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期间,萌新小白做好这五件事,明年上岸的就是你!

文摘   教育   2025-01-21 11:01   福建  




搜索考研群,萌新小白们经常问到的问题就是:我是考研小白,有没有学长姐支招?笔记卖不卖?谁能带带我?

询问学长姐们的经验固然是备考前的一项常规操作,但是大家不能把所有的希望寄予在别人的身上,这是一场关于自身的考试,别人的经验和方法只是辅佐你前行的一个工具,关键还在于你具体做了什么。

因此在假期这段时间,尽管萌新小白们还没有进入备考的正轨,仍然可以充分利用这段时间做一些最基础或者是铺垫的工作,能够帮助大家在后续的备考中更加顺畅,何乐而不为呢?咱们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1

善用经验贴:收集信息,有备而来


为什么大家在看学长姐们的经验贴时还是一头雾水,不知所云,原因就在于大家什么都没提前准备,只寄希望于经验贴能给我所有信息,势必多费工夫结果一场空。

那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自己先去搜集相关的信息,有了信息基础之后再去看学长姐们经验贴提到的关键信息,这样就会有一个呼应,你认可的地方就保留,你有疑惑的地方可以去有针对性的问学长姐建议,你觉得不适合自己的那就可以舍弃。

首先就是去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官网和目标院校的官网去了解关于考研的所有基本信息,比如国家线、报录比、考纲、参考书本、真题(包括但不局限于这些,如果想了解院校的具体情况还可以再去找相关信息)

有了这个基础之后去看学长姐们的经验贴,其中可能会提到一些很细节的东西,比如说学校命题的侧重点,导师的研究方向等等,这些东西就可以去补充到你的资料库里。

然后比较大块头的东西就是学长姐们自己对备考的一个规划和学习方法,那前提是你要了解自己属于哪种类型的学生,自己平时的一个学习习惯是什么样的,以自己原有的基础为起点再去看可以借鉴的部分来调整自己的计划,而不是完全不考虑一味的照搬照抄别人的经验和方法。

这些准备工作都已经做好了,你就已经知道自己还差那些东西没有弄清楚,比如新闻史怎么去背、案例如何积累更有针对性的问题,再去请教学长姐们,这样整个下来你对考研的相关信息、备考的基本策略都是很懂了,也就迈过备考的这一门槛。

2

做好备考计划:游刃有余,按部就班


虽然大家现在还没有正式进入备考的状态,但是要做到心中有数,对接下来一年的备考有一个全备的时间节点规划,知道每个阶段该干什么,知识点掌握的程度如何才能够有条理的继续走下去。

否则没有提前做好这个打算,中间很可能会被自己学校的任务、秋招、人际关系等方面影响。

一般来说,备考规划分为四个阶段:

❶ 基础期
 巩固期
 练习期
 冲刺期

每个人的入场时间不同,所以按照自己的情况合理的规划四个阶段的时间节点。

总的来说,基础期中最重要的是专业课的读书和做笔记,至少都过一遍。英语重点背单词和做长难句,到基础期快结束了的时候开始做真题。

巩固期专业课要有框架意识,能够对知识点形成学科的脉络以及对专题板块进行梳理和案例库的积累。

英语在这个阶段依旧是继续做真题,背熟阅读里面不认识的单词,搞懂每个长难句,阅读的每个错误选项都能找出错误点。

政治在这个阶段开始启动,基本的步骤就是看一课做一课的练习,基础知识点开始往脑子里记。

练习期中专业课要动笔开始答题,以目标院校的真题为主,明确每类题型的答题要点。英语开始积累大作文和小作文的写作语料,不断的打磨自己的模板。政治在这个时间点已经过完一遍,开始刷题,错题反复刷。

冲刺阶段继续保持做题的手感,政治大题开始狂背,专业课继续背诵以及继续保持答题的手感,最后一定要有全套的模拟练习来再次巩固,做到游刃有余,考场不慌。

3

打牢单词关:积少成多,阅读不慌


不论是英语一还是英语二大家的分差其实都不太大,那如果你掉链子了英语就给你拖后腿了。

英语是得阅读者的天下,那阅读最关键的是什么,那就是单词和长难句,有了单词和长难句的基础,再加上一点做题的技巧,70分问题不大。

因此在假期的这段时间大家可以先来背背单词,先积累点单词的量,省得到时候再去背花费更多的时间,这段时间大家也没有太多的学习压力,背起来也是比较轻松容易的。

没有有过四六级的小伙伴更是要抓住这个一箭双雕的机会,虽然说四六级和考研英语存在不同,但毕竟考研英语的难度系数更高。

你提前去背单词,提早的进入考研英语的备考状态,把自己放置到一个更高的难度系数上,等到六月份再去考四六级的时候肯定会觉得轻松一些,由难入易说不定下次就过了。

学有余力的伙伴也可以在这个阶段去看看长难句的拆分方式,提前了解总是稳赚不亏的,在别人还为不认识的单词犯愁的时候,你已经分解析长难句了,心里有底气的感觉也会帮助大家有正向的心态和情绪。

