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田东|黄福仁(壮族):主题墙画《那梅风光》建设始末(散文)

百科   2024-11-15 13:10   广西  


主题墙画《那梅风光》建设始末


广西田东|黄福仁(壮族)


谁不说俺家乡好?可在田东县林逢镇,却有一个不是“家乡人”也觉得“好”的地方——那梅。那梅是平洪村的一个自然屯,与平马镇梅桑村的梅新、梅上屯山水相连、文化相近,被人们称为“三梅”。这美丽“三梅”,犹如同胞三姐妹,一脉相承、守护相伴,共度在岁月的长河中。

图片1为那梅村口开得正艳的凤凰树。

被人们称为“一梅”的那梅屯,依山傍水,坐北朝南,视野空旷辽阔。村前宽广肥沃的水田与“那梅”屯名互相呼应,充满希望。这块风水宝地,生活着88户汉族及壮、瑶少数民族人家共451人。
人逢盛世千家乐,鱼藕满塘百姓欢。在2024年11月9日庆祝丰收庙会活动上,那梅屯文化小广场舞台背景墙上的一幅风景画美丽出圈,成为广大村民竞相拍照留念的网红打卡点。

图片2为富有诗情画意、独具那梅特色的风景。

这幅主题为《那梅风光》的风景画,长有10.5米,高有3.6米,占满全部舞台背景墙,整个画面规模宏大,气势磅礴。画面左边,一棵高大的凤凰树开得正艳,层层叠叠的凤凰花开满整棵凤凰树,远远望去,犹如熊熊燃烧的烈火,红透半边天。凤凰树下,金黄的稻田纵横交错,一直延伸到远方的山坡。风吹稻浪,稻田此刻好像披上一件金色的秋衣。田边的山坡上,一排排绿油油的芒果树,犹如穿上绿军装的士兵,整装待发。远方的山水、人家,好像从村外走到墙里,是那样清晰、明丽。更为惊艳的是,一行从远方慕名而来的白鹭,此时正穿过朵朵白云,飞向自由的蓝天......
这幅属于那梅人民的巨型风景画,以那梅村头标志性风景凤凰树为主要原型,整合稻田、芒果树、白鹭、人家、远山、蓝天、白云等那梅特有风景元素组成。画面以绿色、红色、黄色、白色、蓝色、黑色等颜色为主基调,色彩丰富明艳,风格宁静致远、生机勃勃,生动展现今天的幸福和美新那梅。

图片3为田东著名画家、第三小学美术教师班正海(右三)到那梅调研。

站在文化小广场上,望着眼前的这幅风景画,不禁让人想起建设这幅风景画的主人来。
风调雨顺岁月好,五谷丰登粮满仓。10月底,伴随着秋天的收获,那梅人民盼望已久的文化小广场基础设施建设也顺利竣工了。小广场坐落在那梅旧屯,主要有篮球场和文化舞台两部分组成,是全屯人民群众节假日开展文化活动的好地方。11月1日,平洪村第三支部书记农争志给驻村第一书记黄福仁发来求助信息:那梅文化舞台已建成,舞台背景墙已刷白,希望书记尽快组织人员到场绘制文化背景墙。

图4为班正海老师(右二)正在现场勾勒风景画框架。

文化背景墙有多大?组织谁来画?要画什么内容?体现什么主题?一连串等待解决的问题,此刻就像皮球一样,一个接着一个地抛向这位驻村第一书记。显然,现在的黄书记,已由之前在县教育局教研室工作的“出卷人”变成“答卷人”,他要答的是“出卷入”那梅人民出的一张乡村文化振兴建设的“卷子”。
文化舞台是全屯人民群众活动的中心,是全屯文化生活的主阵地,备受关注。舞台背景墙的文化建设,主题必须鲜明,紧跟时代脉搏,内容必须与那梅风土人情相符合,独具那梅传统文化特色。从这个高度上看,那梅舞台背景墙的文化建设,比其他地方的主题墙画建设难度要高得多。就像写文章一样,构思并确定文化墙的建设内容思路,成为当前最重要的一项工作任务。

图5为田东县滨江学校美术教师黄伟俊(左二)、班富发(左四)与老师们正在商讨墙画建设细节。

为了迎接丰收节文化活动,舞台背景墙文化建设要求11月8日星期五前完成,时间紧任务重。11月3日星期日上午,驻村第一书记和平洪村党总支部书记、村民委主任韦秉弟,自觉牺牲休息时间,带着田东县著名画家、第三小学美术教师班正海,驱车到那梅屯调研,共商舞台背景墙文化主题内容及建设思路问题。
在调研现场,驻村第一书记向班正海老师介绍那梅风土人情及农业、产业发展情况,提炼那梅文化基因元素。听完介绍后,班老师认为,那梅文化底蕴丰厚,舞台背景文化墙建设内容最好是风景画,以那梅独特风景体现那梅独特文化,增强那梅人民的文化自信。是啊,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只有江山岁月才能与世长存。在场的人都非常赞同班老师的意见,就这样,以那梅风景元素为主要原型的主题风景画《那梅风光》横空出世了。

图6为滨江学校美术教师正在一丝不苟地绘制墙画。

经商量讨论,大家最后统一了意见,风景画就以凤凰树、稻田、芒果树、山水、人家、白鹭、蓝天、白云等独具那梅特色的风景元素组成。画面怎么组合排版才算是科学合理呢?在这个专业的问题上,大家坚持“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纷纷要求画家、美术老师班正海给予现场布局构图。就这样,被大家的热情所感染,班老师马上现场办公,在大榕树下的石桌上勾勒出《那梅风光》的总体框架。
一把钥匙开一把锁。那梅人民正是借助班正海老师这把“金钥匙”,很快就打开了舞台背景文化墙主题内容这把“大锁”。接下来的主题墙画由谁来做,其实在驻村第一书记的心中,也早已有了打算。

