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张一兵教授在《中国社会科学》发文探讨列斐伏尔元哲学中的人化实践、诗性创制与存在论剩余
南京大学哲学学院张一兵教授在《中国社会科学》2024年第4期发表《走向元哲学:人化实践、诗性创制与存在论剩余——列斐伏尔元哲学解读》一文。
文章指出,在马克思恩格斯那里表征为能动性力量的物质生产实践,被列斐伏尔在《元哲学》中人本主义地描绘为比物质生产实践更原初、更本真的人化实践和诗性创制。然而,在现实中这种应该存在的人化实践和诗性创制,却异化成了占有性的物性实践强暴和经济交换权力的存在论剩余。虽然列斐伏尔的诗性创制观没影于后来他接受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论的思想转换之中,但理解列斐伏尔的这一理论构序逻辑,却是真正理解后来他所创立的历史唯物主义构境中空间生产理论的隐秘入口。
02
张生教授等在《中国社会科学》发文探讨战后美国对外政策与琉球及钓鱼岛问题
南京大学中华民国史研究中心张生教授等在《中国社会科学》2024年第4期发表《战后美国对外政策与琉球及钓鱼岛问题》一文。
文章指出,钓鱼岛主权争议,事关中日两国;而其战后的“制造”过程,却主要与美国相关。确保美国对琉球等地的独家战略管控,不断修正琉球政策使之与美国的亚洲政策、全球政策协调,诱导日本“与自由世界大体结盟”,对抗中苏,是战后美国战略的基本点。战后海峡两岸对峙,日美两国居间乘隙,将自古以来属于中国的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裹挟在琉球群岛概念中,私相授受,同时美国宣布在中日钓鱼岛主权争议中持“中立”立场。琉球问题的演变说明了海洋因素对中国历史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03
郭忠华教授在《中国社会科学》发文探讨自主知识体系视域下的标识性概念建构
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郭忠华教授在《中国社会科学》2024年第5期发表《自主知识体系视域下的标识性概念建构》一文。
文章指出,建构本土自主知识体系以建构标识性概念作为出发点,标识性概念建构又以理解概念的构成要素和建构原则作为基础。概念由对象、意义、词汇和场域四种要素组成。四种要素衍生出标识性概念建构的四条原则:与对象相关联的“差异性原则”、与意义相关联的“同一性原则”、与词汇相关联的“准确性原则”、与场域相关联的“谓述性原则”。在建构本土自主知识体系的过程中,标识性概念还需要进一步操作化才能发挥其知识建构的功能。
04
刘志彪教授在《中国社会科学》发文,探讨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路径与政策问题
南京大学长江三角洲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刘志彪教授在《中国社会科学》2024年第6期发表《产业链政策:中国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实践的新趋势》一文。
文章指出,中国式现代化的物质基础是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当前经济理论界最重要的任务之一,是要在这一既定目标下研究并提出具体的建设路径与政策措施。以合成化、综合性产业链政策为中心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是产业经济学在新时期提出的新命题、面临的新挑战和必须完成的新任务。
05
梁晨教授等在《中国社会科学》发文探讨社会转型过程中中国近代女大学生教育样态的发展与转变
南京大学历史学院梁晨教授等在《中国社会科学》2024年第6期发表《社会转型与中国近代女大学生的教育样态》一文。
文章指出,在近代社会转型背景之下,中国女大学生的教育环境和教育选择既与传统中国女性迥异,也与欧美不尽相同。一方面,随着女禁解除,男女同校的教育形式被中国高校普遍采纳,高校女大学生的制度环境较为宽松;另一方面,女大学生的社会来源和地理分布较男生更为集中,女子进入高等教育的门槛明显高于男生,在看似相对宽松的教育环境背后隐藏着更难逾越的阶层限制。大学之门平等向女性开放,是新中国成立后才逐渐发展形成的。这不仅有助于推进近代中国女性教育研究,也为理解全球近代女性平等的发展历程提供了中国经验。
06
李国成助理研究员在《中国社会科学》发文,从后文学与后人类的视角探讨人工智能文学的历史、挑战和潜能
南京大学文学院李国成助理研究员在《中国社会科学》2024年第7期发表《人工智能文学及其对现代文学观念的挑战》一文。
文章指出,人工智能文学是文学与科技相结合的新形态,具有顺序范式和连接范式两种类型、两个阶段。同时,人工智能文学也是对20世纪初以来多种先锋文学实验内在诉求的回应。对人工智能文学的认识和评价不应局限于以情感、灵感和创造力为核心的人本主义现代文学观念,而应当考虑到它所处的20世纪后半叶以来后人类和后文学的背景。在后人类和后文学的框架内,当下的人工智能文学可看作与人的赛博格身份相协调的赛博格文学,在人类视角与机器视角、作者与读者、语言文本与非语言文本等方面具有跨界潜能。作为一种语言信息处理方式,它可能极大地拓展文学的概念空间与表现形式。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 社科处 新闻中心
信息整理:岳元立 李乐怡
封面制作:何思佳
编辑:单歆然 戚茗秋
责编:王 俊 王雪纯
来源:南京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