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段锦】每个动作都是一剂良药,你做对了吗

体娱   2025-01-31 08:00   山东  

八段锦作为我国传统养生功法,有着深厚的历史底蕴与显著的健身功效,深受大众喜爱并广泛传承。其通过一系列特定的动作组合,对人体的气血运行、脏腑功能调节以及筋骨舒展等方面均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在实际的习练过程中,八段锦每个动作都有着严格的规范和要点要求。这些动作并非随意而为,而是依据传统中医理论精心编排,旨在精准地作用于人体不同部位,以实现养生保健的目的。但在日常练习里,不少人虽然知晓八段锦之名,也时常练习,却忽视了动作的规范性,导致难以达到理想的锻炼效果。接下来,我们将深入剖析八段锦各动作的正确做法,探究如何准确把握其关键要点,让习练真正发挥出应有的健康价值。


八段锦的八式

预备势

预备势是以松静自然的态势,将机体调整到相对平衡的状态。虚灵顶劲,百会上领,引导头部摆正,并有虚领向上之意,有利于督脉的畅通,从而行气上升以养脑营神。

01
两手托天理三焦

直立,双脚与肩同宽,双臂徐徐至顶,双手十指交叉,翻掌,做举托姿势,同时头后仰,两脚跟上提片刻后缓慢落下。

特点:“两手托天”是向上提拉胸腹、拔伸腰背,使系挂于脊柱和三焦上的五脏六腑被提拉向上,三焦通畅,祛除寒湿浊气,同时夹脊的动作也挤压到了颈后肩井穴和后背的膏肓穴,整条督脉有温热之感,阳气被激发提升。

02
左右开弓似射雕

双腿分开成马步,双拳平放于胸前,左右两手替呈拉弓射箭姿势。

特点:左右开弓不仅能宣开整个僵硬的肩背,动作拉到最远的时候食指指尖会微微发麻,这里是手阳明大肠经的起穴商阳穴,也抻拉了循行于肩颈和整条手臂的大肠经,对便秘患者尤为有利。

03
调理脾胃须单举

直立,双手平屈胸前,掌心向上,然后右掌心下按,左掌心上托,吸气,复原后转为右掌心上托,左掌心下按,如此反复。


特点:两臂一松一紧的上下对拉,牵拉按摩脾胃,有利于消化吸收,同时也抻拉了两胁肝胆,宣发肝气,调节情志。
04
五劳七伤往后瞧

双手叉腰,缓慢向左转头,眼看后方,再缓慢向右转头,如此反复。

特点:舒缓情志,调节气血,改善头颈部的血液循环。

05
摇头摆尾去心火

呈马步姿势,头及上体前俯后,向右侧做弧形摆动,臀部左摆,然后反向操作。

特点:“心火”为虚火上炎,烦躁不安的症状,此动作逍遥自在,并延长呼气时间,消除交感神经的兴奋,以去“心火”。同时对腰颈关节、韧带和肌肉等亦起到一定的作用。

06
双手攀足固肾腰

两腿挺膝站立,两臂向前向上举起,掌心向前,目视前方。两臂屈肘,两掌心向下,按至胸前,两掌反穿至背后,沿着脊背向下摩运至臀部,同时上体前屈,两掌沿腿至脚面,两膝挺直,目视前下方。

特点:双手按摩腰背下肢后方时可稍微用力,按摩全身第一大阳经膀胱经,调动一身阳气,向上挺身时需以臂带身一节节起来,充分抻拉到前后任督两脉,使阴阳都得到滋养,这一段动作,既有前俯,又有后仰,可充分伸展腰背肌肉,同时两臂也尽量向下伸展,对增强腰部及下腹有良好作用

07
攒拳怒目增气力

呈马步姿势,双目圆睁,双手用力握拳,左右拳交替缓慢向前击出。

特点:趾抓地,握固冲拳,怒目圆睁的方法,能使肝气畅达,末梢气血周流。

08
背后七颠百病消

取立正姿势,双足跟逐渐抬起,头用力上顶,然后足跟缓慢落下。

特点:脚跟起落,提肛收腹,六腑气机处于紧张状态,下落时震动脊柱和督脉,引气归元,重新梳理身体气机,周身平和。

收势
收势的“收”包含着两层意思。其一是“收尾”、“收场”的意思;其二是收藏的意思。古人论曰:“放之则弥六合,退之则收藏于密”。练功时“气”要放得出去,又能收得回来,把它密藏在丹田,逐渐恢复到练功前安静的状态。
八段锦注意事项

练习健身气功八段锦时一般采用腹式呼吸,同时配合提肛呼吸。具体操作是吸气时提肛、收腹、膈肌上升;呼气时膈肌下降、松腹、松肛。呼吸吐纳要与动作导引相互配合,起吸落呼,开吸合呼,蓄吸发呼,在每一段主体动作的松紧与动静变化的交替处,可适当屏气。

孙氏太极拳
弘扬传统文化 生活正能量 \x0d\x0a学习和练习孙氏太极拳!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