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隆安|梁朝将(壮族):铁路桥下的音乐夜市(散文)

百科   2024-11-08 12:47   广西  

铁路桥下的音乐夜市


广西隆安|梁朝将(壮族)


那年冬季有事去县里,在县城近郊的那城速8酒店里住宿。临近午夜,正想宽衣解带钻进被窝里睡觉时,一阵卡拉OK歌声从远处飘来。那地方是一个火车站,人们都叫它东站,离那城这里有几公里路程。虽然相距有点远,然而,在相对宁静的夜空中,从现代化音响设备里传出来的歌声,还是让歌者的咬字、节奏、节拍、真假声转换等专业门道,一览无遗地钻进我的耳膜里。据此,我不难推断出那几个唱歌的人,不过是些连声乐到底是个什么东西,打死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的门外汉罢了。整个晚上都呆在房间,难免有点寂寞,既然那里有人唱歌,不如过去散散心,解个闷。然而,此时已近午夜,看来,还是明天晚上再去为宜吧。
第二天下午会议结束后,继续留在酒店里过夜。晚饭过后,我离开酒店,独自一人走路前往东站,大约十多分钟后,来到了一条铁路桥下。
这条铁路桥,横跨在从那城通往东站的公路上,被桥面覆盖住的那段公路,路面两边的人行道上,都有一个K歌摊。摊子占地算不上很大,仅有二十多平方米左右,音响设备也不多,一部电动三轮车,就可以装下全部家当。三轮车上放着电视屏幕和功放机、音箱等,屏幕前面不远处,放着一张桌子和几张凳子,桌子上除了印着歌词的簿子、话筒,还有水杯等,桌子旁边有点歌机和暖壶,还有一些饮料和零食。这时,有一男一女正拿着话筒面向屏幕,一边看着歌词,一边唱着歌。尽管他们很虔诚,很投入,然而,以纯粹的专业标准来说,与其说是唱歌,不如说是“吼歌”或者“喊歌”更确切些。不过,我并不在乎这些,于是,走进摊子里坐下,装着很欣赏的样子“用心聆听”。 
说实话,我通晓乐理,又用心练习过声乐,参加过县一级的演出和比赛,甚至还入围过复赛、半决赛,多少也算是半个行家了。因此,我心里很清楚,纵然他们唱得再认真,再卖力,都没有任何美感可言,说句不好听的话,从他们嘴里出来的,净是些让人听了不是心烦意乱,就是啼笑皆非的嘈音。然而,换个角度来看,他们固然唱得不好,他们的做法却无可厚非。毕竟,作为“纯属娱乐”的大众文化现象,唱歌和打太极拳、练瑜伽,还有我村里的那帮邻居大嫂们晚上在操场上跳的广场舞类似,总比毫无节制地喝酒、醉驾、打麻将更文明些。喝酒太甚伤身又伤心,醉驾威胁生命安全,打麻将输了想返本,赢了又想再赢,最后落下个身无分文者屡见不鲜。然而,唱歌的人只要拥有快乐的心情,又不过分制造噪音去干扰他人,哪怕穷其一生也没能和“专业”二字沾边,绝对没有任何副作用。
本来想跟两位歌者聊聊天解个闷,可是,震耳欲聋的伴奏声,加上他们演唱得非常投入,让我好几次都插不进嘴,最后,不得不把即将出口的话又咽回肚子里了。看见公路那边的人行道上,也有这么一个大致一样的K歌摊,于是,干脆离开这里到那边去了。 
这个摊子里只有三个人,一个男的正在唱歌,一个女的坐在桌子边翻着簿子看歌单,最后一个是观众。不过,我来到以后,就变成四个了。唱歌的唱到动情之处了,那个坐着的观众,就显出很兴奋的样子,又是拍手又是跺脚的。
好不容易等到唱完一首歌,音乐终于停下后,趁着女的正往点歌机的屏幕上写字,我这才悄悄问她:“唱歌要不要钱?” 
“要的,每首歌两块钱。”那女的答道。 
