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 我没有丢你的脸吧」

情感   2022-05-08 14:17   广东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触龙说赵太后》
“女儿,给妈妈发个卡号,妈妈给你打点钱?”
“不要,我还有,等没有了再说吧!”
“妈妈有钱,你先紧着你。”
在过去的一个月,这样的对话重复了好几次。最终在她的坚持下,我领取了微信发来的一千元转账。
我不放心地问:“你哪儿来的钱?”
隔了好久才看到她的回复“妈妈的工资啊!”

可她每个月的工资也才不到一千五,那一刻我感到深深地自责。自责于我终究还是做了我一直都不愿做的事,也自责于因为我的决定致使母亲还得牵挂成年仍养不活自己的子女。

 
1. 我的底气,来源于我的母亲
母亲是我生命里的“花木兰”,是她塑造了我今日之性格,也赋予了我逆流而上的勇气。
因为无条件地相信我,所以敢于接受我一时的沉沦。
我人生中的第一次失利是在高考,考了一个三年都未曾有过的烂成绩,对人生不抱希望。出成绩以来,我忙着摔东西,忙着放声大哭。母亲则应付一个接一个的电话、亲友的七嘴八舌和精神崩溃的我。
“孩子是个好苗子,上个普通本科可惜了,复读一年吧!”邻居爷爷觉得可惜。
“没什么可惜不可惜的,路还长呢,也不一定就是坏事。”
可能是我的歇斯底里吓到了她,母亲已经不图一个学习好的女儿了,转而求一个健康、快乐的女儿。当所有人都赶着出谋划策的时候,母亲始终不为所动。
“我没有丢你的人吧!”
“你都上大学了,以后还能上研究生,怎么算丢人呢?”
现在想来,那个一言不发的母亲,在那段煎熬时光里,替我承担了大部分的重压,也在当时为我趟出一条我急需的路。
17年的11月,母亲的子宫肌瘤到了不得不做手术的境地,那时距我考研笔试还有四十多天。如果不是母亲电话里的蹩脚谎言,或许我只能在很久以后母亲唠家常时得知真相。

她在手术前交代所有亲戚,任何人都不能跟我吐露半个字,不跟我通话免得露馅。就这样,一直到手术后一周,我才偶然知道。

“不能打扰你学习,这考试对你太重要了。”母亲在视频那头故作轻松地解释。
“这么大的事怎么能不告诉我?”我粗着嗓子,强忍着眼泪。
“没事,这不是没事么!都做完了,这不是也挺好吗?省得我每年检查,现在轻松多了。”视频里的母亲摆摆手,想要错开话题。
原来母亲一直没忘记三年前的那个夏天,也没忘记当初我的遗憾。
我想,我的母亲是少有的,她没给我提任何要求,反而默默支持我的每个决定。
毕业找工作,母亲从没说过一句让我回家乡的话。爷爷奶奶劝我,姑姑劝我……长辈们似乎都觉得 “女孩子应该留在家乡,得在离家近的地方,也好指望。”
毕竟爷爷奶奶当初 “强硬地” 把姑姑留在了身边,并觉得这是一件再正常不过的事。长辈们也在母亲面前念叨,只是母亲总是闪烁其词,从没正面回应。
但她怎么可能不希望我在她身边,离她更近一点呢?
母亲在我面前始终表现得像个底气不足的小女孩儿。
她小心翼翼地询问:“好像咱们这里前几天发了个招聘,反正现在也没事干,要不,报个名试试?”,“听说那个什么单位待遇好的不得了,要不去试试?”她的每次试探都生怕被我看作是长辈施压。

工作后,面对难以适应的工作,面对未来的不确定,我下定决心逃离。这一次,支持我的人毫无疑问仍旧是母亲,“你还年轻,路还长,想清楚了就去做。妈妈没有能力给你提供什么便利,但至少妈妈养得起你。”

这让我想到一个老掉牙的选择题,一个人赚一百块钱能给你花九十九块钱,另一个人赚十万,只给你花一万。你会选择谁?
我没有答案,却在这里得到了母亲的答案我或许能力不高,但从未犹豫过倾尽所有。
我有一副两千块钱的眼镜,11年买的,两千块是母亲当时两个半月的工资。
我记得那是几十张钞票叠在一起对折窝好,有新有旧,所以显得很厚。因为我是首次近视,母亲打听了很久,才找到这家可以控制眼睛度数增长的眼镜店。
她挑了柜台里最轻薄的钛合金镜架,也挑了相对较好的镜片。
那是我第一次知道,眼镜是按片卖的,一片要八百块,所有的算在一起差两块正好两千。
母亲把那叠钱交给老板,老板只从抽屉里抽出两张一元钱交给我们,那天回去的公交正好两块钱。
这副眼镜直到2022年的今天我还在戴,也是我认为我所拥有的唯一一件 “奢侈品”。
几年前我重又买了一副,用自己打工赚的钱买的。虽然当时我有许多个两千块,但我仍然没给自己买一副比两千块更贵的眼镜,只舍得给自己换一副五百块以内的眼镜。直到工作后能月入一万的时候,我仍舍不得给自己购置一副等价的眼镜。
这副眼镜是母亲从未犹豫过的倾其所有

