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辞退老园长?”靠家里的小姑娘,硬是靠自己让所有人闭嘴

2024-10-31 19:36   德国  

出身政商家庭的她,上大学也理所当然学了和家族企业管理相关的专业。但她告诉父亲,“如果可以,我想去做教育。”

她虽然不知道做教育的具体形态是什么但梦想不都是难以说出所以然的东西么

大学毕业后桥熙的父亲告诉她,“大学毕业后要不要开一所自己的幼儿园?”

就这样,桥熙如愿以偿且轻而易举地实现了自己的梦想,“我很感恩有这样的家庭,也很感恩我的家人支持我的梦想。

她也好奇,父亲为什么会如此相信她。明明在他的印象里,我的经历似乎和做教育并没有什么交集。

成年人的选择基于理性,而爱你的人的选择基于情感。或许,在父亲的眼中,能帮助孩子实现梦想比做一件赚钱的生意更珍贵。


01 让“看笑话的人”都闭嘴

做一间盈利的幼儿园不难,做一间真正育人的幼儿园很难。

想做和能做完全是两码事。一个刚大学毕业的年轻人做一所幼儿园的校监,她的压力可想而知。

这其中有对父亲对自己的期许的不被辜负,有对那些质疑自己的人的证明,也有对自己梦想迫切实现的用心。

“私立幼儿园的管理远比公办学校复杂,要面临的不仅是管理,还有盈利,以及复杂的人员斗争环境。”

靠家里上任的小姑娘,是所有人对她的刻板印象她首先要做的是“让他们都闭嘴”。

一个专业的管理者,胜过一大堆嚼舌根的半吊子。接手幼儿园后,桥熙便马不停蹄地让自己变专业。

身上的光环不能让议论声变小,那就用自己的专业让他们彻底闭嘴。从育儿到管理,金融到法律,只要和幼儿教育相关,她都来者不拒。
桥熙深知一所学校理念的重要性。为了解当下最国际化、最前沿的教育理念,桥熙独自一人走访了包括英国在内的20多所幼儿园,实地考察完,她对学前教育才算真正有了谱。
国内外教学模式的碰撞,催生出学校内部的变革。桥熙要做的是与时俱进,而这一切需要志同道合。
“当我知道我和她理念不同并且无法继续合作的那一刻起,我就很坚定一定不能要她。”她将改革的第一板斧,砍向了“老园长”。
老园长对学校的管理并没有什么疏漏,对学校的了解也并不比桥熙少。但要变革,就要经历阵痛,因为幼儿园需要“新生”。
幼儿园由教育局直管,民办园则面临着每三年一次的复评考核。办得好,学校才能生存下去,桥熙接管时,幼儿园的整体运营情况并不好。
乔丹用凌晨四点的洛杉矶来形容他对篮球的热爱,桥熙也在每个星星满天的夜晚,从办公室起身回家。
或许努力并不一定要用披星戴月来衡量,但每一个披星戴月的人,必定都在奔跑。
“教育局首次批复给我们的学位只有360个,经过一年多的努力,不仅生源逐渐稳定,教育局对我们进行全方位复评时,也是赞不绝口。”
“肯定不能说我做的就都是对的,别人的质疑也并非没有道理。”桥熙并不是一个闭目塞听的管理者,但我们不得不说,她是一个做教育的聪明人。
外在的评价,阻力都不能影响她。能够评价她的始终只有一个,那就是孩子们的意见。
“做一间孩子们喜欢的幼儿园,做一间对孩子们好的幼儿园,这就是正确的方向。桥熙说。

