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晚评论】2025年总台和美乡村新春会:欢歌新时代 乡土情愫与现代韵律相交融

体娱   2025-01-26 15:55   北京  


春节,承载着中华民族最深厚的文化记忆;而看春晚,经过多年的传承与创新,已经成为全国人民欢度春节的“新年俗”,更是全球华人“天涯共此时”的深厚情感纽带。在媒介多元化、用户圈层化的今天,春晚依旧以其巨大的凝聚力与影响力,成为亿万观众共同守望的年度文化盛宴。尤其即将到来的乙巳蛇年春节,是春节成功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后的第一个春节,春晚也因而成为讲述中国故事、传递中国声音的重要舞台。为此,国家广电智库围绕全行业推出的多台精彩春晚节目,推出春晚评论系列文章,今天刊发第二篇《2025年总台和美乡村新春会:欢歌新时代 乡土情愫与现代韵律相交融》。



1月24日晚,2025年《和美乡村新春会》在CCTV1和CCTV17播出,凭借其独具一格的乡土风情与现代元素的美妙交融,为广大观众倾情呈上了一场独具匠心的新春视听盛宴。这场晚会以“欢天喜地丰收年、乡风文明和美年、向新而行奋斗年”三个篇章为线索,借助“文艺”+“专题”的创新形式,生动形象地展现了新时代新农村的崭新风貌以及农民的幸福生活画卷。


 

晚会以游园会市集作为开场,在保留传统游园会市集热闹与喜庆的同时,融入了更多现代、年轻、国际的元素。长镜头、遮挡、变速等视觉化手段的巧妙运用,使得这场游园会市集仿佛一幅流动的画卷,缓缓展开在观众面前。叫卖声、欢笑声、鞭炮声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浓浓的年味和烟火气。



主持人以“和美乡村向导”的全新身份,带领观众在热闹非凡的游园市集中边逛边吃边演出互动,沉浸式地感受那浓浓的年味。这种“真景真情真体验”的独特模式,不仅极大地增强了节目的真实感和互动性,更让观众仿佛置身于一个热闹非凡的乡村市集,亲身感受到和美乡村的蓬勃新气象。


在2025年《和美乡村新春会》中,晚会内容与地域文化紧密结合,探索区域文化色彩与年味文化的融合方式。晚会不仅在艺术形式上进行了创新,而且在内容上深入挖掘了地域文化,将传统与现代相结合,展现了新时代乡村振兴的新气象和农民的新风貌。如在“欢天喜地庆丰年”篇章中,通过歌舞表演和实地体验,生动展现了各地丰富的物产和农民丰收的喜悦之情,《到和美乡村耍一哈》中,来自涪陵、奉节、彭水等地的歌手与民俗表演者共同登台,用歌声和舞姿展示了全国各地的民俗风情。又如在“乡风文明和美年”篇章中,晚会注重深入挖掘和美乡村的文化属性与文明表征,通过诗歌、灯谜等传统文化元素,充分展现乡村文化的独特魅力。情景演绎《诗城雅颂》将古典诗词与现代音乐相结合,展示了奉节的三峡山水和诗意文化。在“向新而行奋斗年”篇章中,晚会又聚焦于科技赋能和生态共赢,展示了乡村新农人助力乡村产业发展和乡村文化建设的丰硕成果。



地域文化通常是指一个地区内长期形成的独特文化特征,包括方言、风俗习惯、传统艺术、历史遗迹等。晚会通过歌舞表演、情景演绎等形式,展现了各地的乡土文化,同时这些文化元素的展示也促进了当地旅游、农产品销售等经济活动,增强了区域经济的活力。例如,涪陵榨菜的展示不仅让观众了解了当地特色产品,也推广了涪陵的农产品,不仅可以保护和传承地域文化,还能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和乡村振兴。


欢天喜地庆丰年:

