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书单2024】:无风无雨也无晴,2024年荧惑之蛇实体书单
文摘
美食
2025-01-10 14:01
河南
应该不少人知道,年初的时候,我感染了新冠,说起来我也是非常注意,日常(直到今天)也是通风、洗手、空气净化、疫苗,但该来的还是来了,也不出意外的很严重,加上前后在家休养的时间,足足躺了大半个月,现在也是定期复查肺上的问题,自然的,我会更关注流行病相关的内容,毕竟,切身之痛真的很痛。
作者: [英] 罗伯特·S.戈特弗里德
出版社: 光明日报出版社
出品方: 后浪
鼠疫是名副其实的“1号病”。
是我们战胜了病毒,还是病毒放过了我们?
“这天灾人祸深刻地改变了欧洲,其影响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本书揭示黑死病的致命恐怖和绝处逢生:
近半欧洲人丧生,中世纪陷落终结;
却无心插柳,令现代文明变革的火种相继点燃。
黑死病相关的论著很多,近几十年多次流行病的爆发,或者说,在现代交通与信息传播技术的加持下,人们更容易感受到流行病大流行带来的巨大影响,而黑死病,作为最知名,影响最大的流行病,必然会一次又一次勾起人们的回忆,与恐惧。作为黑死病的鼠疫,现在已经有了深入的研究,无论是其的种类,中间宿主,传播方式,致病机理,治疗与防范方式等都不再神秘,日益降低的发病率就是明证。而其历史与社会影响更是一门显学,从传播源头,宗教影响,城市防疫政策,文学艺术改变,劳动力变化带来的雇佣关系改变,还有政权统治体系等不一而足。在某种意义上,黑死病塑造了现代世界。黑死病时期形成的很多防疫手段和实际经验一直延续到现代,而自远古就有的恐慌,谣言,歧视,无知也一样不断重复,的确是一个黑死病后的世界。
作者: [美] 弗兰克·M.斯诺登 / Frank M. Snowden
出版社: 中央编译出版社
出品方: 后浪
《流行病与社会》讲述了可怕而震撼人心的千年瘟疫史。微生物的致命威胁无数次逼近人类:鼠疫、天花、黄热病、痢疾、斑疹伤寒、霍乱、结核病、疟疾、脊髓灰质炎、艾滋病、SARS、埃博拉病毒……
针对这些深刻影响人类历史的流行病,斯诺登将专业权威的医学知识与波澜壮阔的历史叙事熔于一炉。
本书论述范围极广,跨越古今,遍及全球,深入展开医学与社会历史间的多学科比较研究,向我们揭示了流行病与社会的交互影响:一方面,疾病如何推动医学科学和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如何塑造艺术、宗教、思想史和战争形态;另一方面,社会因素又如何让疾病获得适宜环境,迅速传播,肆虐人类。
这是一本相当有分量的瘟疫史著作,无论是物理意义上的分量,还是其中讲述的人类与瘟疫斗争的分量。首先是书的内容相当丰富,按照时间线和流行病类别及影响几个方面,讲述了从黑死病(鼠疫)、天花、黄热病、痢疾、伤寒、霍乱、肺结核、疟疾、脊髓灰质炎、艾滋病、SARS 与埃博拉以及人类不断演进的防疫治疗措施。这些疾病都是我们耳熟能详,甚至改变人类历史进程的。时至今日,有些瘟疫已经消失,但还有些依然在威胁着我们。除了疾病本身,本书中更有意义的地方在于统合后反映了人们对于疾病不同认知而对疾病防治产生的影响,这里最明显的就是痢疾与肺结核,一个是来自东方恐怖的瘟疫,野蛮人对文明的进攻;一个是求之不得的天赐唯美,作假也要说自己得病。因此产生了极具对比性的非医疗影响,切实说明了疾病,尤其是流行病,并不单纯只是一个医疗问题。这一点在近现代更为明显,随着全球化和世界范围大开发的进程,流行病的威胁加剧,但我们现代防疫体系底层逻辑和实际运作,真的比黑死病时代更好吗?本书只到了SARS,所以作者还能乐观一些,但是新冠的到来,彻底说明了我们并没有自己想象中的那种能力对抗流行病。这不仅仅有对疾病的认识,也有看似强大其实滞后的现代医学,还有崩塌的社会基层管理和社会共识,以及不能舍弃的全球化,我们注定和祖先一样,直面流行病。