我是个不折不扣的音乐爱好者,出门在外,最爱去游玩的地方,不是屋里的书店和街头的地下书摊,就是到经常有人唱歌的广场、河边。不管用音响伴奏的个人,还是配备乐队的团队,只要唱得有点水平的,我都会停下来慢慢欣赏。偶尔来了兴趣,而他们又允许的,我会下场露一手过把瘾,顺便向他们讨教几招。为此,我甚至特意把伴奏音乐下载到U盘里,每次出远门都不忘带在身上。然而,来到这里后,感觉这些歌手水平实在很一般,加上他们好像也对我不怎么感兴趣,唱歌的欲望也就大半消失了!
早在两三年前,通过刷抖音,看微信才知道,东站那里的广场热闹得很,有兜客的三轮车主,有收费的K歌摊子,也有没事偶尔来瞎逛的,当然了,拍抖音的网红,做直播的歌手,也是万万不能少的。拍抖音、做直播的那帮歌手里,甚至有来自丁当镇红阳村的韦文学。能让这位著名的乞丐歌手露面,说明那地方人气肯定不是一般的旺! 
还在酒店里时,以为歌声是从东站那里传来,就美美地想,到那里以后,如果有幸见到高手,一定借此机会和他们交流,如果他们允许,不妨上场献丑献丑;如果他们水平一般,却对我十分客气,还要向我虚心讨教,我也会竭尽所能不吝赐教。不曾想,来到这里才知道,去东站的路只不过走了一半,换句话说,这里正处于从酒店到东站的中心点。怪不得,昨晚住在酒店房间里时,站在窗口前就可以听见客人唱歌的声音,如果这两个K歌摊实设在东站,那些歌声怎么能传到那城片区那么远的地方,还让我听见那么清楚呢?
既然去东站还有一段路,加上从东站回到酒店,又要花费相当时间,因此,我不得不打消去东站的念头。为了早点睡觉,好让明天能够有足够精力去开会,我只想短暂地停留在这里看看,然后,又要回酒店去了,
此时,抬眼向前望去,只见东站那边灯火辉煌,跟抖音、微信里的视频没什么两样。然而,除了机动车偶尔发出的一两次喇叭声,再也听不到其他声音了,这和我原先想象的完全不一样。既然这样,即使到了那里,也不会有多少个人的,抖音、微信里的热闹景象,更是不会看到了。毕竟,新冠疫情尚未远离,为了避免疫情扩散,必须严防死守的缘故,有关方面不允许太多人户外聚集,才导致那里如此冷清吧?
这些年来,随着城乡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文化生活也越来越重视了,和大妈、阿姨们跳广场舞一样,群众性的音乐活动也跟着水涨船高起来。县城内外各种档次的KTV,乡村社区的群众大舞台,官方与非官方举办的歌唱比赛,都像磁铁一样深深地吸引着人们。然而,KTV太贵,中低收入者消费不起,稍有档次的歌唱比赛门槛太高,没有一定声乐基础的,连海选都很难通过,更别说参加决赛荣获大奖了。于是,为了满足低收入底层草根的需求,投资少,操作简单,也不需要专业化舞台、专业化道具、专业化管理手段的K歌摊便应运而生了。 
你想,夜幕降临后,到K歌摊里喊几声“对你爱,爱,爱不完”,或者来几句“一千个伤心的理由”、“想你时你在天边”,白天的劳累便一扫而光了,对于以体力劳动为主要谋生手段的城里人、乡下人来说,那感觉说多惬意就有多惬意。唱得好一点的,除了现场收获掌声,还会招来羡慕的眼神,唱得不好也无所谓,权当花几个钱图个开心,刷刷存在感罢了。 
为了吸引客人增加收入,除了啤酒、饮料和茶水,摊里还备有炒花生、酸萝卜、牛肉干、九制陈皮、聪明豆等零食。想耍酷的客人,可以点些吃的,慢条斯理地坐着唱,或者站着一手拿酒杯,一手拿话筒对着屏幕唱。只唱歌,不吃东西的,摊主也不强求,甚至单单站在旁边看热闹的,摊主也不会把你赶走。 
大白天,大多客人都忙于生计,摊主也有自己的本职工作,只有到了晚上,才有时间出去摆摊、唱歌。因此,这种只在夜间才会营业的K歌摊,就被我自作聪明地美其名曰“音乐夜市”了!不过,跟某些自以为有品位的人歧视广场舞类似,对于这种未经过有关部门备案、认证的“野生”娱乐场所,我也曾经以不屑的眼光去审视过。毕竟,我也算个有点专业功底,更兼有点思想情怀的人,一群不懂音乐为何物,只会拿着话筒摇头晃脑,张开大嘴对着屏幕大喊大叫的人,也有资格入我法眼?
