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谈养生】天津市名中医王平谈节气养生——立春

健康   2025-02-03 16:30   天津  




万物起始,


一切更新。


立春的“立”有“见”之意,冬去春来,标志春天开始。二十四节气中立春居于首位,对于以农耕为主要生产方式的古人来说,立春长期以来被认为是“中华第一节”。周代至清末都把立春看作一岁之大典,其重要性甚至大于年。春秋时期,《礼记·月令》载:“立春之日,天子亲帅三公、九卿、诸侯、大夫,以迎春于东郊。”中国古代人民对于新的一年的美好期盼,在立春节气得以充分体现。


故事与习俗

立春作为二十四节气之首,不仅标志着春天的到来,也承载着丰富的民俗故事和文化内涵。以下是一些与立春有关的故事:





美丽传说





相传,在很久以前,立春这天,天宫中的仙女会下凡到人间,她们会化作美丽的花朵、鸟儿等,为大地带来生机与活力。人们为了感谢仙女的恩赐,便会在立春这天举行各种庆祝活动,如赏花、观鸟等,以此来迎接春天的到来。




鞭春牛





鞭春牛是立春时节的重要习俗之一。相传,在立春前一天,村里的长者会用泥土做成一头春牛,放在村口或祠堂前。到了立春这天,人们会用鞭子象征性地抽打春牛三下,寓意着鞭策农耕,祈求新的一年五谷丰登、风调雨顺。抽打春牛后,人们会将泥牛打碎,分土而回,撒在各自的农田里,以祈求丰收。




打春的由来





打春也是立春的一种习俗,旧时人们在立春岁始前一天用泥土做成春牛,立春日用红绿鞭抽打,因此该习俗活动称为“打春”。这一习俗源于古代农耕社会,人们通过打春来祈求新一年的丰收和吉祥。在民间,还有在立春日举行“鞭打春牛”仪式迎立春,以祈福五谷丰登。




农耕文化





立春作为农耕文化的重要节点,不仅与农业生产密切相关,还承载着人们对自然的敬畏和感恩之情。在古代,人们会在立春这天举行祭祀活动,祈求天地神灵保佑新的一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同时,立春也是农民们开始新一年农耕生活的起点,他们会根据立春的气候特点来安排农事活动。






中医与立春养生

《黄帝内经》作为中医学的经典著作,强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其中关于立春的内容主要体现在顺应四时变化、调养身心方面。以下是《黄帝内经》中与立春相关的核心思想:


1.四时养生与立春


《黄帝内经》提出“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认为人与自然界的变化息息相关。立春是春季的开始,阳气初生,万物复苏,人体也应顺应这一变化,调整生活方式。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提到:“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立春后,自然界阳气升发,人体也应顺应春气,注重养阳。

养生原则:早睡早起,适当运动,保持心情舒畅,以助阳气生发。


2.春季与肝脏的关系


《黄帝内经》将春季与肝脏相对应,认为春季是肝气旺盛的季节。

《素问·金匮真言论》指出:“东风生于春,病在肝。”春季风气盛行,容易影响肝脏功能。

调养建议:立春后应注意疏肝理气,避免情绪波动过大,饮食上可多吃辛温发散的食物,如葱、姜、韭菜等,以助肝气疏泄。


3.防病与调养


《黄帝内经》强调“治未病”,立春时节气候变化较大,容易引发疾病。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提到:“逆之则伤肝,夏为寒变,奉长者少。”如果春季不注意调养,肝气受损,可能会影响夏季的健康。

防病建议:立春后应注意保暖,避免受寒,同时加强锻炼,增强体质。


4.饮食调养


《黄帝内经》强调饮食应顺应四时变化。立春后,阳气初生,饮食应以清淡、辛甘为主。

《素问·脏气法时论》提到:“肝主春,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春季宜多吃甘味食物,如红枣、蜂蜜等,以滋养肝脏。

