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晚评论】2025湖南戏曲春晚:创新有情怀 高雅艺术融合烟火气

体娱   2025-02-01 20:58   北京  

大年初一,《2025湖南戏曲春晚》在湖南卫视、芒果TV双平台播出后获得了大量年轻观众的好评,全网传播量4.2亿次,美兰德美誉度达99.24,全网35个热搜的高关注背后,网友纷纷表示“刷新认知!看到了完全不一样的戏曲!”

2025湖南戏曲春晚以“人间有戏共团圆”为主题,创新戏曲艺术展现形式,采用去舞台化的实景录制方式,在长沙城市地标、市井烟火场景以及戏楼等地取景,将戏曲文化与长沙的烟火气息深度融合,以文旅热度激活戏曲热度,打造了一台年轻人看得懂、有意思、有回响的戏曲春晚。



韵味高雅,打造新颖沉浸晚会


晚会始终紧扣时代脉搏,坚守青春化、时代感的传播理念,注重戏曲精神的传承与发展,立足新时代,为传统戏曲注入蓬勃朝气与创新活力。

传承赓续、生生不息,彰显戏曲艺术的深厚底蕴与传承脉络。整台晚会涵盖京剧、湘剧、祁剧、汉剧、昆曲、花鼓戏、巴陵戏、黄梅戏等近10个剧种,上演祁剧《杨门女将·团圆》、京剧《牡丹亭》、黄梅戏《牛郎织女》、选段湘剧《追鱼2025》等精彩剧目,精心保留历代戏曲艺术家千锤百炼、精雕细琢而成的经典剧目,以华美精湛的表演带来超凡的艺术体验。



与时俱进、大胆创新,古老戏曲也能让年轻人“很上头”。晚会从表演形式、叙事方式、舞台呈现等多维度,在传承经典的基础上实现戏曲艺术的创新性发展与创造性转化,探索湖湘戏曲在新时代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创新路径。去舞台化的实景拍摄可谓耳目一新,主持人不播报而是以故事化叙述串场,在寻找灶神的线索中,呈现出人间烟火和百姓喜乐,打破节目之间分隔的同时也破除了戏曲和观众的壁垒。晚会里,包括主持人在内的全戏曲装扮人数达200人以上,戏服数量达400余套,更有蒙娜丽莎、掷铁饼者、思考者等名画角色戏装“出镜”,中国年、国际范、新年味,新奇之余一场沉浸式晚会呼之欲出。“戏曲联名蒙娜丽莎了?哈哈哈不敢想象!”多元跨界创新也在网络上引发观众热议。


跨界互动,凝聚湖湘文化精神


守正创新、双向奔赴、跨界融合是晚会的突出特点。晚会聚焦呈现湖湘戏曲精华,探索戏曲传播新路径和新样态,通过跨界融合戏曲+美食、戏曲+博物、戏曲+名画、戏曲+运动等,聚焦呈现湖湘戏曲中蕴含的人文传统与当代年轻人的精神气质。

晚会秉承“文化+科技”的核心理念,用科技赋能戏曲传播。《贵妃Disco》用虚拟AR+CG特效合成打造赛博长沙城放大三位湖湘青年戏曲人的飒爽英姿,凸显长沙黄兴路、潮宗街等地标场景,创新诠释长沙的文化魅力和湖湘青年的活力气象。曾经偶遇拍摄的网友称“在黄兴路看见贵妃唱戏了,别说戏曲和长沙城市还挺搭,太潮了真的,我都想加入一起唱!”



《孙悟空大战二郎神》结合脸谱与街舞,在传统皮影戏中融入 AI技术。孙悟空和二郎神在皮影世界里激烈打斗,上演传统戏曲与现代街舞的融合版,开启国潮、创新的中式审美passion戏舞秀,让戏曲更多元、更有趣,拉近戏曲和年轻人的距离。


《当湘昆遇见世界名画》则是使用了AR制作、虚拟跟踪技术、AI人工智能绘图等前沿科技,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联通中西文化,复现文物之美和戏曲之趣,全方位、沉浸式呈现了湘戏很乐、很潮、很劲的特点。

 

戏曲承载着千年的文化记忆与民族情感,《2025湖南戏曲春晚》正是在这样的文化根基上,用青春态度和跨界力量为戏曲注入了新的灵魂,让我们看到,戏曲并非是尘封在历史中的遗迹,而是可以与当下生活紧密相连、与年轻人情感深度共鸣的活态文化。它以一种全新的姿态,生动诠释了“人间有戏共团圆”的新春故事,让戏曲在新时代的舞台上,再次焕发出蓬勃的生命力,成为连接传统与现代、连接每一个中国人的文化桥梁。


(湖南卫视供稿)

监      制:史   杰

后期编辑:姜   慧


国家广电智库
“国家广电智库”由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发展研究中心主办,致力于及时深入地解读广电行业政策,发布领导讲话、行业新闻、发展规划、广电法规、研究报告等,对广电创新、体制机制改革、媒体融合发展、新兴媒体建设等重要课题给予重点关注。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