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东海之滨,象山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于浩渺烟波之间。其山川灵秀,云雾缭绕,孕育出了底蕴深厚、源远流长的茶文化。这片土地上,茶的故事犹如古老的诗篇,从岁月深处悠悠传来,每一片茶叶都承载着象山的历史记忆、风土人情与先辈们的智慧结晶。让我们沿着时光的脉络,轻轻翻开象山茶文化史这一部厚重的典籍,去探寻那隐匿于茶香背后的传奇历程,领略其独特而迷人的魅力。
当象山茶文化的画卷在历史长河中徐徐展开,一位高僧的身影逐渐浮现于时光的迷雾之中,他便是虚堂智愚。在南宋时期,虚堂智愚以其深邃的禅思与非凡的影响力,为象山茶文化注入了独特的精神内涵。他的存在,宛如一颗璀璨星辰,在象山茶文化的苍穹中闪耀着智慧的光芒,不仅将禅意与茶韵巧妙融合,更以其独特的人格魅力与文化造诣,成为象山茶文化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引领我们深入探究那一段充满禅茶交融魅力的历史篇章。
虚堂智愚和尚,生于 1185 年,卒于 1269 年,俗姓陈,号息耕叟,是南宋时期临济宗的高僧,象山珠水溪(今浙江象山珠水溪村)人。
虚堂家境富裕,父母从小将他视为掌上明珠,受到了较好的文化教养。16 岁时,虚堂智愚依家乡普明寺僧师蕴出家,后得法于安吉州道场山护圣万岁禅寺的住持运庵普岩,成为临济正宗十六传弟子。他一生辗转多地,住持多座名刹,绍定二年(1229 年)五月,于嘉兴府的兴圣寺出家,后又住持明州的显孝寺、延福寺、瑞岩寺,婺州(今浙江金华)宝林寺等禅寺 。宝佑四年(1256 年)四月奉诏主持育王山广利寺,后转主持明州的柏岩寺。景定三年(1262 年)退居雪窦山闲住,景定五年一月,又奉诏旨到杭州净慈寺主持法席,咸淳元年(1265 年)八月,奉度宗皇帝诏谕主径山法席,宋理宗、宋度宗相继归依之。
虚堂智愚和尚精通佛法,擅长诗文,写下了不少与茶相关的佳作。比如《谢芝峰交承惠茶》一诗:拣芽芳字出山南,真味那容取次参。曾向松根烹瀑雪,至今齿颊尚余甘。
从题目即可看出是一首答谢友人赠茶的作品,我们仿佛能看到虚堂智愚收到友人所赠之茶时的欣喜与感激之情,也能感受到在他的禅修生活中,茶作为一种珍贵的礼物和情感的纽带所具有的特殊意义。
首联“拣芽芳字出山南,真味那容取次参”,“拣芽” 指的是经过精心挑选的鲜嫩茶芽,这表明所赠之茶的品质上乘。“芳字出山南” 描绘了茶叶来自山南地区,山南往往是茶叶的优质产区,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孕育出的茶叶自带一股天然的芬芳。“真味” 则强调了此茶所蕴含的纯正、独特的味道,而 “那容取次参” 则是说这种真正的茶味是不允许轻易、随便地去品味和参透的,它需要品茶者以一颗虔诚、专注的心去细细感受,才能领略到其中的韵味。从更深层次来看,这也暗示了禅茶一味的理念,真正的佛法真谛如同这茶的真味一样,需要修行者用心去体悟,不能浅尝辄止,体现了一种对精神境界和内在品质的追求。
颔联“曾向松根烹瀑雪,至今齿颊尚余甘”,此联描绘了诗人曾经在松树下,用从瀑布取来的雪水烹煮茶叶的情景。在古代,用雪水烹茶被视为一种高雅的行为,雪水的纯净和清冷能够为茶增添一份独特的韵味。而在松根烹茶,则更增添了一份清幽、雅致的意境,松的高洁与茶的淡雅相得益彰。“至今齿颊尚余甘” 生动地写出了诗人对那次烹茶品茗经历的深刻记忆,即使时间过去了很久,那茶的甘甜依然留在齿颊之间,回味无穷。这不仅是对茶的美味的赞美,更是一种对美好回忆和深刻感悟的留恋。从禅学的角度来看,这种余甘可以被理解为一种心灵上的滋养和启迪,就如同禅修所带来的内心的宁静与喜悦,虽然禅修的过程可能已经过去,但它所留下的影响却长久地存在于内心深处,时刻提醒着修行者曾经所获得的智慧和启示。
还有《烟暖土膏》一诗 “烟暖土膏农事动,一犁新雨破春耕。郊原渺渺青无际,野草闲花次第生。” 描绘了一幅春雨初霁、农事将兴的田园画卷,在这样的氛围中,茶作为一种重要的农事产物,也蕴含其中,暗示着茶与自然、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开庆元年(1259 年),日本僧人南浦绍明入宋求法,拜虚堂智愚为师,虚堂前往径山住持时,绍明也相随至径山继续学习,最终得虚堂的印可,成为法嗣。南浦绍明回国时,虚堂作偈一首送行,名为《送日本南浦知客》:“敲磕门庭细揣磨,路头尽处再经过。明明说于虚堂叟,东海儿孙日转多。” 这一事件不仅体现了中日两国在佛教文化上的交流,也与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虚堂在日本有很大名望,其流派传入日本,以大德寺和妙心寺为主要阵地,形成的 “应灯关” 一派成为日本现代临济宗的主流,其本人的相关墨迹也多流入东瀛,成为日本茶道界求知若渴的重宝。
