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眩晕病 | 李正侠:让健康不“晕圈”

健康   2025-02-05 18:06   安徽  

我和眩晕病

本期口述:神经内科 李正侠

本期整理:陈孟达

本期病种:眩晕病

眩晕症(vertigo),是因患者对空间定位障碍,产生的一种运动性或位置性错觉。该症状可由前庭系统、眼、心脑血管疾病以及中毒、精神疾病等引起,患者常感觉到明显的外物或自身旋转、摇晃或移动,还会出现恶心、呕吐、头晕、头胀、眼花等症状。




头晕眩晕 极易错判



生活中,很多人都有过这样的经历:有一天你正站着或者刚起身,突然感觉天旋地转,就像坐在旋转木马上,头晕、站不稳,甚至可能扶住墙才缓过来。而这种感觉往往只持续几秒钟到几十秒,很快就恢复了。虽然看似不严重,但它却让人心生恐惧:这是怎么回事?我是病了吗?

可能很多人都会将这种情况定义为头晕,其实不然。头晕是比较笼统的感觉,比如觉得脑袋昏昏沉沉,像喝醉了一样。从医学专业的角度,有个具体的概念叫做眩晕,通常是一种“天旋地转”的错觉,分为“自己在动”或者“周围的东西在动”。这两者虽然都让人难受,但背后的原因可能完全不同。在医学上,眩晕主要分为两大类:周围性眩晕和中枢性眩晕。大多数人经历的短暂眩晕,属于周围性眩晕,通常和耳朵有关。至于中枢性眩晕,那可就比较严重了,多涉及脑部问题,比如中风或者脑瘤。

耳朵里的“小零件”出问题,是出现眩晕的罪魁祸首之一。耳朵除了能听声音,还藏着一个“平衡感知器”,叫做前庭系统。它就像汽车、手机里的陀螺仪,负责感知身体的每一个动作,比如转头、起身、低头等。在前庭系统里,有个“小零件”叫耳石。耳石其实是一些微小的钙质颗粒,平时安安稳稳地待在“耳石袋”里。如果因为某些原因,比如年纪大了、受伤了,或者突然猛运动,耳石跑到了不该去的地方,就会“误报信号”,导致你感觉到天旋地转。这种情况的学名叫做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打个比方,耳石就像水缸底的小石子,平时静静地躺着,水面平稳。但如果你突然晃动水缸,石子被搅起来,水面就会一片混乱。等石子沉下去了,水面才会恢复平静。



得了眩晕  切莫恐慌  



眩晕的症状有很多,比如常见的身体旋转、摇晃或者头重脚轻、不稳有的伴有眼前发黑、恶心等不适症状。因此,找准病因,对症治疗是一个持之以恒的课题。

前些年,我遇到过这样一个患者,翻个身就会觉得天旋地转,甚至如同从悬崖上跌落的感觉,在早上起床、躺下时尤其严重,多处就诊被诊断为“颈椎病”“椎动脉供血不足”,但经过相关治疗,仍不见好转。时间一久,她更是对睡觉都害怕,一躺下就天旋地转、恶心想吐,日常生活也受到极大困扰。后来甚至发展到站不稳、走不稳,连门都不愿意出了,更不敢去商场和公园,原本爱好的运动也不得不放弃。最近,她感觉病情更严重,甚至整宿坐在椅子上睡觉,甚至怀疑自己是不是得了肿瘤。直到听了朋友的推荐,她来到我们科室就诊,做完相关检查后,我当时就判断大概率是患者长时间患有“耳石症”,又没有经过系统诊治,继发了持续性姿势知觉性头晕。后进行耳石复位、前庭康复训练及中西医协同治疗后,吴女士的头晕症状基本得到改善,回归了正常生活。

所以,有眩晕症状的患者不用害怕,治疗眩晕症的方式有很多。首先,当出现眩晕症状时,应保持休息,尽量减少肢体活动,避免出现跌倒外伤危险。其次,也可以通过针灸疗法、推拿按摩、手法复位等中医治疗方式缓解。一般情况下,紧急性眩晕症状会自动消失或减退。关于药物使用,由于个体差异大,尽量还是应在医生指导下充分结合个人情况选择合适的药物。

对此,我们医院还专门成立了眩晕诊疗中心和眩晕多学科诊疗团队。前些日子我接诊了一个患者,头颅CT、抽血化验等检查都是正常的,却总是感觉头晕、恶心、想吐。经介绍,她来到我们眩晕诊疗中心治疗,坐上了“太空转椅”,十多分钟的检查和治疗结束后,眩晕症状立即缓解。来院时是由急救车推着入院,结束的时候已经完全可以自主行走了。患者和家属感到不可思议,惊叹困扰了这么久的病居然十几分钟就治愈了。近两年来,这类治疗方式已经治愈了455名耳石症导致的眩晕患者。


眩晕预防  五个锦囊



无论任何疾病,预防和康复都很重要,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预防。

一是避免劳累。日常生活中应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不要熬夜和过度疲劳,维持正常的脑部供氧供血,以免加重身体负担而诱发眩晕症发作;

二是注意饮食。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合理饮食,以清淡食物为主,可以多吃新鲜水果和蔬菜,比如苹果、香蕉、菠菜、芹菜等,同时还可以多吃富含蛋白质的食物,比如鸡蛋、牛奶等,能够补充身体所需要的营养成分,可以辅助达到预防眩晕症的目的;

三是保持情绪稳定。焦虑、紧张以及恐惧等不良情绪可能会影响自主神经功能,从而增加眩晕症的发生风险。所以平时应该注意控制好自己的情绪,遇到不开心的事情可以找朋友聊天或者听音乐来放松心情;

四是积极治疗原发疾病。对于眩晕症的患者来说,在确诊后应积极治疗原发疾病,如前庭神经元炎的患者可遵医嘱服用泼尼松片、甲磺酸倍他司汀片等药物治疗,梅尼埃病的患者可遵医嘱使用地西泮片、盐酸苯海拉明片等药物治疗,耳石症的患者可遵医嘱口服异丙嗪片、盐酸倍他司汀片等药物治疗,通过积极治疗原发疾病,可以有效预防眩晕症的出现。当然,这些药物需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五是定期体检。眩晕症患者还要定期去医院进行体检,如血常规检查、脑部CT检查等,可以明确身体是否存在其他病变。如果存在其他病变,则需要及时在医生指导下进行相关治疗,以免延误病情,导致后续出现眩晕症。

曾经出现眩晕症的患者,在日常应注意规律作息,避免进行剧烈运动,饮食上适当补充含有补血、补气作用的食物,如红枣、猪肝、黄芪、山药等,有助于维护身体健康。


李正侠

神经内科学科大主任  主任医师

教授、硕士生导师


安徽好医生,颍淮名医,太和县专业技术拔尖人才,阜阳市神经内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安徽省全科医师神经病学分会常务理事,先后进修于北京军区总医院、天津环湖医院。发表国家级学术论文10余篇。擅长脑血管疾病、头痛、头晕的诊治。


文:党办室 陈孟达

一审:王仕茹

二审:刘   泉

三审:蔡   宇

编辑:宣传科


健康太和
医疗信息发布,健康知识普及,太和县人民医院官微。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