当然,凡事都有例外,因此,我也就不敢轻易否认,在这些毫不起眼的“小白”里,不会出现那么一两个郭有才,把专业歌手二十多年都唱不红的那首《诺言》唱红了神州大地,不会出现旭日阳刚之类的组合,把一首《春天里》唱到中央电视台的星光大道上。
然而,在人生旅途上又重重摔过几个跟头后,我终于大彻大悟了:音乐这玩意儿和其他艺术体裁一样,即使天赋异禀,个人也很努力,若无高人指点迷津,想要玩到极致几乎不可能。换句话说,即使你是一匹举世罕见的千里马,也要有伯乐发现并且愿意引荐,才能成为绝世高手。发挥出应有的价值。不过,普通人资质平平,也没有什么远大理想,唱歌对于他们来说纯粹娱乐,再者,选择什么方式来娱乐,是国家法律赋予他们的权利,我又有什么理由去歧视他们,去要求他们不达到何等水平,就不应该出来丢人现眼呢?再者,如果非要达到若干段位,才有资格在公众场合唱歌的话,不要说眼前这几位所谓的“歌手”,连我这等准专业都要被无情封杀了!如此一来,音乐岂不成为极少数人的专利,这跟音乐的社会功用,岂不是背道而驰?
正因为有了这种感悟,路过K歌摊旁边,看见这些“草根歌手”虽然看不懂曲谱,也不理解节拍、调子的确切含义,却又乐在其中时,我才会特意放低身段留下来,用心去听他们唱歌,看他们听歌,体会他们的享受生活,热爱音乐的情感世界。就这样默默地站着看了很久,直到接近午夜,才恋恋不舍地返回酒店。
眨眼之间,离开那个铁路桥下的“音乐夜市”,已经有好多个年头了。这些年来,也曾去过好多次县城,不过,每次都是早出晚归,没有一次留住过夜。否则,我一定会到那座铁路桥下去一次;看看当年的K歌摊到底是继续留在那老地方,还是早已转移到别处去了,他们的生意,又会不会比当年好一点呢?此外,当年那些唱歌的人,听歌的人,是否会继续去那些K歌摊唱歌?当然,除了站在铁路桥下寻找已经逝去的往事,少不了还要去一趟东站凑凑热闹,看看那里歌舞升平的繁华景象,看看那里的“音乐夜市”,像不像抖音和微信里那样火爆。毕竟,新冠疫情已经远离多年,人们早就可以出入自由了,只要不是太忙,只要还算得上热爱生活,钟情音乐的歌者们,总不会甘心呆在家里闲着吧!?
【主编点评】每每遇到这样走心的文字,我都会被这些带着暖暖情怀的作者笔下的故事所吸引,并心怀感恩,是他们的信任,让我得以成为其中一个读者。《铁路桥下的音乐夜市》以细腻的笔触和真挚的情感,讲述了作者在县城铁路桥下的音乐夜市的经历与感悟。文章从作者在酒店听到远处的歌声引发好奇开始,详细描述了铁路桥下 K 歌摊的场景,包括设备简陋但充满生活气息的布置,歌者们虽不专业却投入的演唱。作者以自身的音乐经历为背景,起初对这些歌者有些不屑,但在经历人生挫折后,开始反思对普通人音乐娱乐的态度。文章展现了随着城乡生活水平提高,人们对文化生活的追求,以及音乐夜市满足低收入底层草根需求的意义。同时,也流露出作者对过去经历的怀念和对再次探访音乐夜市的期待,充满了对生活的感悟和对音乐的热爱。(李承骏)

作者简介:梁朝将,自由职业者,男,壮族,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隆安县人,1970年11月出生。自幼爱好文学,至今在市、自治区等各级报刊发表过多篇习作,约十余万字。


值班编辑:李彩虹     主编:李承骏



百色作家
《百色作家》,一个立足于中国广西百色,面向全球原创写作者的文学评点平台。每篇文章均配有作者简介、风采照片并进行评点。欢迎全世界华文写作者投稿,在这里一展才华!我们将与《发烧友文学》一起联手为大家展示更多的才华!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