丰收喜悦与乡土文化的多彩呈现




















晚会的内容涵盖了全国各地多姿多彩的年俗节庆文化、农民的才艺展示以及乡村振兴的丰硕成果。在“欢天喜地庆丰年”篇章中,节目通过精彩的歌舞表演和真实的实地体验,生动展现了各地丰富的物产和农民丰收的喜悦之情,以各地物产为线索,创意设计了一系列歌舞表演和实地体验。歌舞表演《到和美乡村耍一哈》中,来自涪陵、奉节、彭水等地的歌手与民俗表演者共同登台,用他们的歌声和舞姿展示了全国各地的民俗风情。这种将传统民俗与现代歌舞相结合的形式,既保留了乡土文化的原汁原味,又赋予了其新的时代感和艺术魅力。歌曲《山河如画》搭建沉浸式美食舞台深入走进涪陵,情景化演绎当地多样特色美食及民间习俗,在农产品的丰富多样中感受农民的富足喜悦;在多种民俗风情的融合性表演中,体现了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成果。《橙像酒窝甜》则以脐橙的拟人化舞蹈开篇,展示了脐橙收获时的忙碌劳作等场景,生动形象地展现了奉节脐橙产业的蓬勃发展,让观众在欣赏艺术的同时,也深刻了解了乡村振兴的具体实践,充分展现了新农人在整个脐橙产业链上的智慧性和创造性。民歌联唱《苗乡等你来》《火》、歌曲《五谷谣》等,进一步铺展各族人民多彩生活画卷,展现“一村一品,一镇一业,一县一特色”,强力烘托了农特产品大丰收的喜庆氛围。



沉浸式乡村游是本篇章的一大亮点。在闻名遐迩的“中国榨菜第一村”涪陵二渡村,主持人以“寻找一桌榨菜宴”为任务,作为向导带领观众走进这生机勃勃的新农村。这里是渝东南农科院的所在地,农科院利用现代科技提升青菜头的品质和产量,为榨菜产业奠定了坚实基础。主持人随农人走进田间帮忙收割,阳光下农人忙碌的身影构成了一幅农忙画卷,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展现了新时代农民的风貌。二渡村还将研学活动与农业生产相结合,为教育贡献力量,农文旅的深度融合延长了产业链,周末游和公司团建成为了新的亮点。种植大户、合作社负责人、农科院专家和农场主,从不同角度介绍基层产业链发展和好政策推动作用,发展状态欣欣向荣。“榨博会”品牌活动展示涪陵榨菜魅力,为经济发展注入活力。寻找一桌榨菜宴的旅程,让我们感受到新时代乡村建设和农民的新风貌,二渡村以其独特魅力迎接八方来客。




















乡风文明和美年:

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和谐共生




















在“乡风文明和美年”篇章中,晚会注重深入挖掘和美乡村的文化属性与文明表征,通过诗歌、灯谜等传统文化元素,充分展现了乡村文化的独特魅力。情景演绎《诗城雅颂》将古典诗词与现代音乐相结合,不仅让观众领略到李白《早发白帝城》与杜甫诗作融合的意境之美,并且在外景拍摄中展示了奉节的三峡山水和诗意文化。实景舞蹈《花山踏歌行》则通过载歌载舞的形式,传达了人民对丰收、幸福和团结的美好祝愿。这种将乡土文化与现代艺术相结合的形式,既保留了乡土文化的淳朴与真挚,又赋予了其新的时代感和生命力。《涪州山水美》歌曲串烧通过如画风景折射乡村生态,全景呈现新农村之美、猜灯谜、对楹联等互动环节在增加节目的趣味性的同时,让观众在积极参与中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更在潜移默化中传递了乡村文化的独特魅力。



本篇章以“人在画中游”的上联为线索,生动展现了重庆彭水苗乡的独特风貌与踩花山节的无限魅力。九黎城景区宛如画卷,民俗表演《花山踏歌行》令人陶醉,苗寨拦门酒热情洋溢。国家级、重庆市、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的非遗项目接连上阵,彭水高台舞狮震撼人心,打莲箫喜庆欢快,彭水苗绣精美绝伦。踩花山、苗鼓、高竿舞狮、舞龙(普子铁炮火龙)、苗族红伞舞、幺妹上花轿等民俗活动精彩纷呈,应接不暇,为观众带来极致的文化体验。这一切无不呼应了“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的意境,重点展示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深厚底蕴与多彩风貌。





















向新而行奋斗年:

开放自信书写乡村振兴新篇章




















“向新而行奋斗年”篇章则聚焦于科技赋能和生态共赢,生动展现了新时代农民在科技助力下的奋斗精神和生态文明建设,以歌舞创意表演和实体走访等形式,体现了新时代和美乡村的现代化、年轻化、国际化。在这一篇章中,晚会通过一系列节目展示了乡村新农人助力乡村产业发展和乡村文化建设的丰硕成果。其中,歌曲表演《巡光》展现了乡村新农人在助力乡村产业发展和乡村文化建设中的责任与担当。沉浸式体验节目《彭水走出国际范》通过连线联合国发展系统驻华协调员、粮食计划署驻华代表等嘉宾,充分展现了新时代乡村与国际接轨的新风貌,展现农业科技发展突出成果。这些节目不仅让观众看到了乡村的巨变和进步,更激发了观众对乡村未来的美好期待。



本篇章以“集福留笑脸”为主题,丝滑将观众引入一场别开生面的市集。在这里,一大批文化和农业产品得以推广,营造出物产丰饶的盛况。非遗文化代表项目——夔州糖画、蒸蒸糕、奉节橙蜜发酵酒制作技艺、夔州蚕丝画、奉节木雕、夔绣、花鼓子,以及被誉为“液体黄金”的桦树汁等农产品,作为市集的灵魂元素被逐一推介给大家。在弘扬非遗文化的旅途中,观众不仅领略了传统工艺的独特魅力,更见证了地方发展从对口支援到双向协作的卓越进步。市集如同一座桥梁,连接了过去与未来,不仅推介了产品,更传递了一种文化自信与发展希望。

 

2025年和美乡村新春会在技术上同样进行了大胆创新。导演团队运用穿越机、大型航拍器等高新设备,采用一镜到底的影视拍摄手法,极大地增强了节目的视觉冲击力和观赏性。转场设计巧妙,通过颜色、道具、人物对话等多种方式,保持了节目的流畅度和衔接感,使整场晚会如行云流水般自然流畅。在舞美设计上,涪陵主会场的舞美设计以游园会市集为背景,通过现代科技手段与传统文化元素的巧妙结合,营造出一种既传统又时尚、既喜庆又温馨的氛围。而特色会场的舞美设计则更加注重突出当地的文化特色和自然风光,使得每一场演出都独具特色、别具一格。

 

值得一提的是,晚会的主角都是农民。参与新春会录制的人员70%都来自农民,包括返乡创业青年、致富带头人、科研人员、扶贫工作人员等。他们的真实故事和生动表演,让晚会充满了浓厚的乡土气息和生活质感,也展现了新时代农民的新风貌和新风采。此外,晚会还邀请了重庆市农业农村委、涪陵区委宣传部、奉节县委宣传部等单位共同参与投资和制作,这不仅为晚会的顺利播出提供了有力的保障,更在更深层次上推动了乡村文化与城市文化的交流与融合。而这种跨地域、跨领域的合作模式,也为未来乡村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启示。


 

从艺术的角度来看,《和美乡村新春会》无疑是一场成功的文艺晚会。它不仅在节目内容、形式、舞美设计等方面都做到了精益求精、匠心独运,更在文化的层面上实现了乡土情愫与现代韵律的完美交融。这种交融不仅让观众在艺术的享受中领略到了乡村文化的独特魅力,更在潜移默化中传递了乡村振兴的理念和力量。从社会的角度来看,《和美乡村新春会》更是一场具有深远意义的盛会。它不仅展示了新时代农村的新风貌和农民的新生活,更在更广泛的范围内传播了乡村文化和乡村振兴的理念。这种传播不仅有助于提升乡村文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更有助于激发更多人对乡村文化的关注和热爱。而这种关注和热爱,正是推动乡村振兴事业不断向前发展的重要动力。2025年和美乡村新春会以独特的视角、生动的形式和丰富的内容,展现了新时代和美乡村的新年景、新产业、新气象,为推动乡村文化繁荣、助力乡村振兴发挥了积极作用。展望未来,期待和美乡村继续绽放出更加绚烂的光彩,成为新时代中国农村的亮丽名片。




















(作者单位:国家广电总局发展研究中心)


监      制:史   杰

轮值主编:董潇潇

责任编辑:冯雯欣

后期编辑:张佳宁

国家广电智库
“国家广电智库”由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发展研究中心主办,致力于及时深入地解读广电行业政策,发布领导讲话、行业新闻、发展规划、广电法规、研究报告等,对广电创新、体制机制改革、媒体融合发展、新兴媒体建设等重要课题给予重点关注。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