作者: [英] 劳拉·斯宾尼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译者: 祁长保
本书将从一个不同的视角讲述流感,从史前讲到1918年,从地球讲到人类,从病毒讲到观念,再从观念返回病毒本身。其核心是西班牙流感如何浮出身影并横扫全球,继而又倏忽而去,以及它对人类造成了怎样的改变。
讲述西班牙流感不能脱离母亲们给孩子详述一件事情的那种方式,因为这能够丰富并扩充此类全球性事件的庞杂背景,哪怕其对事件本身的影响短暂得只如历史脉搏的一次跳动,而这正是本书的目的。
按当今流行的说法,西班牙流感就是一次所谓的“黑天鹅事件”。现在,科学家、小说家、艺术历史学家像工蜂一样勤勉地穿梭忙碌于条分缕析间,将独立存在的无数个人悲剧编织在一起,形成集体的记忆,从而牢固地铭刻于我们的记忆中,世代相传。
人们不仅不会从历史中吸取教训,也不会记住历史本身。西班牙大流感,这个距离我们并不遥远的,是改变人类历史进程的流行性疾病,只会在下一个流行开始时候被提及,重复一些很有道理但是没法执行的故事。这本书涉及近些年的新东西,比如女性、第三世界、少数族裔视角,但整体上还是传统的叙事流程,从源头探索到医疗措施,以及其对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世界格局的影响。讲述了一些防治措施对于后来流行性疾病的意义。在后新冠时代,每一种不同立场的人,多少都能看到一些自己想看到的。
作者: [加拿大] 约翰·麦克尼尔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出品方: 见识城邦
译者: 余新忠 / 毕会成
疫病是人类历史的基本参数和决定因素之一。一代历史学家威廉·麦克尼尔从疫病史的角度,以编年的手法,从史前时代写至上世纪前半叶,详实探讨传染病如何肆虐欧洲、亚洲、非洲等文明发源地,而这些疾病又如何塑造不同文明的特色。他率先将历史学与病理学结合,重新解释人类的行为;他将传染病置于历史的重心,给它应有之地位;他以流畅的笔调、敏锐的推理和高超的技艺,娓娓道出传染病在人类历史变迁和文明发展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
《瘟疫与人》是威廉·麦克尼尔备受欢迎的一部经典作品,也是宏观论述瘟疫与人类历史关系的史学佳作。《纽约书评》称 “此书从此扭转了人们看待世界历史的角度”,《纽约客》则认为此书是 “一部真正的革命性作品”。普利策奖得主哈里森•索尔兹伯里盛赞它提出了“富有创新也具有挑战性的历史概念,影响深远”,而历史学家威尔•杜兰特有言:“看待历史的崭新观点,我从《瘟疫与人》中受益匪浅。”
首先吐槽这本书的翻译,不行;然后感叹下人类社会的进步,才四十年,对于疾病和社会组织形态的观点就有了不少发现和变化;最后就是老毛病的欧洲(西方)中心论,还有就是对于殖民的美化。接下来是本书有趣的地方,一个是疾病在人类定居、扩张、迁移中存在的正负影响;另一个是促进新兴宗教兴起,导致占据垄断的宗教衰落;至于主导文明的起落,我觉得作者是先射箭后画靶,把任何一个复杂漫长的历史进程归结于简单单一因素的影响,都是不合理的。顺便扩展两个有趣的点,一是英国营养最全面均衡的时期,是二战实物配给时期,二是我在很多回忆录里看到,在抗战时期存在的灭虱卫生站,在这本书里还占了一些篇幅,也是在意想不到的地方看到了历史的痕迹。
作者: [美] 理查德·普雷斯顿
出版社: 上海译文出版社
译者: 姚向辉
文明与病毒之间,只隔了一个航班的距离。
来自热带雨林的危险病毒,可在24小时内乘飞机抵达地球上的任何城市。航空线路连接了全世界的所有城市,构成网络。
埃博拉已经进入网络,开始环球旅行。
