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分享孙婉容先生讲孙氏太极拳的防身、健身、修身养性。
我是孙氏太极拳孙婉容(爷爷孙禄堂,他开创的拳),这个拳的名字原本并不叫孙氏太极拳,叫“太极拳学”。他为什么这样叫呢?正是因为他要走进“学”的这行业,也正是说明我们练拳不能只是把式,不能只是练架势,而最需要的要有一个文化,要有一个能够读懂书的一个基础。
爷爷这个拳术来的晚,但是他能集其大成创新力说,创立了孙氏太极拳。那为什么现在叫孙氏太极拳呢?正是因为前面已经有了陈、杨、武、吴式,国家相关部门方面认为这样能把每种太极拳说清楚呢,那么就你们就叫孙氏太极拳。所以我们就姑姑的时候(姑姑孙剑云)她就欣然接受了这个意见,我们也就延续下来,接受这样一个称呼:孙氏太极拳。
最初爷爷取名“太极拳学”这个名字的时候,是因为他觉得武文化不能没有文,所以他再把它提升一下,提到什么程度呢?要在文学领域里相比较的时候,它和文学的价值是相等的。有着一定的文化的基础文化的层面,所以他就把这个定名为“太极拳学”。《形意拳学》、《太极拳学》、《八卦拳学》、《拳意述真》、《八卦剑学》这就是他的五本著作 。
现在主要介绍一下孙氏太极拳。
第一个问题,孙氏太极拳说起来挺有意思,它很简单,爷爷把这个难的动作、把容易伤到自己的动作、腾空的动作以及持久平衡的动作都取消了。这样的话练起来就比较容易,也正是这样的一个结果,孙氏太极拳适合于老弱妇孺、不分肤色、不分年龄,都可以来学。拳的特点是三拳合一:开合承接,进跟退撤,即进步必跟、退步必撤,这正是形意八卦,三拳合一的主要的内容。
孙氏太极拳有它的性能,但并不缺采取它的形式,它的形式仍然以太极拳的形式,圆里头求生活的这样的一个动作。所以孙氏太极拳呢,不要求你蹲得特别低,你可以站高一点,如果有腿疾、不舒服,你仍然可以再站高点,用意念来控制你这个腿,用意念想到你的腿是怎么样的。所以这样的话呢,就适合所有的人都可以来练。他的诠释“简”,最后他就简到什么程度,那也是极致了,也就是再简就没有了,所以简约之事可以通至道啊,这个至高之道、至圣之道都可以,浅的语言可以通治身治理,爷爷很坚持一个问题:拳跟理是不能分的,必须得有理论。就是你必须要有文化,所以他在招学生的时候,提出来这么一个条件,你得有一定的学识。因为练拳你需要拿出自己的刻苦精神去习练,再加理论的指导、老师的提示等等……这些问题得几个条件合在一起。但是都合在一起的时候,你没有一点天赋,你也没有刻苦精神,那就永远拿不到内劲,拿不到功夫。
所以呢,还是之前提到的,练习太极拳的三个目的就是:防身、健身、修心养性。
内容来自孙婉容先生网络视频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