4

泛读新传基础书目:大致了解,心中有数


如果说伙伴们现在还没有确定好目标院校,不明确院校的考试范围也不要紧,也可以提早的为专业课做准备。

因为有基本最基础的教材是大部分院校有涉及的,比如《传播学教程》《新闻理论十讲》《网络传播概论》,如果本科就是学新传的那么入门就更容易一些,因为都学过一遍了,就属于再重新复习了一遍。

如果是跨专业的也没关系,因为这几本书都属于很基础的知识,读起来不是很晦涩。

所以在这段时间大家可以从这些新传的基础书目入手,通读一遍,大致了解新传学的到底是什么,对整体有一个架构。

然后对于其中的具体知识,提到5W、镜中我、第三人效果、沉默的螺旋知道最基本的含义,对专业术语有学科的敏感度,这样等到进入真正的备考期时就会很从容的应对了。

每天大概读个2—3章,不用太细究其中的细节,知道大致讲了什么,理顺一下就可以了。

或者是读一些简单的新传专业经典著作,比如《娱乐至死》《乌合之众》《社交媒体简史》……这些书有情节,读起来也会更有趣一些,也能够领会到新传专业的魅力所在。

5

关注热点时评:培养思维,活络视野


梳理考研历年真题我们发现,大部分题目都不只是书本上的内容,而是涉及到学界和业界的前沿热点,这也就意味着我们单单抱着几本参考书啃是远远不够用的,我们现在就要意识到这一点,并逐步的培养自己的新传思维。

因此大家要把平时刷抖音的时间换成看热点。

首先是学界和业界的前沿热点,我们要能够了解互联网、出版、影视娱乐、社交媒体等多个领域的前沿热点,看从学界和业界的角度都在研究什么,比如公众号“全媒派”“刺猬公社”“虎嗅”“新闻记者”“现代传播”“国际新闻界”。

其次是对于热点事件的分析也是考试中经常出现的,比如说郑爽代孕、人人影视侵权……这些热点事件从新传的角度来看涉及到哪些理论,我们应该如何去分析?

一般新传考研公众号都会有涉及到这些热点事件的解读,大家可以选择两三个公号去长期跟着看,慢慢的就会掌握热点分析的方法,之后遇到新的事件也可以自己尝试去分析。

提到了热点事件,考试中还有一个大块头的部分就是时评写作,从一个热点事件出发你能不能提出有见地的角度进行评论,能不能一针见血的指出问题所在。时评写作现在不着急去练,现在可以培养自己多看的习惯。

比如说公众号“吐槽青年:曹林的时政观察”“新京报评论”“人民日报评论”“南方周末”。在多看的过程中逐渐的就会摸索出时评写作的框架、语言表述的趋向、论证的过程等方面,自己对时评写作有了敏感度之后再去动笔练入门就会快一点。

6

结语


凡事我们赶早不赶晚,成功都是留给有准备的人,提早做计划,提早有准备,从一开始就有条理有逻辑,基础打得好,其他的自然也就顺利。

虽然说快要过年了,但是年味一年比一年少,也没有以往那样盼着过年,所以大家的时间是很充裕的,那就好好把握住,趁着别人都在散漫的时候给自己设定点任务,慢慢积累,创造新开始!


最后,如果你还是对备考一头雾水,欢迎来咨询觅游学姐,我们一定倾囊相助,给你提供择校资讯和备考工具,还有公益读书会带你入门新传。还没添加的小伙伴,可以速速扫码哦~

作者 | 胖嘉
编审 | 小刺

排版 | 红红











我知道,你“在看”



觅游新传考研
新传考研权威公众号,专注于新闻传播学考研。 深耕新传考研辅导8年,硕博团队500余人,每年辅导学员上万人。 遇见觅游·遇见幸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