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平心态,用坚定代替焦虑,成功上岸985|厦门大学考研经验贴

文摘   教育   2025-01-20 12:08   福建  



本文作者

觅游学员J13063 小翁


初试那两天,我总是坐在考场里望着窗外缓解自己紧张的情绪。原本我还抱怨着考场在六楼实在是麻烦,但望向窗外开阔的天空,我的心很快就平静下来,也开始庆幸在最顶层考试。


这样不断排解自己的负面情绪可以说是我这一年来的“主旋律”。备考这一年,我没有给自己太大的压力,身边的朋友也经常夸我“心态很好”。所以这篇经验贴不仅包括我的学习方法,也希望能为调节考研er心态提供一些帮助。





 1.前期准备 

我认为前期收集、整理好所需资料可以为后续的学习省下许多时间,其中参考书目肯定是未来学习的核心啦。


许多机构都有总结各大院校的参考书目,但网络信息参差不齐,我们要做的是将多份资讯相互补充,避免出现小众参考书目遗漏的情况!例如,厦大近年已经不公布参考书目,网络上广为流传的书单已经太旧了,往往会遗漏《品牌学概论》这本书。


我在阅读课本时会根据章节制作思维导图,一方面可以加深记忆,另一方面可以帮助我快速地复习。前期整理思维导图不用给自己设置太多限制,按照自己习惯的方式记,因为这份笔记会一直陪伴你到考前,肯定会不断地完善。



此外,学习资料是围绕参考书目做补充,换句话说就是,参考书目仍然是最重要的。很多小伙伴可能会因为报了班就不认真读课本,但没有意识到学习资料往往是二次加工课本的产物,有时不能完全地传达课本中的所有意义,甚至会误读,所以我们必须认真学习完课本再利用学习资料做补充!


备考前期我没有收集太多补充的资料,加上前期我的学习时间很短(一天大概4小时),课本就已经够我学的了。现在看来这的确是一个明确的选择,前期如果被繁杂的课外资料影响,反而会让人信息过载、轻视课本知识,牢固的基础就难以形成。备考后期我偶尔会浏览一些《新闻学研究》中的论文,这份期刊的论文质量高、篇幅比较大,有的时候读起来既可以拓展视野,又可以解解闷。


除了课外补充资料,我还根据侧影学长说的整理了目标院校近五年的真题。这时候虽然我对知识不是很了解,许多真题的分类都归错了,但这都不重要,只要大体上完成,之后还会反复修改完善的!我直到十二月份还会时不时查阅这份表格,不仅可以让熟悉院校考察风格,还能够定期检查自己目前对知识掌握程度如何,看着陌生的概念在自己脑海中愈发清晰,能获得不小的成就感~



以上就是我的所有前期准备。总而言之,资料不是越多越好,要以参考书目为核心尽可能地精简我们所需的资料,明确好学习方向,可以更好地安排学习计划。


 2.学习计划 


我会提前1周左右规划下周大致要完成哪些任务,形成一份表格,然后根据个人能力稍稍提高任务量,这样完成不了也没关系。每周日都是我空出的休息日,这一天绝对不学习~(每次把表格做得五颜六色的我都觉的很解压)



在4-6月份,我的每日学习时间在4-6小时,主要任务就是把最重要的参考书目阅读完,包括《传播学教程》、《新闻学概论》、《范式与流派》、《网络传播概论》,这期间还穿插着粗略地阅读了几本拓展书,分别是《娱乐至死》、《真相》、《新闻的十大基本原则》、《做新闻》。不要被这么多书吓到,实际上手会发现读的非常快,我的任务就是边读边整理出思维导图,整个过程并不会很痛苦。


在5月份中下旬,我开始跟着觅游开始背诵《红宝书》。这么早开始背诵不要指望自己能记住多少知识,只是提前熟悉一些概念的释义,在后期学习时就能够加深印象。在背诵红宝书时我利用了小程序“艾宾浩斯记忆助手”,每天输入当日背诵的内容,系统会根据遗忘曲线安排每天的复习计划。当然,后期要每日任务越来越多,完成不了也不要挫败,能背完的都是背书圣体。



在7月份,我的学习时间开始冲刺7-8小时,这个月的主要目标就是对基础知识进行收尾。在这个月我开始了政治的学习,并且在4-6月同样的计划上增加了学习时间。例如,原本一天只学1-2门专业课,调整为一天学习2-3门专业课。这样的调整可以作为之后暑期学习的过渡。