这是一本现在比较流行的小说式的纪实文学,作者将埃博拉的恐怖和人们初次面对时候的惊恐情状描写的惟妙惟肖,几条故事线以交叉的方式讲述,辅以参与者日常生活的描写,将这种恐怖疾病对于人类脆弱现代生活的威胁展现的淋漓尽致。而对于这种疾病的追踪与对抗,也是现代社会对于流行疾病的基本流程。我们可以看到无畏的牺牲,但也有为了蝇头小利将自己和他人置身于致命危险中;我们有最高精尖的医学检测技术,也需要最原始跋山涉水寻找源头;现代交通带着我们走向世界,也将全人类都编织进了一张疾病快速传播的网络,不知道我们的幸运能不能有下一次。
我个人的读书喜好比较小众,当然世界足够的大,我的同类也必然不少,但作为一篇面向大众的书单,总是需要一些不是很重要的妥协。
★这是一个真实的事件。陕西科技大学副教授杨素秋到西安碑林区挂职一年,主持西安碑林区图书馆的建设。图书馆的灵魂是书目,在确定图书馆书目的过程中,她遇到了各种潜规则和来自各方的阻力,关关难过关关过,最终,理想与现实得到了最大的平衡。
★本次事件获得央视新闻周刊、腾讯谷雨工作室、爱奇艺的关注和报道,杨素秋被誉为“公共选书人”
这是一本看完之后悚然而惊,继而脸红出汗的书。我开始的时候没有想到这本书会如此全面,甚至觉得会是一本轻松的图书馆手册。我的确在不知不觉中也成了酱缸的一份子。这本书里有磨损事物的官僚,有灰色的内部等级与晋升,有习惯性的营营苟且,有毫无意义的争论和似乎毫无意义的“在乎”……至于“馆配”这种纯粹而上不了台面的事,反而好解决,毕竟见光死的和存在在阳光下的影子,谁都知道哪个消失的容易。这里有太多想说的,比如阶级分明,存在于排座位、出身文字(事业还是公务员)、讲话稿、乃至于上下车中的官员等级;比如不出错高于服务人民的原则;比如领导定性的“政治站位”;比如挂职与正职;比如领导的招呼干预采购……但这里感触最深的,是关于“舆论”,或者简单的一点,“舆情”。刚好我所处的单位刚刚经历,或者说还在经历着“舆情”,因此实在是感同身受,这不仅仅是自己无法发声的愤懑,还有对“稳定”的不屑,对“相隐”的可笑,对“由舆情XX指导”这种既是插手也是甩锅的无可奈何……所以大家很快就“成熟”了,学会了在一个个无聊的场合合乎周礼的行动,合乎周礼的熟视无睹,合乎周礼的举办一些活动,合乎周礼的沉没在无聊的报表中,合乎周礼,但是封建。当然,里面也有很多轻松的,比如西安的美食,与隐于市的富豪的相遇,去西藏的图书馆,同事们的认可,正如最后那样,这一场经历,也是“一得”。的确,有些图书馆,只有一个零经验的,一个临时的挂职干部,才能建起来。最后加一点番外吐槽,这是一本看起来危险,但其实不危险的书,它揭露了体制内大家都知道,都不喜欢的痼疾,并且以局外人身份做出了突破,但本身并没有触及真实的个体利益,还是在一个公认的“清水衙门”里,这本书的单位大概已经把这本书写进总结当成业绩,也是,双赢。
2019年北京春季艺术品拍卖会上,出现了一张康熙皇帝1716年发去欧洲的谕令,内容是寻找他派去罗马多年而杳无音讯的洋钦差。这份谕令呈朱红色,历史上又称“红票”。因正史中没有记载,红票的来历一直成谜。康熙为何会派西洋传教士做钦差?派他们到欧洲去所为何事?
本书以红票作为叙事切入点,抽丝剥茧,围绕清初皇室特别是康熙帝与汤若望、南怀仁为代表的北京传教士群体之间的互动,抉出了一段中国与西洋深度接触的往事。
进入中国的西洋传教士,与中国各阶层有着广泛的接触,上至皇帝高官、下至贩夫走卒,他们的交往交织着文化碰撞与私人恩怨,纠缠着国际竞争与内闱宫斗。
作者精读中西文献,细加论证,在诸如清初历狱、中西礼仪之争、雍正禁教等热点问题上均有原创性见解,并对流传已久的“闭关锁国”“朝贡体系”“文明冲突”等历史论调提出了质疑,是一本学术性与通俗性兼具的佳作。
这是一个意外之喜,我其实只是随手凑单买了这本书,但却一下子被吸引了。本书的主题是清初外国传教士在中国高层,或者说,与康熙的关系;顺带涉及某些历史事件以及雍正时期“禁教”问题。作者对于事件的梳理非常清晰,尤其是将过去常常独立使用的文献资料还原到事件进程中,得出了相当有新意的观点。也阐述了作为帝王集权程度最高的清代,皇帝个人的人生经历与好恶对于宗教传播的巨大影响,也展现了过去常常被忽视的康熙皇帝的全球世界观。本书的开头讲述了清代外国传教士被清朝重视的缘由以及进入高层的途径,这是一个相当有共性却也有时代特点的途径。