觅游学员J13063 小翁
初试那两天,我总是坐在考场里望着窗外缓解自己紧张的情绪。原本我还抱怨着考场在六楼实在是麻烦,但望向窗外开阔的天空,我的心很快就平静下来,也开始庆幸在最顶层考试。
这样不断排解自己的负面情绪可以说是我这一年来的“主旋律”。备考这一年,我没有给自己太大的压力,身边的朋友也经常夸我“心态很好”。所以这篇经验贴不仅包括我的学习方法,也希望能为调节考研er心态提供一些帮助。
我认为前期收集、整理好所需资料可以为后续的学习省下许多时间,其中参考书目肯定是未来学习的核心啦。
许多机构都有总结各大院校的参考书目,但网络信息参差不齐,我们要做的是将多份资讯相互补充,避免出现小众参考书目遗漏的情况!例如,厦大近年已经不公布参考书目,网络上广为流传的书单已经太旧了,往往会遗漏《品牌学概论》这本书。
我在阅读课本时会根据章节制作思维导图,一方面可以加深记忆,另一方面可以帮助我快速地复习。前期整理思维导图不用给自己设置太多限制,按照自己习惯的方式记,因为这份笔记会一直陪伴你到考前,肯定会不断地完善。
此外,学习资料是围绕参考书目做补充,换句话说就是,参考书目仍然是最重要的。很多小伙伴可能会因为报了班就不认真读课本,但没有意识到学习资料往往是二次加工课本的产物,有时不能完全地传达课本中的所有意义,甚至会误读,所以我们必须认真学习完课本再利用学习资料做补充!
备考前期我没有收集太多补充的资料,加上前期我的学习时间很短(一天大概4小时),课本就已经够我学的了。现在看来这的确是一个明确的选择,前期如果被繁杂的课外资料影响,反而会让人信息过载、轻视课本知识,牢固的基础就难以形成。备考后期我偶尔会浏览一些《新闻学研究》中的论文,这份期刊的论文质量高、篇幅比较大,有的时候读起来既可以拓展视野,又可以解解闷。
除了课外补充资料,我还根据侧影学长说的整理了目标院校近五年的真题。这时候虽然我对知识不是很了解,许多真题的分类都归错了,但这都不重要,只要大体上完成,之后还会反复修改完善的!我直到十二月份还会时不时查阅这份表格,不仅可以让熟悉院校考察风格,还能够定期检查自己目前对知识掌握程度如何,看着陌生的概念在自己脑海中愈发清晰,能获得不小的成就感~
以上就是我的所有前期准备。总而言之,资料不是越多越好,要以参考书目为核心尽可能地精简我们所需的资料,明确好学习方向,可以更好地安排学习计划。
2.学习计划
我会提前1周左右规划下周大致要完成哪些任务,形成一份表格,然后根据个人能力稍稍提高任务量,这样完成不了也没关系。每周日都是我空出的休息日,这一天绝对不学习~(每次把表格做得五颜六色的我都觉的很解压)。
在4-6月份,我的每日学习时间在4-6小时,主要任务就是把最重要的参考书目阅读完,包括《传播学教程》、《新闻学概论》、《范式与流派》、《网络传播概论》,这期间还穿插着粗略地阅读了几本拓展书,分别是《娱乐至死》、《真相》、《新闻的十大基本原则》、《做新闻》。不要被这么多书吓到,实际上手会发现读的非常快,我的任务就是边读边整理出思维导图,整个过程并不会很痛苦。
在5月份中下旬,我开始跟着觅游开始背诵《红宝书》。这么早开始背诵不要指望自己能记住多少知识,只是提前熟悉一些概念的释义,在后期学习时就能够加深印象。在背诵红宝书时我利用了小程序“艾宾浩斯记忆助手”,每天输入当日背诵的内容,系统会根据遗忘曲线安排每天的复习计划。当然,后期要每日任务越来越多,完成不了也不要挫败,能背完的都是背书圣体。
在7月份,我的学习时间开始冲刺7-8小时,这个月的主要目标就是对基础知识进行收尾。在这个月我开始了政治的学习,并且在4-6月同样的计划上增加了学习时间。例如,原本一天只学1-2门专业课,调整为一天学习2-3门专业课。这样的调整可以作为之后暑期学习的过渡。
在8-11月份,学习时间已经稳定在8小时了,这时候的主要目标就是反复地进行n轮复习,在复习中补充新知识。
7-8月的暑期课程在基础知识上有了很多拓展,这时电子子思维导图的优势就发挥出来了,因为我们需要根据知识体系而非课本目录重新调整导图结构,思维导图只要一拖一拉就可以重组。此外,这时候要开始广告、新闻史、研究方法等小科目的学习了,同样是从课本开始学习,不过不需要像新闻学传播学那样精读。小科目学不完也无需太焦虑,因为它们的知识比较零碎,直到10月底我都还在和品牌学和广告心理学作斗争。
8-10月,我根据暑期讲义和整理的思维导图反复地复习,具体方法就是一天复习一块内容,一天默写思维导图+复习下一部分内容,不断循环。直到考前我已经可以快速默出整本书的框架。
10月,我猛然发现厦大对于广告和品牌的考察不少,而且案例在广告学中非常重要(怎么这么晚才发现啊!!!),立刻买了《品牌学概论》、《广告心理学》的书,硬着头皮开始了力挽狂澜之路。除了其它科目的复习外,我每天抽出时间学习广告和品牌,同时制作了一份表格,整理出重要的名词解释+案例,表格内容大致如下。这份表格虽然花了不少功夫,但是也帮助了我快速学习+复习了广告学知识。建议小伙伴们较早开始准备,不要像我到后期才抱佛脚。
外刊和长难句主要来源于:
1)公众号“考研英语外刊阅读”。遇到比较难的阅读我会逐句翻译,可以顺便学习语法。
2)扇贝阅读。这个软件非常好用,可以把阅读中遇到的单词加入生词本,每天像背单词一样复习,还能自动生成笔记~不过里面的阅读偏简单,可以选择“托福雅思”水平的文章阅读。
3)何凯文考研英语。适合语法不好的同学学习长难句,每日一句的解析和生词都很有帮助。
4)颉斌斌66句长难句。斌斌老师这66句长难句除了对语法有帮助,对后续的翻译和阅读都有帮助,强烈推荐!基础好的同学可以跳过简单的部分。
8月份之后就是反复刷真题,秉承着精简的原则,我除了真题没有做任何其它练习。
关于利用真题,我参考了一位小红书博主“抱着竹子的panda”的方法,做了几张统计表,来记录错题情况和答题方法,便于我了解自己的情况。后续二刷、三刷甚至四刷时,我都优先选择错题数量多的卷子,可以让自己在反复练习中知道错题的原因。
在反复刷题中我发现我阅读错最多的总是关于欧美政体,所以我就在B站看了Bob老师对于欧美政体的科普,对我来说有一点帮助。
2.政治
排版 | 红红
我知道,你“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