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朝元老俞士吉在石浦的岁月

美食   2024-12-18 17:01   浙江  

在浙江宁波的象山石浦,有一位历史人物的名字被永远镌刻在了这片土地上,他就是俞士吉。

俞士吉,字用贞,号栎庵,晚号“大瀛海客”,是浙江宁波象山人。他生于1354年,卒于1430年,是明朝前期的一位重要大臣。洪武末年,俞士吉通过科举考试成为举人,随后被任命为山东兖州府府学训导。在任期间,他上书十事,切中时政,因此被提拔为广西道监察御史。他的政治生涯从此开始,直至成为明朝的六朝元老。

石浦,这个古老的渔港城市,以其独特的海洋文化和历史沉淀而闻名。石浦人以海为生,以渔为业,形成了独特的渔文化。在这里,你可以感受到“郎不耕田侬不结,一年生计在渔船”的生活气息,古城渔汛主题场景复原了明代据高控港的海防重镇气势,万船蚁聚的港域码头,热闹非凡的鱼市商铺,浓缩了“清明上河图”的繁华景象

俞士吉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在石浦,有一座侍郎府,是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外交家而建立的。侍郎府内陈列着俞士吉的生平政绩和相关物品,楼上正房则有“出使厅”,模拟俞士吉从石浦南关桥出使朝鲜、出使日本时,当地官员和民众欢送的场景。此外,石浦渔港古城内还有一座“俞士吉出使日本遗址纪念碑”,记录了他以礼部侍郎名义出使日本的历史。

俞士吉在永乐元年(1403年)被提拔为右佥都御史,并奉诏出使朝鲜、日本。他的外交才能得到了充分的发挥,他不仅促进了两国邦交,还显示了明朝的国威。特别是在出使日本时,他宣读皇帝诏书,褒嘉日本捕盗修贡之绩,赏赐金印财物,封其国山曰寿安镇国之山,御制碑文,赐以铭诗,使得东海海疆有过几年平静。

俞士吉不仅是一位外交家,也是一位为民请命的好官。在浙西发生水灾时,他与户部尚书夏原吉一同前往灾区,奏请减免湖州欠粮六十万石,他的坚持和为民请命的精神,使得朝廷最终全部减免了所欠的粮食。他的这种“欺君病民,吾不为也”的精神,成为了后世为官的楷模。

俞士吉的诗文作品并不多,但其中一首《汉江鸭绿》流传至今,体现了他的文学才华。以下是这首诗的全文:

《汉江鸭绿》

明朝 俞士吉

落日行大堤,爱此春江绿。

谁云可染衣,华我襄民服。

谁云可作醅,取我襄民足。

临流不敢唾,聊以鉴眉目。

轻风生微澜,胡能照心曲。

无端双白鸥,飞来镜中浴。

试问沧浪翁,借尔槎头宿。

飞梦绕天河,弗顾鳊鱼熟。

这首诗描绘了俞士吉在汉江边的所见所感,通过对春江绿水的描绘,表达了他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民生的关切。诗中“谁云可染衣,华我襄民服”和“谁云可作醅,取我襄民足”反映了他关心百姓生活,希望他们能够丰衣足食。而“临流不敢唾,聊以鉴眉目”则显示了他的自省和对自然的尊重。整首诗语言清新,意境深远,是俞士吉文学成就的一个代表。

但俞士吉在出使朝鲜时,并没有以诗文自炫。据记载,朝鲜陪同参赞曾作诗赠给使者,而俞士吉回应说:“昔陆颙辈奉使于兹,因诗酒荒乐,中国之士,闻者皆笑之。是以吾辈初欲矢不作诗。然子之诗,敢不赓韵。”这表明明朝已经意识到以诗文书画之士出使的失策,并在朱棣上台后一改前辙,不再以诗文为外交的主要手段。

俞士吉在出使朝鲜期间,朝鲜国王李芳远畏惧使臣威仪,谨奉鞍马、貂裘、黄金等礼物予以讨好。然而,俞士吉秉持大节,凛然拒之,表现出上国使臣的清廉风范,彰显了大国的崇高与尊严。在回航石浦时,俞士吉的船队在海上遭遇了狂涛怒浪,差点遭遇不测,后因石浦如意娘娘显灵,化险为夷,成了一段好人有好报的佳话。

俞士吉的一生,是与石浦这片土地紧密相连的一生。他的故事,他的精神,他的贡献,都深深地烙印在了石浦的历史长河中,成为了后人敬仰和学习的典范。

更多精彩
点击下方了解更多

 欢迎点击关注作者
历史背面,大可借鉴

专注撰写历史、文化和农村深度分析文字。十年磨一剑,归来仍少年。如看完觉得有收获的朋友,恳请帮忙点亮手机屏幕右下的攒和在着按钮,并点分转到群和盆友圈扩散共享,谢谢~↘↘↘

历史的背面
历史的背面,换个角度看历史!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