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繁忙的生活中,我们往往忽视了自己身体内部的细小变化,而有些微生物正是在悄无声息地影响着我们的健康,幽门螺杆菌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它们如同胃中的“隐形小偷”,悄悄潜入,引发一系列健康问题,而我们却常常浑然不觉。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揭开幽门螺杆菌的神秘面纱,看看它究竟是何方神圣。
幽门螺杆菌,简称Hp,是一种螺旋形、微厌氧的细菌,它们喜欢生活在我们的胃里,特别是胃的黏液层和上皮细胞之间。要知道,胃可是个强酸环境,其他细菌很难在这里生存,但幽门螺杆菌却是个例外,它们拥有独特的生存机制,能在胃的酸性环境中游刃有余。
别看幽门螺杆菌个头小,它们的破坏力可不小。它们能在胃内引起一系列炎症反应,损害胃黏膜,从而导致消化不良、胃炎、消化性溃疡,甚至胃癌。这就像小偷在房子里搞破坏,让原本平静的家变得千疮百孔。
那么,这些小偷是如何潜入我们的胃里的呢?它们主要通过以下几种途径传播:
1.粪-口途径。感染者的粪便污染了食物或水源,其他人进食后就可能感染。
2.口-口途径。与感染者共用餐具、接吻或进食被唾液污染的食物。
3.医源性感染。使用未经彻底消毒的医疗器械进行检查或治疗时,也可能感染。
如果你怀疑自己中了幽门螺杆菌的招,别担心,现代医学有多种检测手段,比如尿素呼气试验(吹气检查),既方便又准确。一旦确诊,医生会根据情况制定治疗方案,通常是使用抗生素、抑酸药和铋剂等联合用药,疗程大约14天。就像警察抓小偷一样,我们要用药物把这些“小偷”从胃里赶出去。
预防总是胜于治疗。要避免幽门螺杆菌的侵扰,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尽量吃高温加热过的熟食,聚餐时使用公筷。
2.注意个人卫生。饭前便后要洗手,保持口腔清洁,定期洗牙。
3.定期体检。定期进行幽门螺杆菌检测,特别是对于有胃病家族史的人来说更为重要。
4.合理用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生素等药物,避免滥用导致耐药性。
文:消化内科 王冬梅
一审:康梦宇
二审:护理部
三审:蔡 宇
编辑:宣传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