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简介
本书以几个富有特色的历史主题与文化意象作为线索,串联起世界多地在历史上开启互动的广泛历史。
作者向我们呈现,哪吒所代表的“莲生/莲化”意象并非中国特有,而是埃及经由西亚和印度传到中国的;商周时期中原内地的海贝,也并非从本土的南方沿海地区传来,而是从马尔代夫经印度自西传入我国西北和北方。而元明时代江南官仓中的海贝则大多来自琉球,以此为切口,作者向我们展现了琉球在此时所发挥的连接东亚、东北亚、东南亚乃至南亚的重要枢纽职能。
除此之外,作者还以海底磁山传说、龙涎香贸易为线索,揭示其背后的中国和印度洋(阿拉伯)世界的文化贸易交流史;并揭示了1815年,位于南半球的坦博拉火山大爆发(号称人类文明史上的最大火山爆发),及其引发的极端气候异常,如何对全球,特别是19世纪的古代中国形成意想不到的阻碍力量。
全书内容形散而神聚,以莲印、海贝、龙涎香等微观事物为线索,追溯它们的来源和去向,及其在历史中的重要作用,以此广泛探讨以中国为主要对象的亚洲大陆,与印度洋诸地、太平洋岛屿等地的文化、贸易交流史,最终展现出一部丰富又精致、跨越几个世纪的全球互动史。
作者简介
杨斌,香港城市大学中文暨历史学系教授、西泠印社社员,对中国史、世界史、科技医疗史以及海洋史均有相当的兴趣。所撰文章见于The China Quarterly、Modern Asian Studies、 Bulletin of the History of Medicine、Journal of World History、Journal of Women's History以及American Historical Review等国际著名期刊。专著《海贝与贝币:鲜为人知的全球史》获第17届文津图书奖推荐、《新京报》2021年年度图书推荐。
目录
绪论 如是我闻:全球史的知与行
难以捉摸的全球史
全球史的历史背景
谁做了全球史研究
“西方的崛起”
跨学科
跨文化互动
九炷香
第一章 莲生埃及:哪吒的前生后世
“求医者起死回生”:澳门的哪吒三太子
从佛教到道教:中华文化中的护法神
三太子自印度来
莲生埃及
莲上男童:出埃及记
莲生童子在中国
景教碑刻中的莲花十字架
景教铜牌中的莲花十字架
解题
第二章 爱莲说:中国为什么缺少莲印
爱莲而缺莲印
埃及:印章与封泥中的莲纹
印度的莲纹封泥
中国为什么缺少莲印
西藏地区的莲印与莲纹封泥
余论:全球现象,地方特色
第三章 印度洋来的“宝贝”:商周时期中原的海贝
老问题,新答案
海贝从哪里来
洛阳曹魏大墓石楬中的“海贝四枚”
海贝是货币吗
亢鼎中的“贝”
“用作宝尊彝”
海贝为什么不是货币
第四章 囤积江南:琉球进贡的马尔代夫海贝
引子:云南的贝币
元代:从江南到云南
马尔代夫的进贡
明初:从南京到云南
琉球来的海贝
第五章 “不朽”的“黑石号”:考古和文献中的
“无钉之船”
海底沉睡1170年
海洋考古首次发现的缝合船
中西文献中的无钉之船
“地产椰子索”
古代中国的无钉之
海底磁山
印度洋的“弱水”
“吸铁岭”
最后的无钉之船
第六章 宋代中国的海洋突破:“泉州一号”航线新考
从三佛齐返航吗
可能来自印度的香料
海贝
船体附着生物
文献中宋代的中国海舶、航线和中国商人
其他两艘宋代沉船
第七章 来或不来:中国宫廷的龙涎香
印度洋的“龙涎屿”
粪便、树脂、海底的蘑菇或沥青
“西南海”中来
中国的命名:龙之涎
“未婚妻的怀抱和灵魂的香味”
唐宋的中国:从流言到实物
宋代宫廷中的龙涎香
制造龙涎香
“每两与金等”
下西洋所见龙涎香
从龙之涎到龙之精
龙涎香的不来
十七两龙涎香从哪里来
为什么不来
第八章 人鼠之争:复活节岛之谜的新探索
百万年的寂寥
前人之述备矣
若有若无的殖民主义的影子
什么时候有了人
是人还是鼠?
老鼠也挑食吗
愚蠢的原住民吗?
第九章 1815年的坦博拉:火山爆发、全球气候变迁
与道光萧条
人类文明史上最大规模的火山爆发
火山气候的形成
坦博拉、气候变迁与中国
气候与19世纪的清朝
结语 知难而进,蹒跚前行
附录一 “Bon Voyage”
附录二 天不假年
附录三 斯人已成黄鹤去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