虚堂智愚和尚的禅茶对日本茶道产生了深远影响,其主要通过弟子南浦绍明进行传承。
南浦绍明在径山万寿禅寺从虚堂智愚受法,于南宋咸淳三年(1267 年)回国 。他将径山寺的茶礼带回日本,其中包括规范的茶具摆放、点茶动作、茶会流程等,这种严谨且极具仪式感的茶礼,为日本茶道的礼仪规范奠定了基础,如日本茶道中的抹茶道,其点茶、献茶等仪式动作都有着严格的规范和流程,与径山寺茶礼有着一定的渊源。南浦绍明是日本临济宗僧人,1259 年入宋,跟随虚堂智愚学习,1267 年回国。曾任崇福寺住持 33 年,奉诏入宫为龟山上皇说禅,受任万寿禅寺住持等职,敕谥 “圆通大应国师”,其法系称 “大应派”,是日本茶道传承的重要人物之一。
虚堂的禅茶强调 “禅茶一味”,通过饮茶来助禅修、悟禅机。这种将禅与茶相结合的精神内涵也被传入日本,日本茶道吸收了其中的 “和、敬、清、寂” 等理念,追求在品茶过程中达到心灵的宁静与平和,将茶道提升到了一种精神修行的高度。
南浦绍明的再传弟子宗峰妙超、关山慧玄等及其后世弟子以京都大德寺、妙心寺为中心,致力于向各地城乡传播临济宗以及与之相关的禅茶理念与文化,使得禅茶在日本不断传承发展,并逐渐融入日本社会与文化之中,为日本茶道的传承与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促进了日本茶道流派的形成与发展,如 “应灯关派” 就对日本近代临济宗以及茶道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据记载,南浦绍明从虚堂禅师处得到了一张台子,这张台子传入京都大德寺后,开启了日本点茶礼仪的先河 。由此可以推测,虚堂智愚对于茶道器具的选择与使用方式也对日本茶道产生了影响,促使日本茶道在器具的使用和搭配上更加讲究和规范。此外,禅茶所注重的清幽、雅致的饮茶环境,也影响了日本茶道对于茶室布置、庭院设计等方面的审美与追求。
虚堂智愚的法嗣中,对日本文化产生重要影响的还有宗峰妙超,他是南浦绍明的弟子,在京都城北紫野建立大德寺,被花园上皇赐以 “兴禅大灯国师” 之号,其创立的大德寺派成为日本临济宗的重要流派之一,对日本禅学与文化的发展影响深远,也为日本茶道在精神层面的升华提供了支持。
以及宗峰妙超的弟子关山慧玄,开创了京都妙心寺,成为临济宗妙心寺派的开祖,促进了临济宗在日本的进一步传播与发展,其禅学思想与实践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日本茶道的发展与演变。
还有虚堂智愚的七世法孙一休宗纯,是日本室町时代的著名禅僧,他曾奉敕任大德寺住持,致力于大德寺的复兴。一休的禅学思想和行为方式对当时的日本社会产生了广泛影响,其信徒遍布各阶层,他与茶道也有着密切的联系,他的弟子村田珠光更是日本茶道的开祖之一,一休对村田珠光在禅学与茶道方面的教导与影响,间接推动了日本茶道的发展与成熟。
以及名僧村田珠光,他曾师事一休宗纯学习临济宗杨岐派禅法,并从一休那里获得印可。珠光在受到奈良茶风的熏陶之后,结合从南浦绍明传来的茶礼和茶道具,将禅悟导入饮茶文化,从而创立了草庵茶 —— 日本茶道的最初形式,对日本茶道的形成与发展起到了关键作用。
虚堂智愚的禅茶理念主要体现在 “禅茶一味” 上,强调通过饮茶来助禅修、悟禅机,对我们的生活有非常多的启示。
现代社会节奏快、压力大,人们常常处于忙碌和焦虑之中。虚堂智愚的禅茶理念倡导在品茶过程中,放下外界的纷扰和内心的杂念,专注于当下的茶味与心境,从而获得内心的宁静与平和,帮助人们缓解压力,以更加从容的心态面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当人们结束了一天繁忙的工作,回到家中,泡上一杯茶,在茶香袅袅中,静下心来,细细品味茶的滋味,让思绪从白天的忙碌中抽离出来,享受这片刻的宁静,使身心得到放松和舒缓。