饮食原则:少吃酸味食物,以免收敛肝气;多吃辛温发散的食物,如香菜、豆芽等,以助阳气生发。


5.情志调养


《黄帝内经》认为情志与健康密切相关。春季肝气旺盛,情绪容易波动。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提到:“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春季应保持心情愉悦,避免生气或抑郁,以利于肝气疏泄。

调养建议:多参与户外活动,与自然接触,保持乐观心态。





立春后如何预防骨与关节疾病

立春是春季的开始,阳气初生,万物复苏,人体的新陈代谢也逐渐加快。在骨科养生方面,立春时节应特别注意保护关节、骨骼和肌肉,以适应季节变化,预防骨科疾病。以下是立春时节骨科养生的几点建议:


01

注意保暖,防寒防湿

立春后气温逐渐回升,但早晚温差较大,且春季湿气较重,容易诱发关节疼痛。建议:早晚注意保暖,尤其是关节部位(如膝盖、肩膀、腰部等),避免受寒受湿。方法:可以佩戴护膝、护腰等防护用具,或使用热敷、艾灸等方式驱寒。

02

适度运动,增强骨骼

春季是运动的好时节,适度的运动可以增强骨骼和肌肉的力量,改善血液循环。建议:选择低强度、舒缓的运动,如太极拳、八段锦、散步、瑜伽等,避免剧烈运动。注意:运动前充分热身,运动后适当拉伸,避免肌肉拉伤或关节损伤。

03

饮食调理,强健骨骼

立春时节,饮食应以清淡、营养为主,适当补充对骨骼有益的营养素。

补钙:多吃富含钙质的食物,如牛奶、豆制品、芝麻、海带等。

补充维生素D:适量晒太阳,促进维生素D的合成,帮助钙质吸收。

抗炎食物:多吃富含Omega-3脂肪酸的食物,如深海鱼、亚麻籽等,有助于减轻关节炎症。

04

避免久坐,保护腰椎

春季阳气生发,久坐容易导致气血运行不畅,引发腰椎问题。

建议:每隔1小时起身活动,做一些简单的伸展运动,缓解腰部压力。

方法:可以练习“小燕飞”或“五点支撑”等动作,增强腰背肌肉力量。

05

调节情绪,减轻关节压力

春季肝气旺盛,情绪波动较大,容易引发肌肉紧张和关节不适。

建议:保持心情舒畅,避免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

方法:可以通过冥想、深呼吸、听音乐等方式放松身心,减轻关节压力。


06

预防骨质疏松

春季是调理骨骼的好时机,尤其是中老年人应注意预防骨质疏松。

建议:定期检查骨密度,适当补充钙质和维生素D。

方法:多进行户外活动,晒太阳,促进钙质吸收。

07

中医调理,疏通经络

从中医角度看,立春时节应注重疏通经络,促进气血运行。

建议:可以通过按摩、艾灸、拔罐等方式,疏通经络,缓解关节疼痛。

常用穴位:足三里、阳陵泉、肾俞等穴位,有助于强健骨骼、缓解疲劳。





节气养生

立春时节骨科养生的关键在于保暖、适度运动、饮食调理和情绪调节。通过顺应自然规律,保护关节和骨骼,可以有效预防骨科疾病,增强体质。尤其是中老年人和有关节问题的人群,更应注重春季的骨科养生,为全年的健康打下良好基础。

部分图片来源网络  侵删

请为天津中医一附院点个“”,再点个“在看


编辑 | 袁雅楠
校对 | 郭宇
审核 | 东梅 苏玉珂

★ 往期精彩内容★

奋楫笃行 共臻新程——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25年新年贺词
回首征程 共筑辉煌!天津中医一附院2024年十大新闻,一键查收!
【重磅】全国首批!国家医学中心落户天津!
【建院70周年】守正创新 凝心聚力 砥砺奋进 继往开来——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举办新质生产力赋能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大会





西青院区

南开院区

天津中医一附院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始建于1954年,是全国百佳医院,全国百姓放心示范医院,全国针灸临床研究中心,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天津市中医医学中心。本订阅号发布医院党建动态、医疗新闻、公益活动、健康科普,致力于提高百姓健康素养。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