图7为11月6日中午绘制完成的主题墙画《那梅风光》。

11月4日星期一上午,驻村第一书记主动向田东县滨江学校校长肖世安汇报阶段性工作,并希望滨江学校一如既往支持村部工作,统筹派出人员,攻坚完成那梅舞台背景墙主题文化建设工作。滨江学校是平洪人民群众心中“家门口的好学校”,在共同的工作生活中,与平洪人民建立了深厚的情谊。一年来,滨江学校以实际行动,支持平洪村江洞、那巴、江洪等自然屯开展乡村文化建设,为乡村振兴贡献滨江力量,效果显著,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好评。
像往常每一次冲锋一样,面对平洪村和那梅人民的期盼,这一次,滨江学校同样伸出援助之手,派出田东县美术界著名教师黄伟俊、班富发等美术教师组成的攻坚队,支持那梅家乡建设。与以往活动不同的是,这一次的攻坚行动,没有方案,没有横幅,甚至没有后勤保障,有的只是共同的任务,共同的目标,共同的期待。

图8为文化建设联合攻坚小组在完成的主题墙画前合影留念。

时间不等人。11月4日下午,在驻村第一书记的带领下,滨江学校支援那梅文化建设攻坚队正式挺进那梅,村“两委”成员、党员志愿者以及那梅村民代表组成的服务队伍也纷纷到场,一场没有硝烟的乡村文化大会战就这样悄无声息地打响了。在后面的几天里,联合攻坚工作组随机应变,灵活作战。老师们下午有课,就选择上午绘画,上午有课,就选择下午绘画,但不管是在什么时间,也不管是哪位老师参与,大家都是那么的一丝不苟、精益求精,全力把那梅特有的风景,“请”到画里去。
在信息发达的今天,好事也能瞬间传千里。那梅舞台背景墙主题文化建设,引起社会的关注,也牵动着不少人的心。不少关心那梅建设工作的人,通过微信等方式,向驻村第一书记发来信息,表示支持。

图9为人们竞相在主题墙画《那梅风光》前拍照。

在外工作生活的不少那梅乡贤,给驻村第一书记发来的信息,大多是对家乡建设工作的支持和对建设者的感激。驻村第一书记的一位师范老同学,在工作交流中得知那梅文化小广场舞台背景墙文化建设思路时,提出“增加群众劳动画面会更有生气”的建议。书记的一位熟悉农村工作的叔叔,为那梅文化墙的创意叫好,并叮嘱:“村头这棵凤凰树,金不换。要把它管护好!”田东县的一位著名作家,深情鼓励驻村第一书记:“用心做事,不仅能使结果更完美,更能收获过程的成长与喜悦。为你点赞!”一位退休老干部,听了那梅舞台文化建设故事后,即兴赋诗一首《那梅有福》,诗文如下:
那梅有福
那山那水乃宏图,
梅花之韵齐绘就。
有缘之人来相助,
福如东海水长流。
这些温暖感人的小事,体现的不仅是广大人民群众对那梅家乡建设的关心,更是对驻村工作队员的关爱与鼓励,对乡村全面振兴的关注与祝福,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图10为11月9日晚舞台灯光辉映下熠熠生辉的主题墙画。

众人搭台,好戏连台。11月6日星期三中午,属于那梅人民的这幅风景画,像魔术般神奇地出现在大家面前,比人们期待的早两天完工。路过的人们忍不住驻足欣赏、夸口称赞,还在画前拍照留念,向亲朋好友传报喜讯。11月9日星期六,那梅丰收节庆祝晚会在文化小广场隆重举行,在灯光的辉映下,舞台背景墙上的《那梅风光》更显得光彩夺目,熠熠生辉。人们在舞台上尽情地唱歌、跳舞,歌唱今天那梅幸福美好新生活。
【主编点评】《主题墙画〈那梅风光〉建设始末》详细记录了那梅屯文化小广场舞台背景墙画从构思到完成的全过程。文中先描绘那梅屯优美的自然风光和独特的人文环境,引出在丰收庙会活动上成为网红打卡点的《那梅风光》墙画。接着讲述建设背景,文化小广场竣工后,驻村第一书记面临诸多墙画建设问题,包括确定主题、内容等。在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第一书记与村支书等带着画家调研,确定以那梅风景元素构成的风景画为主题。随后,滨江学校伸出援手,派出美术教师攻坚队,在各方配合下打响乡村文化大会战,老师们克服上课时间限制认真绘画。过程中还收到来自那梅乡贤、老同学、熟悉农村工作的叔叔、著名作家、退休老干部等的关心与建议,体现群众对家乡建设的关心。最终墙画提前完工,在丰收节庆祝晚会上光彩照人,展现出那梅幸福美好的新生活,整个故事充满温暖和对乡村振兴的美好展望。(李承骏)

作者简介:黄福仁,20世纪70年代出生于广西田东,从事教育教学工作有20余年,田东县教育局教研室小学语文教研员,现被组织部门派驻林逢镇平洪村担任第一书记。受父亲影响,自幼爱好读书、写作,有不少教育教学论文、人物通讯、典型经验发表在各级报刊、网络上。


值班编辑:李彩虹     主编:李承骏



百色作家
《百色作家》,一个立足于中国广西百色,面向全球原创写作者的文学评点平台。每篇文章均配有作者简介、风采照片并进行评点。欢迎全世界华文写作者投稿,在这里一展才华!我们将与《发烧友文学》一起联手为大家展示更多的才华!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