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读
为迎接蛇年春节,由三沙卫视倾力打造的一场别开生面的文化盛宴——2025“海的传说”新春诗歌音乐会,在海南省非遗展示中心盛大举行。此次音乐会由三沙卫视、海南省文化馆(海南省非遗保护中心)、海南三沙浩瀚传媒有限责任公司共同主办,以“非遗里的海洋”为主题,通过音乐、诗歌、舞蹈、非遗器乐等多元的艺术形式,全方位、立体化、多渠道推动中华海洋文化与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国际传播。
美美与共 共谱华章
在三沙卫视2025“海的传说”新春诗歌音乐会现场,来自中国、美国、俄罗斯、印尼、柬埔寨、加拿大等不同国别的歌手同台献艺,共贺春节。首登中国舞台的印尼新生代歌手Rizwan Fadilah用温柔深情的嗓音演唱其走红印尼的代表作品,感染听众;柬埔寨女歌手San Kosamak不仅以其甜美动人的嗓音唱出了柬埔寨文化的独特韵味,更是在现场携手中国青年歌手单琳惠演唱中文网络金曲,中柬合唱引来观众掌声连连;外籍乐团Asker band用一曲《昨日重现》唤醒中外听众的共鸣。更有网络人气歌手小书子、青年歌手张星特、女子水晶乐坊等演唱者纷纷登台献唱,将现场气氛一次次推向高潮。多国籍艺人的同台不仅丰富了音乐会的文化内涵,也为中外文化交流搭建了桥梁,演绎着海丝文化交流互鉴之美。柬埔寨歌手 San Kosamak说,柬埔寨那边非常喜欢听中文的歌,音乐让我们感觉到很浪漫。印尼歌手 Rizwan Fadilah说,(这里)最让我高兴的,最期待的是,可以见到其他来自不同国家的音乐人,因为我的音乐和他们的不同,所以迫不及待地想从他们的音乐里学到更多,(希望)印尼和中国的音乐可以有更多合作交融。
除了精彩的歌唱表演外,音乐会上还呈现了一系列与海洋文化、中华文化相关的舞蹈、中英文诗歌朗诵等艺术形式,创新打造中华文化符号,加深各国人民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古典双人舞作品《梦回云间》以“国产剧出海”佳作为媒,舞出中华文化气韵;中英文诗歌朗诵选取《骑鲸记》、《那女孩的星空》、《春江花月夜》三首国内外诗歌佳作,让海洋文化形成“双向对话”,文化交流、互联互通。
非遗新韵 出圈出海
活动地点海南省非遗展示中心是一个集保护、整理、研究、展示和传播海南非遗、琼剧演艺等于一体的多功能大型文化场馆,而在本次音乐会上,各类非遗元素也正通过一种与“与世界接轨”的方式进行解构与表达。
在先导片中,大安剪纸、黎族织锦技艺、鲤鱼灯、灰塑等非遗悉数亮相,主创团队创新采用AI技术将动画与非遗场馆实景结合,打造极具科技感、新鲜感的年味氛围,中华传统舞龙、中华传统舞狮的出现更是引领观众沉浸式进入演出现场。
在舞台上,各类创新尝试也让非遗在年味中绽放“新”彩,开场节目《你说蛇》中,琼剧艺人吴英山、黄雅诗将琼剧唱段巧妙融入马来华人创作歌曲,琼剧与说唱结合的全新曲风为观众带来了耳目一新的艺术体验。此外,由苗族姑娘曾若馨带来的歌曲《黎苗姑娘美呀美》以欢快节奏展现了海南黎苗民歌的独特魅力;五指山黎苗童声合唱团的孩子身着黎锦、苗绣服饰带来一曲《久久不见久久见》,用熟悉的旋律唱响友谊乐章,从琼剧、民歌到黎锦、苗绣,海南自贸港的文化之花再次绽放国际舞台。
不仅如此,演出现场还有汉服秀《海岛霓裳》惊艳亮相,汉服作为中国的染织绣等杰出工艺和美学的载体,在今天的文化体系下逐渐走向世界,彰显着中华文化的广泛传播和中国人独一无二的文化自信。通过汉服秀上的华裳国风与现代舞台的完美结合,增强年轻人的文化认同感,更让文化背景各异的国外受众感受到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CGTN汉服工作室傅嘉湄说,希望汉服可以作为中国文化的一张闪亮的名片,希望海外的观众通过美丽的汉服,愿意去了解中国的汉服背后的传统文化,和我们中国民族的文化内核。海南五指山黎苗童声合唱团指挥兼艺术总监刘旻坦言,远亲不如好邻居,天下一家,同舟共济,这首歌曲让它有更广阔的视角和音乐空间去传达我们对世界和平的呼吁和努力。
海韵悠扬 四海回响
三沙卫视2025“海的传说”新春诗歌音乐会实现大小屏一键分发、多平台传播,在本届音乐会直播中,全球实时观看量超7万人次,联动全球媒体19家。三沙卫视自有海外媒体账号Tiktok携手环球人物China Fun等央媒播发,并通过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国际视频通讯社向海外荷兰欧华传媒集团、菲律宾《商报》在海外多平台同步播出,多家省市级媒体也倾情加入直播。这一举措不仅提升了音乐会的国际影响力,也助力中华海洋文化、中国非遗的国际传播,提升IP的海外影响力。以文化人,以艺通心,文化为桨,丝路共鸣。三沙卫视2025“海的传说”新春诗歌音乐会的成功举办不仅彰显了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架起非遗古今更是不同文明之间平等交流、互学互鉴的舞台,为观众带来了一场跨越国界、融合多元文化的视听盛宴。
(三沙卫视供稿)
监 制:史 杰
后期编辑:徐嘉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