02 托育 靠自己再来一次
“你现在记住,有命死,没命病。”父亲送桥熙到幼儿园的第一天,这样和她说道。在真正经营之后,她深刻理解了父亲的话。
2021年桥熙喜当妈,完月子的第一天,她便回到了幼儿园。丢自己的孩子在家,去照顾别人的孩子的妈还是第一次见。
桥熙不以为意,因为她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
坐月子的日子里,她从没停止对幼儿园发展的思考。恰好,幼儿园隔壁的托育中心经营不善倒闭了,她便毫不犹豫地接手了。
得益于她对教育形势的判断,以及为人母的感同身受,托育这件事,可做。
这次,她必须从零开始。她做托育完全是自己决定的,这也就意味着没有老爸在后面撑腰,一切纯靠自己。
“我们的托育中心足足780平,地理位置也是处在区中心的位置。”桥熙告诉我们,当时同类型的托育机构很多,但她们这么大,功能室这么全,地理位置还这么好的机构并不多。
先天优势是有,后天经营也要能跟得上。
不同于幼儿园的监管归口,托育中心是由卫健委监管的。这就意味着,对托育机构在场地、人员、卫生、安全等方面的要求更细,更精。
“接手以后,一边买物资,一边招老师,一边做策划。”
首次招生,桥熙尝试了很多营销,线上美团、大众点评,线下派发传单,做一些试课体验、免费亲子活动、户外活动等等。
看起来跟常规的宣传并无二致,但她对招生始终充满信心。
“我对我们的育儿老师、场地等等都很有信心,只要家长愿意来体验,她们一定能感受到我们的专业。”
已经是妈妈的桥熙更能和需要托育的家庭感同身受。
“托育一定是能解决家长的实际需求,站在家长的角度去考虑问题,才能不断完善我们的服务。”
开业的第一天,有些家长就直接报名,之后家长带家长,招生逐渐多了起来。
自身过硬,一定不怕“被看”。桥熙招生的另一个杀手锏是“开放”,她很放心让家长来参观,随时来看,不害怕家长的监督。
托育中心的定位更类似于月子中心和幼儿园的过渡,月子中心关注母亲,托育中心关注孩子和父母,幼儿园则更关注孩子。
托育中心便设置了很多关注家长需求的功能区。母婴室、尿布台、小茶台等等,“有的家长一坐就是一整天,和我们聊天,和老师们关系都很好。”
从收费角度来看,托育的花费要远低于育儿嫂。“托儿中心接受短期、中期、长期的托管,可能更符合不同家庭的需求。
“一个短期班孩子的家长,可能家里也有老人在带,但是家长不想错过孩子的教育,就会把孩子送过来,上一些智能开发、英语启蒙、身体训练类的早教课程。如果是长期班的孩子家长,大概率两个人都要上班,需要把孩子放在一个更专业、更权威的地方
桥熙就是要为这些家长服务,成为家长们最需要的人。
她做托育的本质是“利他”。以桥熙托育中心的办学,她可以收比同行更高的价格,但她反而收比同行低。
做这个事情能帮到别人什么,这样想自己的回报会更多。”桥熙坦言,做教育以来,她对要赚多少钱没有设定一个很高的标准。
但其实她的收获很多,孩子的世界里,永远有Cici老师的位置。
“孩子们会在看不到我的时候说,我要找Cici老师。我受伤了,孩子们会围过来蹲在我身边说,我给你呼呼一下吧……”
“包括我们的老师,招聘的时候,我会告诉他们,不是我在招聘你,你也在面试我。”
可能,这就是她一开始追求的教育吧,在教育的生态里,每个角色都在平等地表达自己的需求,也包括桥熙。

03 清华北大又如何,先学会生活
“孩子在森林基地,遇到蛇,会跑来问我,蛇是吃什么的呀?蛇住在哪里……”
到儿子小笼包上学的时候,她选择了一所森林里的幼儿园
“之前做幼儿园的时候,也想做一所这样的幼儿园,只是当时我们幼儿园的场地有限,那时候也有疫情,条件不允许。
小笼包上幼儿园前,桥熙就已经在国内国外找这样的幼儿园了。“很多家长会很担忧,这样的幼儿园是不是会不安全,会不会影响孩子的学习,我觉得我们做父母的要认真思考,学习的意义是什么?”
桥熙曾在北师大学习过一段时间,当时有位老师放了一段芬兰森林教育的视频,她对此印象很深。
“小溪流,森林煮东西,老师看着他们做出来,就觉得中国的孩子没有这样的技能,美国的家庭自己动手做,我们都是手机点外卖,生活技能很欠缺。”
当时,她就觉得,教育就应该是这样的模样。
在英国的时候,在一个有太阳的下午,她躺在草坪的椅子上。有一棵苹果树,大家非常惬意地躺着,有人在安静地写生,小孩在草地上乱跑。这幅画面,深深的印入了她的脑海里。
“我们的孩子们太需要这样的活力和生命力了。”
生活即教育,一所从森林里长出来的学校,长出来的孩子该是什么样的孩子?这促使她不断思考,教育的本质,也成为她教育自己的孩子遵循的教育理念。
人都说,一个家庭,父母是什么样,孩子就会是什么样。
在桥熙的孩子身上,我们可以看到桥熙的育儿观。同样的,孩子什么样,父母也应该是什么样。反观桥熙的成长之路,你会发现,不扫兴、不功利的父母,也是桥熙之所以成为现在的桥熙的原因。
做一个不扫兴、不功利的父母,和做一个爱自己、做自己的孩子同样值得尊重。

04 后来篇
回归家庭的桥熙,仍然在教育的路上不断探索,她也在考取学前教师资格证,以及一些其他相关的证书。
回想起那段做教育的经历,她在反思中,悟出了很多道理。
“比方说那时候太坚守自己的原则,有人说,朋友、股东和介绍人的小孩你给他打折,我那时候想凭什么给他打折,对其他孩子不公平。”
事实上,维持公平远不止当时那一种方式。做任何事情都要给彼此留空间,用我们的老话讲叫“留情面”。
知世故而不圆滑也是一种智慧。如果是现在,桥熙会先让孩子来,在其他方面让关系人感到被认真对待。如果当时这样做了,或许她也不会遇到那么多的阻力。
谈及对小笼包未来的期待,桥熙告诉我们“教育是一件急不得的事,静待花开,给很多耐心,慢慢地看着他长大。”
教育不是把你成绩教得有多好,教育本身是让每个人变得更有生命力,更有独立性。


Later后来的故事
你们认真生活,我们仔细记录。独立且认真的你终将绚烂,后来我们在这里相遇。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