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简介
本书的研究对象是16世纪以来淮河下游湖泊分布与水系格局的演变过程。本书将淮河下游按照地貌单元划分为运西湖区平原、里下河平原、淮河入江河口区与沂沭河下游平原四个区域,对区域内的河流、湖沼与河口地貌的历史变迁进行研究,并分析其成因以及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意在探究目前环境形成的历史过程,为今后制定全面周详的治理、规划措施提供历史借鉴。本书的研究有着较强的现实意义和较高的学术水平,对于相关领域的研究者有着重要的参考意义。
作者简介
杨霄,1988年生于山东青岛。2019年毕业于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获博士学位。2019-2021年在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进行博士后研究。现任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青年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研究领域为历史自然地理,主要方向为历史时期流域地貌演化与河流地貌过程。
目录
序言 韩昭庆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淮河流域概况
第二节 黄河夺淮的历史背景
第三节 研究对象的时空范围
第四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概述
第五节 历史地貌学的理论与方法
第二章 运西湖区平原湖泊分布与水系格局的演变过程
第一节 16世纪以前运西湖区平原的河湖地貌
第二节 16~17世纪运西湖区平原的河湖地貌变迁
第三节 18世纪以来高宝诸湖的演变过程
第四节 运西湖群演变的动力机制
小结
第三章 里下河平原湖泊分布与水系格局的演变过程
第一节 16世纪前里下河平原的河湖地貌
第二节 1570年后里下河平原成为淮河下游入海通道
第三节 “分黄导淮”后里下河平原的湖泊分布与水系格局
第四节 “北坝南迁”后里下河平原的湖泊分布与水系格局
第五节 清末以来里下河平原湿地系统演变的内部差异
小结
第四章 淮河入长江河口及河口外沙洲的演变过程
第一节 淮河入江前的长江河道与里运河
第二节 1570年后淮河入江水道的形成和演变
第三节 淮河入长江河口及河口外沙洲的演变过程
第四节 淮河入江与长江镇扬河段演化的动力机制
小结
第五章 废黄河三角洲平原北部湖泊分布与水系格局的演变过程
第一节 废黄河三角洲平原的内部差异
第二节 沂沭河下游湖泊的演变
第三节 沂沭河尾闾的演变
第四节 沂沭河下游旱地—水田景观的演替
小结
第六章 从历史地理角度看淮河治理的可持续性
第一节 黄淮长期演变的地理基础
第二节 明清时期的治河理念与实践
第三节 对传统社会人与河流关系的反思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本书作者发表的相关论文
后记
序 言
淮河是我国古代“四渎”之一,向有独立的入海口。淮河也是我国南北重要的自然地理分界线,我们通过“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可以发现古人很早就观察到淮河南北自然环境的差异。同时淮河流域由于地处我国南北交汇地带,大部分地区地势平坦,水热条件宜于农业生产,加之淮北平原上散布着众多纵横交错的河流,这些天然和人工开挖的河流为早期社会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交通便利,使得淮河流域不仅成为中华文明发展的轴心地带,而且这里曾经也是引领我国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高地。但这一切因为南宋东京留守杜充人工决河阻挡南下的金兵,从而引发的黄河长期夺淮而发生剧烈的逆变。曾经的富庶之区、人文荟萃之地,因长期受到黄河下游决溢、改道带来的巨量洪水以及洪水裹挟而至的大量泥沙的侵袭,生态环境迅速恶化,陷入贫穷的泥潭,难以自拔,民风、民性也随之大变。马俊亚教授的《被牺牲的“局部”——淮北社会生态变迁研究(1680~1949)》在基于大量史实的基础上对此进行过深入细致的研究,本人也曾探讨过受黄河下游长期夺淮影响而产生的淮河中游壅水与凤阳乞丐群的出现之间的关系。淮河的变迁并非出于自身的发展规律,纯属被动。胡阿祥教授在《“黄侵运逼”视野中的淮河变迁》中采用拟人手法形象直观却又一语中的地指出了淮河变迁的根本原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淮河成为我国第一条全面系统治理的大河,在现代治河理念的引导下,凭借发达的科技支撑和工程设施,如今淮河流域的历史遗留问题正逐渐得到解决,淮河流域也一改过去颓废落后的面貌,进入新的发展时期。
黄河下游自1128年南下夺淮,直到1855年北归,长期驻足淮北平原,历次决口、漫溢、改道严重干扰了淮河水系,体现在湮塞河流旧道、淤没大量湖沼、改变地形地貌。为了治河,洪泽湖成为蓄水刷沙的关键,为了保证清水能顺利冲刷淮河下游不断被黄河泥沙淤高的河床,只能不断地人为垫高洪泽湖东面大堤,因此形成了今日浩渺的洪泽湖,而淮河下游干道因受黄河泥沙的堵塞,不得不南下,在今扬州入江,成为长江的一条支流,进而使得黄河下游变迁影响的范围波及长江。历史时期淮河水系的变迁早已引起众多学者的关注,但鲜有从历史地理角度进行综合研究。1995年我有幸成为我国著名历史地貌学者张修桂先生指导的博士生,先生建议我对此进行研究。惜我当时未能体会先生对我的殷切期望,仅对淮河中游的黄淮关系作了提纲挈领似的粗浅研究,对淮河下游的变迁更是留为空白以待将来研究,后来主要由于个人原因,竟让这个重要课题延宕下去,但虽如此,我心仍有所系。
杨霄2015年考入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成为我指导的第一位博士生,鉴于他对历史自然地理的兴趣,我把这个课题交给了他。考虑到他之前缺乏历史地貌学基础,除了日常指导,还为他争取各种学习机会,以提升他的研究能力。历经四年的刻苦钻研,他进步很快,并不负我的期望,完成了题为“16~20世纪淮河下游水系变迁及影响研究”的博士学位论文,并于2019年6月顺利通过论文答辩,获得博士学位;其后经我推荐,他到上海师范大学钟翀教授处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完成题为“16世纪以来长江下游河床演变过程重建及其人类影响机理研究”的报告。目前这本《16世纪以来淮河下游湖泊分布与水系格局的演变过程》就是过去近十年以来,他对淮河流域历史地貌研究成果的综合展现。
该书将淮河下游划分为运西湖区、里下河、淮河入长江口以及废黄河三角洲平原等四个地貌单元,充分利用历史文献及古旧地图等资料,使用多学科方法重建了多个典型时间断面内的地貌格局。对16世纪以来,淮河下游水系变迁、入江河口发育及典型湖泊之演变过程等,皆作了颇为系统的梳理和深入探研,较前人取得诸多创新性发现,较为成功地重建了目前淮河下游环境形成的历史过程,可为制定区域生态修复与可持续发展的环保政策提供历史背景,对于当代淮河下游的综合治理亦可提供历史借鉴。
目前,湿地生态系统退化、河湖水系连通性减弱等已成为我国普遍性存在的环境问题,且呈日益严峻的发展趋势。从历史地理的角度揭示当前环境形成的过程及原因,从而为可持续发展提供镜鉴,是历史自然地理学者的使命和责任,故本书的研究工作,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与一定的现实意义。作为导师,我为他取得的成绩感到由衷的高兴!希望他未来再接再厉,在历史地貌研究领域内再创佳绩。
点击上方图片,直达购买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