在8-11月份,学习时间已经稳定在8小时了,这时候的主要目标就是反复地进行n轮复习,在复习中补充新知识。


7-8月的暑期课程在基础知识上有了很多拓展,这时电子子思维导图的优势就发挥出来了,因为我们需要根据知识体系而非课本目录重新调整导图结构,思维导图只要一拖一拉就可以重组。此外,这时候要开始广告、新闻史、研究方法等小科目的学习了,同样是从课本开始学习,不过不需要像新闻学传播学那样精读。小科目学不完也无需太焦虑,因为它们的知识比较零碎,直到10月底我都还在和品牌学和广告心理学作斗争。


8-10月,我根据暑期讲义和整理的思维导图反复地复习,具体方法就是一天复习一块内容,一天默写思维导图+复习下一部分内容,不断循环。直到考前我已经可以快速默出整本书的框架。





9月,我跟着觅游开始了题海打卡,以及论述题的练习,几乎每次都有交作业。但是这时候我思考框架还是龟速,偶尔会向自己抱怨怎么写这么慢!所以小伙伴们大可不必焦虑,我直到11月份开始才锻炼做题速度,前期最重要的是学会熟练调动知识。(*^▽^*)


10月,我猛然发现厦大对于广告和品牌的考察不少,而且案例在广告学中非常重要(怎么这么晚才发现啊!!!,立刻买了《品牌学概论》、《广告心理学》的书,硬着头皮开始了力挽狂澜之路。除了其它科目的复习外,我每天抽出时间学习广告和品牌,同时制作了一份表格,整理出重要的名词解释+案例,表格内容大致如下。这份表格虽然花了不少功夫,但是也帮助了我快速学习+复习了广告学知识。建议小伙伴们较早开始准备,不要像我到后期才抱佛脚。



11-12月,冲刺阶段我的学习时间反而没有以前那么多了,因为这时候大家都会感到疲惫,所以这个阶段主要任务就是针对弱项进行加强。我个人的弱项就是名词解释还不熟练以及做论述题太慢。所以针对此,我给自己安排了两个任务:

1)利用目录扫盲。对着红宝书+自己整理的广告学名解目录一个个背出来,背不出来的就记在本子上统一复习,第二天继续背,循环往复;


2)每天都掐表做一道论述题+几个名解,自己做简单批改。这个过程中,相对于基础知识和拓展知识糅杂在了一起进行统一的复习,而且也锻炼了自己的手速。



 3.执行方法 


第一,如何克服拖延症。虽然我是80%的J人,但是我有很严重的拖延症,所以这是我学习过程中最大的障碍,意味着我每天必须想办法逼自己去图书馆、自习室学习。所以我的秘诀就是:


1)简化每天的出门流程。比如:提前一天收拾好书包,准备好需要的学习用品;不要太在意穿着,踩个拖鞋就出门等等。


2)根据自己的能力制定计划,不断完成计划。做计划的时候量力而行,或是给自己留出缓冲的时间,否则计划没有存在的意义还会打击自信心。只要完成计划获得了成就感,之后就不容易摆烂。


第二,如何处理笔记。我的建议是“拒绝无效工作”。在备考前期我就给自己定下了规矩——不做自己不会再看的笔记。例如思维导图、真题表格、名词解释表格等等,都是我直到考前都会反复阅读的笔记。这不仅能加深记忆,还能省出大把时间!





 1.英语 
我的英语基础中等(四级560/六级480),属于一直吃老本偶尔才能考高分的水平,所以我的目标就是拔高。最终经过我不懈地努力,英语一考了83分,虽然看网上好多大神考了90+,不过我已经很满意了。


8月份之前,我每天的工作是背单词、背词组、读外刊或长难句。


单词第一轮记常用释义和用法,第二轮记其它释义和用法,第三轮背僻意。第一轮可以用“不背单词”,这个软件的机制对记忆新单词很有帮助,一个单词至少要背3遍才能pass。第二轮我用了“扇贝单词”,用积分兑换了“柯林斯词典”,每个单词都会显示它的所有释义+用法,非常好用!第三轮我利用了“扇贝单词”中的“熟词僻义”这本单词书,归纳了大部分常见的僻意。


词组的n轮我都使用了“不背单词”的考研词组书,像背单词一样被词组效率很高。


外刊和长难句主要来源于:


1)公众号“考研英语外刊阅读”。遇到比较难的阅读我会逐句翻译,可以顺便学习语法。

2)扇贝阅读。这个软件非常好用,可以把阅读中遇到的单词加入生词本,每天像背单词一样复习,还能自动生成笔记~不过里面的阅读偏简单,可以选择“托福雅思”水平的文章阅读。

3)何凯文考研英语。适合语法不好的同学学习长难句,每日一句的解析和生词都很有帮助。

4)颉斌斌66句长难句。斌斌老师这66句长难句除了对语法有帮助,对后续的翻译和阅读都有帮助,强烈推荐!基础好的同学可以跳过简单的部分。


8月份之后就是反复刷真题,秉承着精简的原则,我除了真题没有做任何其它练习。


关于利用真题,我参考了一位小红书博主“抱着竹子的panda”的方法,做了几张统计表,来记录错题情况和答题方法,便于我了解自己的情况。后续二刷、三刷甚至四刷时,我都优先选择错题数量多的卷子,可以让自己在反复练习中知道错题的原因。





在反复刷题中我发现我阅读错最多的总是关于欧美政体,所以我就在B站看了Bob老师对于欧美政体的科普,对我来说有一点帮助。


考前几天我又看了一遍颉斌斌老师的阅读逻辑课,算是临时抱佛脚了。不过上考场后发现他的方法很适合用于检查错题,最后成功错改对了两道阅读题,超级激动!(这个方法只是保底,阅读高分仍然要求充分的词汇量,切忌本末倒置哦!)


 2.政治 

我的政治学习可以说没有任何参考价值,从始至终都有种赶鸭子上架的感觉,最后政治分数喜提全复试名单最低分(╥ ╥)……因为整个10月份为了补广告学和品牌学搁置了政治,所以很长一段时间没有刷题。希望小伙伴们把我作为前车之鉴,在前期就做好规划。




最后,这是我认为最值得分享的经验——如何保持良好的心态。


我认为有几个重要tips:

第一,高效学习。这里的“高效”不是我鞭策大家的说辞,而是想表达“高效地学习能够省出大把的时间出去玩”。


第二,偶尔出去疯玩。很少有人能持续不断地保持高涨的学习热情,低落的情绪会让学习更低效,低效的学习会让情绪更低落,形成死循环。打破这个死循环的方式简单粗暴,就是出去玩!4月到10月的每周日都是我绝对不学习的日子,期间还去了南京、连云港、北京旅游,暑假也回家休息了一周。这些日子是我备考期间不可缺少的时光,每当压力快要超过容忍阈值时,它们都会帮我把压力降回零点。而且,我经常旅游到最后一天心里就会迫于计划特别渴望学习,每次回到学校后学习效率又提升。


第三,想方设法给自己反馈。许多人到备考后期会感到迷茫,我也不例外,所以我一直变着法子给自己目前的学习情况做反馈。例如,有时背书背了很久也不知道知识有没有入脑,那我就会给自己安排一场测验,在限时的压力下很多背诵记忆都会涌现,结果一般都会超过自己的预期。如果结果不尽如人意,那就把它化为动力疯狂地学习掩盖压力!


第四,着眼收获。备考期间,大家会因为海量地资料感到害怕,感觉永远学不完。但这时候最重要的是“着眼收获”,看自己学会了多少,而不是担忧“怎么还有那么多没学”。这样的正向心态可以帮助自己盘活现有的知识,以扎实的基础面对进阶的知识。


最后,我希望小伙伴们不要在看了许多经验贴后过度焦虑,心想“ta这么努力,我恐怕没能力做到”。但是只要认真看完我的计划表,大家就会发现我其实很多任务没有完成,专业课不是没门都认真复习了,英语真题不是每份都n刷,我备考过程远没有经验帖里展现得那么完美。


现在看起来遥不可及的能力,自然会水到渠成。不必以现有的能力担忧未来的事情,因为你会一直进步。


祝大家都能放平心态,用坚定代替焦虑。


作者 | 觅游学员J13063
编审 | 铃子

排版 | 红红











我知道,你“在看”



觅游新传考研
新传考研权威公众号,专注于新闻传播学考研。 深耕新传考研辅导8年,硕博团队500余人,每年辅导学员上万人。 遇见觅游·遇见幸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