禅茶要求品茶者全身心地投入到泡茶、品茶的过程中,留意每一个细节,如茶叶的形态、水的温度、茶汤的颜色和口感等。这种专注的状态有助于培养人们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专注力,提高做事的效率和质量。
禅茶理念不仅仅是一种饮茶的方式,更是一种对生活品质的追求。它提醒人们在忙碌的生活中,不要忽略了身边的美好事物,要学会用心去感受和体验生活中的点滴,从一杯茶中品味出生活的滋味和乐趣,从而提升对生活的满意度和幸福感。
茶在中国文化中常常扮演着社交媒介的角色,禅茶理念下的品茶活动更是为人们提供了一个良好的交流平台。在品茶过程中,人们可以以茶会友,交流心得,分享感悟,增进彼此之间的理解和信任,促进人际关系的和谐发展。
禅茶注重的是茶本身的品质和韵味,而非外在的奢华装饰和繁琐仪式。这启示人们在现代生活中应摒弃过度追求物质享受和虚荣的心态,回归简朴和淡泊的生活方式,珍惜身边的简单幸福,不被物欲所累。
在宁波,还有许多与虚堂智愚相关的茶文化遗迹。如育王山广利寺,宝佑四年(1256 年)四月,虚堂智愚奉诏主持育王山广利寺,成为该寺第四十一代住持。育王山广利寺作为宁波的重要佛教寺院之一,在虚堂智愚住持期间,其禅茶理念与实践得到进一步传播和发展,对宁波地区的茶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柏岩寺,虚堂智愚也曾在此住持,他在寺院中的茶事活动以及对禅茶一味理念的推广,使得柏岩寺成为当时宁波地区茶文化与禅文化交流的重要场所之一,为宁波茶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瑞岩寺,虚堂智愚曾住持于此,在瑞岩寺期间,他将禅修与饮茶相结合,通过日常的茶事活动,向寺内僧众及周边信众传播禅茶理念,对当地茶文化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也使瑞岩寺成为宁波地区禅茶传承的重要源头之一。
诞生地象山县珠水溪村:虚堂智愚出生于象山县珠水溪村,随着对象山茶文化历史的挖掘,这里作为虚堂智愚的诞生地,成为了研究其茶文化思想及传承脉络的重要起点,也吸引着众多茶文化爱好者前来探寻,对于传承和弘扬虚堂智愚所代表的茶文化具有特殊意义。
虚堂智愚长期在宁波及周边地区的寺院住持,他提倡通过饮茶来达到内心的平静和专注,将禅修与饮茶相结合,这种禅茶一味的理念在宁波的寺院和民间广泛传播,促进了宁波地区茶文化与禅文化的深度融合,使得饮茶不仅仅是一种物质享受,更成为一种精神追求。
在径山寺的做住持时,虚堂智愚对径山寺茶宴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有着重要影响。而径山寺茶宴文化是宁波乃至中国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注重礼仪、讲究品茶环境与心境等特点,通过虚堂智愚及其弟子的传承与传播,对宁波地区的茶礼、茶艺等方面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丰富了宁波茶文化的内涵。
虚堂智愚因为自身的声望和影响力,吸引了众多文人雅士、信徒以及其他地区的高僧大德前来交流。这些交流活动中,茶作为一种重要的媒介,促进了不同文化背景和社会阶层之间的沟通与融合,使得宁波茶文化得以在更广泛的范围内传播和传承,不断吸收和融合其他文化元素,保持了其旺盛的生命力和独特的魅力。
而开庆元年,日本僧人南浦绍明入宋求法,拜虚堂智愚为师,在其门下学习多年并最终得法。南浦绍明回国后,将中国的禅茶文化带回日本,对日本茶道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这一事件从侧面反映出虚堂智愚作为一位高僧,在培养茶文化传承人才方面的贡献。他的教诲和影响不仅局限于国内,还通过弟子的传播,让宁波的茶文化在国际上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力,也进一步提升了宁波茶文化在整个茶文化体系中的地位。
专注撰写历史、文化和农村深度分析文字。十年磨一剑,归来仍少年。如看完觉得有收获的朋友,恳请帮忙点亮手机屏幕最右下方的攒和在着按钮,并点分转到群和盆友圈扩散共享,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