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近日,由上海东方卫视、成都天府宽窄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和成都春光好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联合打造的《开播!短剧季》迎来收官。《开播!短剧季》通过综艺手段选拔推选微短剧演员,为导演、演员参与精品微短剧创制提供了展示舞台,不仅打开了微短剧的全新赛道,更挖掘了微短剧与综艺“双向赋能”的新价值。
近年来,微短剧在守正创新中,以精品力作点亮多端多屏。微短剧相关视听作品“微”而有力,体现出题材丰富多元,内容紧跟社会热点的特点,不仅促进着不同产业深度融合,更有效推动了视听行业的高质量发展。
展现短剧孵化全流程,推动微短剧精品化发展
在发展初期,微短剧曾被视为“草台班子”,鲜少有专业演员和制作人愿意参与。但是随着行业发展日益成熟,微短剧的质量正在迅速提高,在专业水平上具备了更高的“含金量”。《开播!短剧季》首开“短剧+综艺”真人秀先河,将创作过程与综艺元素融合,用综艺语法解构了短剧制作的幕后,让观众看到了演员与团队的用心与坚持,打破了外界对于微短剧“短而浅”的刻板印象。
《开播!短剧季》深入呈现了微短剧的选角、创投、展演、孵化等环节,带领观众了解了微短剧制作台前幕后的流程,这种对行业的真诚揭示,不仅增强了观众的参与感,也让更多优质的微短剧内容有机会被看见。作为行业的“敲门砖”,节目吸引了更多制作公司和演员入局,为短剧的精品化提供了实践路径。从这个层面来看,《开播!短剧季》既是对现有IP的进一步开发,也是借助知名IP、高品质内容对市场的重新洗牌,推动着短剧在更规范、更具资源支持的环境下蓬勃发展。
助力人才孵化,为视听行业注入新鲜活力
《开播!短剧季》聚焦短剧行业,以六大经典影视IP剧目为根基,总监制宁静、监制张萌与苏可在六大IP短剧精品化的道路上不停鞭策,以自身的行业经验倾囊相授,演员在一场场的竞演中收获成长、精进演技,为微短剧的发展注入新鲜动力。节目借助综艺手段选拔推选演员的形式,一方面为人才培养搭建新平台,提升行业人才素质,另一方面打造出有深度、有内涵,同时又能产生共鸣共情、符合当下审美的精品短剧作品,向广大观众证实了微短剧在精品化发展的路上“大有可为”。
同时,节目对经典IP创新的剧情颠覆着既有的印象,打破了常规的短剧题材与剧情故事,此创新模式以焕新的剧综新玩法让观众耳目一新,提高了观众对于短剧综艺的认可和期待。节目在微短剧演员选角、短剧项目创投、短剧IP展演等方面的创新实践,激发着短剧发展赋能影视行业整体进步与创新的更大潜力,助力视听行业走向高质量、精品化发展之路。无论是对于微短剧还是综艺发展来说,这档节目都展现出了较高的创新价值。
打造文旅融合新引擎,赋能行业可持续发展
节目也在视听创新与产业变革中找到新契机,为行业发展注入可持续的动力。《开播!短剧季》展示了微短剧在推动文旅方面的潜力,与传统长剧集和大银幕作品相比,微短剧以更接地气的故事表达形成观众的认同感,为文旅深度融合拓展了新思路。同时,节目把握了文旅融合、产业孵化等主线,挖掘生动故事,走出传统类型,找到与区域更好的爆发点,形成了多个经典IP之间的互相赋能和渗透,为短剧推动地方文旅发展、产业升级提供了生动样本。
当下,短剧在主流媒体与市场合力推动下逐渐精品化、专业化,短剧已从“野路子”走向“新未来”。《开播!短剧季》将目光对准当下火热的微短剧市场,以生动鲜活的内容弥补了综艺市场在微短剧领域的空白,极富创新价值。节目积极孵化并助力优质微短剧上星播出,不仅为更多微短剧从业者提供了参与精品创制的舞台,引领着短剧行业精品化发展,还挖掘短剧更多的跨界赋能价值,成为探索文旅融合新可能的有力尝试,推动短剧行业迈向提升品质、打造精品、融合传播的全新阶段。
(作者系中山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研究员)
监 制:史 杰
轮值主编:赵 捷
后期编辑:秦 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