顾总结医院70年发展历程。
突出医院文化内涵特色。制定《医院文化建设实施方案》,全面构建医院文化体系;建设院士成就展示馆,完善改造院史馆,云展馆同步上线;凝练“一附院精神”,强化全体职工的归属感和使命感,为医院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大的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撑;举办多场中医药文化活动,推广普及中医药文化。
2025年,党委宣传处将继续凝心聚力、追求卓越,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务实的作风、更加开阔的视野,不断开创宣传工作新局面,助力医院高质量发展。
请为天津中医一附院点个“赞”,再点个“在看”
一
键
导
航
西青院区
南开院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