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山中堡村静静地依偎在青山绿水之间,承载着岁月的沉淀,散发着独特的魅力。
明朝时平阳的周姓和解姓人家搬迁到这里居住,而后逐渐发展成为村落。以此时间点来算,中堡村约有 500 年左右的历史。
走进中堡村,仿佛踏入了一幅宁静的山水画卷。三面环山的地势,将村子紧紧环抱,像是大自然为它筑起的一道绿色屏障。山峦连绵起伏,郁郁葱葱,像是大地的守护者,默默守护着这片宁静的土地。山间的清风徐来,带着草木的芬芳,让人顿时心旷神怡。村子里,三溪清泉潺潺流淌,清澈见底,那清脆的流水声,仿佛是大自然演奏的一首美妙乐章,为村子增添了几分灵动之美。
村中的普陀禅寺,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这片山水之间。始建于唐贞观元年(距今已 1300 多年)的千年古刹 —— 普陀禅寺。传说此寺是观世音菩萨来东土普渡众生的第一显身地,故名观音堂,后称观音殿。庙宇曾有损毁,清嘉庆年间得以重修,后改名为普渡庵。20 世纪 50 年代,殿宇曾被改为居所,后又被辟为水库和茶场。90 年代重修后,邀请了天台高明讲寺的了慧法师前来主持寺务,改名为普陀禅寺。
尽管其建成时间比舟山普陀寺早 200 多年,但因后者名气更大,这里被称为小普陀。寺庙的红墙黄瓦,在青山的映衬下,显得格外庄重肃穆。踏入寺内,香烟袅袅,梵音阵阵,让人的心灵瞬间得到了净化。那千年的古刹,见证了岁月的沧桑变迁,承载着无数人的信仰与希望。每一尊佛像,每一块砖瓦,都仿佛在诉说着过去的故事,让人不禁对古人的智慧和信仰心生敬畏。
寺庙位于村庄南部,寺内有大雄宝殿、观音殿、西主殿、延生堂、念佛堂、韦驮殿和放生池等建筑,供奉有千手观音像、三十二观音幻化像。这里常有香客前来进香礼佛,不仅有宁波、上海、港台等地的信众,甚至连舟山的香客也常来此。
沿着普陀禅寺门前的水泥路前行,便来到了那充满革命史迹的红色幕墙和凉亭。红色的幕墙,犹如一面鲜艳的旗帜,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它记录着曾经的革命岁月,让人铭记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而那蜿蜒的健康步道,则像是一条通往历史深处的时光隧道,引领着我们去探寻过去的故事。漫步在步道上,脚下的碎石路发出沙沙的声响,仿佛是在与我们诉说着那段艰苦卓绝的岁月。
中堡村曾是抗倭重地,东面的山上曾经修建有炮台,是抗击倭寇的堡垒,这可能也是 “中堡” 名字的由来之一。村里还有戚继光抗倭时留下的烽火台遗址等历史遗迹。这些遗迹见证了当年军民抗击外敌入侵的英勇历史,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价值。
村外的风车公路,更是中堡村的一道独特风景线。那一个个高大的风车,矗立在青山之巅,叶轮缓缓转动,仿佛是在与风儿嬉戏。蓝天白云下,风车与青山绿水相互映衬,构成了一幅绝美的画卷。站在风车下,仰望那巨大的叶轮,感受着风儿的吹拂,让人不禁感叹大自然的神奇与人类的智慧。
中堡村位于象山县涂茨镇东南,三面环山,濒临象山港和大目洋,自然生态资源丰富。村内有三溪清澈泉水长流,村背紧靠丘陵山地,山清水秀、环境优美、民风淳朴,从村子里的任何角落仰望山顶,都能看到美丽的风景。
村子周边的山上有宁波的风车公路。连绵的青山上矗立着一个个风车,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构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也为村庄增添了几分浪漫和诗意。
中堡村,这个历经岁月洗礼的古村落,既有千年古刹的宁静与庄严,又有革命史迹的红色印记,还有风车公路的浪漫与诗意。它就像一本厚重的历史书,每一页都写满了故事;又像一幅绚丽的画卷,每一笔都描绘着美景。在这里,我们可以感受到岁月的沉淀,领略到大自然的魅力,也可以汲取到前行的力量。让我们走进中堡村,去感受那份宁静与美好,去探寻那片心灵的栖息地。
专注撰写历史、文化和农村深度分析文字。十年磨一剑,归来仍少年。如看完觉得有收获的朋友,恳请帮忙点亮手机屏幕最右下方的攒和在着按钮,并点分转到群和盆友圈扩散共享,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