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简介
本书基于最新的考古学和科学发现,阐述了中国和日本的米酒、美洲的玉米啤酒、非洲的小米及高粱饮料等是如何被创造出来和传播的,探究酒类饮料在医学、宗教象征、艺术灵感及社会关系等方面乃至人类自身发展过程中的作用,进而寻找其与人类文化关联的线索。
作者、译者简介
帕特里克·E. 麦戈文 (Patrick E. McGovern),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人类学系兼职教授,宾夕法尼亚大学博物馆分子生物考古项目的科技主管。
译者宿凯,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博士研究生,研究领域为环境考古。
目录
英文版序
第一章 “饮人”(Homo Imbibens)
我喝故我在
创造发酵
奇异酵母
“饮人”登场
醉猴理论
酒力驱动
旧石器假说
进入梦境
载歌载舞
新的想象
第二章 黄河两岸
贾湖奇观
全世界最早的酒
先祖有灵
起死回生
术业专攻
填补空缺
中国的饮酒诗人
日本插曲
第三章 近东难题
文明世界的边缘
潜藏在遗存中的第二种酒
面包、啤酒,谁先谁后
新石器时代生活平等、饮酒自由
祭司阶级开始出现
他们喝的什么酒,献祭的什么
两河源头
挺进黑山
恰塔胡由克鹤舞
穿越亚洲裂谷
近东全盛时期的饮酒文化
巴克斯(Bacchic)诗人
第四章 沿着丝绸之路
传说中的费尔干纳河谷
波斯:葡萄酒的天堂
亚洲腹地的迷幻异世界
北方的骑马游牧人
永恒的中亚之谜
第五章 欧洲沼泽、浑酒、墓葬和酒席
“点石成金”的混合发酵酒
横贯大陆的传统
来自遥远北方的答案
更烈的酒?
糖在哪里?
饮酒狂欢,起舞作乐
沉入沼泽
真正的豪饮
重新追踪维京人的踪迹
迈达斯回魂
第六章 在葡萄酒般深沉的地中海上航行
史前的海上居民
扬帆天海之间
海那边的葡萄酒
迦南和腓尼基的高级葡萄酒
迦南和腓尼基的葡萄酒文化
葡萄酒文化对海的偏爱
在克里特建立桥头堡
希腊本土酒的最后一口气
接触意大利
在西部落脚
第七章 新世界的苦和甜,还有芳香
狩猎者、渔猎者,还是果食者?
不喝寻常酒的航海人
反复咀嚼
巧克力的诞生
可可混合酒
可可:贵族专享酒
民间的可可
烧了这酒坊
旱的旱死,涝的涝死
第八章 呈上非洲的蜂蜜酒、葡萄酒和啤酒
“黄金”
稠酒
为啤酒着迷的大陆
棕榈酒及其他
第九章 酒——何去何从
天生爱酒?
喝酒公式里的文化因子
接下来呢?
参考文献
译后记
点击上方图片,直达购买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