对比同样是外来宗教的佛教,天主教也是走了上层路线,尤其是如何取得皇帝的支持;逐步在首都建立宗教场所;依靠天文立法等“技术”结交皇帝及高层贵族士大夫群体;当然也有因为宗教习俗的冲突和进行了本土化改造,甚至康熙时期就开始“买地收租”;最后也因为卷入政治斗争而受到打击。如果不是因为后来的“二千年未有之大变局”,天主教本土化成为我国传统宗教信仰之一,也不是不可能的事。至于特点,则是清朝因为满族入关前后自身社会制度转型过于剧烈,因而残留的奴隶制因素也构成皇权统治的一部分。这也为康熙对待天主教传教士以及后续的使团、发往欧洲的公开信(红票)、皇帝直接干涉天主教内部礼仪争论、禁教等行为埋下了伏笔。过去我们经常因为“奴才”这个词的负面含义而对其在清代独特的政治生态地位有误解与偏见,因此也很容易忽视受到内务府管辖的“传教士”在康熙时代与我们传统认知不同的“受重视”,并且因为清代“主奴”类似于家人的关系,体现出不太可能在官方文字档案中的密切联系。这种独特的关系既是康熙时期传教士的通行证,也是雍正时代被禁教的原因。按照作者的观点,因为近代史的关系,无论中外,对于该事件的研究都有扩大化的趋势,往往落脚于中西文化冲突,甚至是近代中国落后根源。但其实事情可能非常简单,仅仅是皇帝轮换后的个人宗教信仰影响,对于当时的人,甚至是直面冲击的传教士都没认为是什么大事,不过是需要等待下一个皇帝而已,这一点在中国外来宗教传播的历史上屡见不鲜,道教有数次大型起义战争,佛教也不免“三武一宗”,熟悉中国历史文化的“洋夫子”自然也清楚,只不过时代变了,没有那么多时间了。这真是一本相当有意思的书,作者应该是花了大量心思在修改上,基本感觉不到学术论文的味道,读起来顺畅引人入胜。不少事件即使是知道结果,也会在作者的记叙中得到丰富的佐证,更不用说还有一些往常很少谈及的,如中俄边界谈判,天主教中国礼仪问题等,有些细节也非常抓人,如康熙用政治施压手腕逼迫天主教教皇使节透露谈判底线,也是补足了很大的一块盲区,非常值得一读。
本套书以翔实的文献和档案史料、缜密的分析,展示了中国地下社会两大体系的产生、发展和覆亡的过程,对年轻学者了解、研究中国秘密社会史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和价值,可以帮助读者客观了解神秘的中国古代地下社会。
这是我看到现在最全面的关于中国秘密社会的通史类书籍了。其中卷一、卷二主要是秘密教门的源头,卷三、卷四剖析会党的产生、发展和覆亡的过程。当然因为本书其实是以不同教门为讲述主体,非要类比,可以说是纪传体,因此像是第二卷的一贯道,就讲述其起源一直到从大陆消失,当然谁也没想到它会在台湾发展壮大时至今日,话说要是谁做一个台湾公庙、会道门、司法中的“神鬼断案”的研究,一定非常有意思。通读全书可以看到,早期的秘密社会基本是个人野心的产物,组织上并不严密,而且主要不脱出聚敛钱财、喜好美色这两点。甚至不少秘密宗教的死灰复燃,是因为教主或者教主的后裔、教徒生活困苦,不得不“开坛收徒”,这也恰好与乾隆末年开始严重的人地矛盾和贫民赤贫化对应。这种秘密社会在当时应该极多,但大多都湮灭在历史中,仅仅几支流传下来,或者在后期由某一代教主进行组织重构,并在变幻的时势中发展壮大,可以说,贫困的社会催生了秘密社会的萌芽,而剧烈的社会变动促成了秘密社会的壮大,政权对于地方统治的需求则对于秘密社会的生死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后两卷就是我们都很熟悉的青帮、天地会、哥老会,这三者涉及大量我们耳熟能详的近代史事件,而且也有大量的影视作品、文艺小说等对此进行描绘和再创作,但这些往往是服务于某一个具体的政治目的或者是现代社会娱乐需求,因此仅仅从这些渠道了解他们,往往会产生了不少不切实际的幻想。不过感谢台湾省在保留近现代糟粕方面的身体力行,我们能够直观窥见在一个失序社会中,秘密社会是如何生存与发展,有事如何影响和控制社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