2. 我们无需证明「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这句话,影响着我的前四分之一的人生。于是我努力学习,奋力拼搏,想要证明这句话。
然而直到今天,我却只得将它部分证伪,任何时候都不自负地认为我们理所当然比上一代强是我现在才明白的道理。
在今天,我拥有了更高的学历,更宽的阅历,更体面的工作,这一切的一切似乎都昭示着,我超越了我的父辈。但其实,我们就像是货币的通货膨胀,那些所谓的超越也不过是时代使然。父母也不一定就不优秀,只是有各种情况限制了他们的成长。

随着时代的进步,所有人都默认「 我们的下一代一定会比这一代更强。」,之后才发现,事实并非如此。

就像父母都是名校硕博士,孩子却常年班级垫底;就像明明我们拥有更多的专业选择,到头来大部分人还是做着有限的工作;就像当我们以为我们可以拥有更好的工作机会时,却发现其实我们和父母一样,只是换了一种工作形式而已。
难道每对父母都必须要求自己的孩子比自己强吗?难道每个孩子都必须因为时代进步而必须比父母强吗?难道靛蓝不是基于蓝本身吗?想通这个,我想就可以正视父母与儿女间的关系了。
我所知晓的母亲对我的期望,只不过是期望我能真正成为一个独立且健康的人;我所理解的母亲对自己的要求,也不过是期望自己能真正独立面对未来生活而不成为子女的负担。
我始终不及她,因为我深知,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从她身上学到了太多太多。
 
3. 年轻人能做的,就是不依赖父母
我们总是理所应当的享受着本不属于我们的硕果累累。
十八岁之前,是心安理得;十八岁后是理所当然;工作后,是习以为常。有的想的时候,靠父母;没的想的时候才能靠自己。
有些朋友毕业即失业,全职备考的过程中难免需要父母的支持;有些朋友工作稳定后,靠着父母的支持,立马加入供房大军……
我记起父亲说起当年买房的事:“那时候哪有钱?十几万,我觉得我这辈子都买不起。我工资才几百块一个月,不敢想。”他的父母也没有支持他,所有的钱都是借的,如今也都还完了。
很多人说房价太高了,所以年轻人只能向父母伸出手;有人说,父母有条件,父母愿意,无可厚非。我却想问,现在年轻人吃的苦真的就比父母年轻时吃的苦更多吗?真的就比他们的压力更大吗?
《欢乐颂》里富二代曲筱绡曾说过“我小时候,我爸每天都在陪客户喝酒,我现在的好日子是我爸一杯酒接一杯酒喝出来的。”
其实每个年轻人都需要经历苦难和艰难,或许现在的我们觉得家里经济状况还不错,或许有些人的父母也真的拿得出这笔钱,但我们真的就不能像他们一样也经历他们所经历的,承担他们所承担的吗?
我们是否夸大了我们所经历的挫折,我们是否夸大了时代赋予我们每个人的考验?
直面它吧,直面每个年轻人都会遇到的从头开始的窘境,直面每个年轻人都会遇到的对未来的迷茫,相信每个年轻人都有战胜一切的勇气,相信任何现在难以想象的事情都有实现的可能。
我们可以首先不依赖他们,也不把一切当作理所应当。

4. 后来篇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地告诉你,不必追。
——龙应台 《目送》
从小到大我们迫切成长,迫切地想将自由二字紧握在自己手上。但我们默默地用背影告诉父母“不必追”时,父母却希望你能回回头,哪怕是停留一眼。
作为子女,我深知我对父母的付出还远未及他们对我的万分之一,我能做的也只是做到我在这个年龄应该做到的事:自信且健康,独立且坚强。

又一年的母亲节,愿天下母亲都能得到祝福,愿我们与父母的情感能彼此相通!因为没有什么比互相理解更重要。

我们懂母亲的退让,母亲也懂我们还无法顾全一切的窘迫。对方所期望对方成为的那样修炼自己,才是在这个节日给彼此最好的礼物。

你有多久没给她打电话了?现在,拨通她的号码!

Later后来的故事
你们认真生活,我们仔细记录。独立且认真的你终将绚烂,后来我们在这里相遇。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