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晚评论】 《和合之家•2025中国网络视听盛典》奏响和合共生“大合唱”

体娱   2025-01-25 17:10   北京  

导 读



















春节,承载着中华民族最深厚的文化记忆;而看春晚,经过多年的传承与创新,已经成为全国人民欢度春节的“新年俗”,更是全球华人“天涯共此时”的深厚情感纽带。在媒介多元化、用户圈层化的今天,春晚依旧以其巨大的凝聚力与影响力,成为亿万观众共同守望的年度文化盛宴。尤其即将到来的乙巳蛇年春节,是春节成功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后的第一个春节,春晚也因而成为讲述中国故事、传递中国声音的重要舞台。为此,国家广电智库围绕全行业推出的多台精彩春晚节目,推出春晚评论系列文章,今天刊发第一篇《和合之家•2025中国网络视听盛典》奏响和合共生“大合唱”。




















《和合之家·2025中国网络视听盛典》(下称“盛典”)于2025年1月24日(腊月二十五)晚8点在北京卫视、东方卫视、浙江卫视以及全网上线播出,由国家广播电视总局、中宣部文艺局指导,中国网络视听协会、中国电视艺术委员会主办,学习强国、人民网、新华网等共同承办。这场视听盛会不仅是对过去一年网络视听行业辉煌成就的全面回顾与创意总结,更体现对网络视听行业未来发展蓝图的美好展望与殷切期许。盛典以“和合之家”为主题,充分彰显了网络视听行业在多元共融、创新发展中所展现出的强大生命力与独特魅力。

 


盛典为何以“和合之家”为主题?盛典何以打造“和合之家”?主题设置有何深意?这些问题在一个个节目的展示中得到了回答。“和合之家”具有顺应时代潮流的大立意。“和合”源自《周易》“保合太和”,强调万物保持完满的和谐才能顺利发展,拆解“和合”二字,贵和尚中,善解能容,厚德载物,和而不同,彰显中华民族所追求的“和合文化”,具有鲜明时代价值。网络视听行业正是在“和合文化”的滋养下,将人民多彩生活融入斑斓时代画卷,将个人奋斗微光聚合成昂扬时代乐章。盛典秉持和谐共生、包容并蓄的理念,汇聚了25家网络视听平台,呈现了45个形式各异、内容丰富的节目。设置序幕“和美·时代新篇”及“和韵”“和鸣”“和创”“和睦”“和兴”五大篇章,板块设计层次分明、逻辑连贯,主题鲜明、寓意深刻。

一、点赞网络视听作品,“和合”是作品的共荣


“网络视听让普通人的生活拥有了梦境”,网络视听行业以内容产品密集交织生活轨迹,描摹着时代热烈生动图景。



和合展演,优秀网络视听IP的舞台新生。“盛典”梳理盘点2024年已播和2025年待播的优秀网络视听节目,将其进行适合舞台展示的设计,赋予优秀IP更长久的传播生命。例如2024年热播剧《我的阿勒泰》《唐朝诡事录之西行》《永夜星河》对应的歌舞表演《月光》《念长安》及《寄明月》,分别还原或链接剧中的情境与情感,让观众与感动过自己的作品和人物再次相遇。


和合时空,围绕热点突出重点亮点。聚焦了2024年国家发展进程,穿越古今、覆盖八方,从新石器时代的良渚文化舞蹈《良渚·遐想》到AI时代的AR虚拟实景歌曲《歌行四方》、AI音乐创作秀《谱梦行》,从天山南北到流贯古今的大运河再到蓬勃发展的大湾区,节目影像化地书写了中国的幅员辽阔、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底蕴和昂扬向上的时代精神。


和合艺韵,宏阔轻灵多形式共谱网络视听华章。“盛典”创新艺术表达,在形式上,从影视小品到中华武术,从器乐、民谣、弹唱到混搭串烧,有戏曲、脱口秀、说唱、舞台情景剧、情景喜剧、情景唱演、情景歌舞,有沉浸式视觉歌曲、乐队演出、舞台剧、音乐剧、国宝文化创意秀、非遗杂技秀等,琳琅满目,同时还发挥网络视听“艺术+技术”的独特优势将AIGC、VR、AR等技术有机融入节目之中,把技术创新贯穿舞台设计、节目编排全过程。“盛典”进一步突出网络视听开放性、创新性、互动性,既有六国语言联唱四大名著电视剧主题曲,也邀请综艺新秀“十个勤天”演唱《我和我的祖国》;既有群口相声《算法生活》关注算法治理话题,又有舞台情景剧《穿越时空的回信》以一场大学生跨越时空与志愿军战士对话致敬最可爱的中国人民志愿军英雄们,既策划视野宏阔思想厚重的重头节目,也设计形式多样新颖松弛的轻量化产品,要流量而不“唯流量”,让“大流量”澎湃“正能量”。



二、点亮行业发展之路,“和合”是行业的和鸣


盛典是个大舞台,网络视听行业共沐理想与荣光,几多深情纳入其中,共襄盛举。


和合共创,坚持差异化设计开门办盛典。2023年以来,全国广电新媒体联盟积极发挥主题宣传“联合舰队”作用,在网络视听平台巩固壮大宣传思想阵地。“盛典”在组织上坚持“开门办”,集结长视频、短视频、音频、直播等各类视听平台共同参与、各展所长、相得益彰,圆满打造网络视听行业集体性主题创作和文艺创新的新典范。腾讯音乐、芒果TV、咪咕等平台的音乐类节目《青春之歌》、《除了快乐禁止入内》《声生不息·大湾区》、非遗音乐秀《圆》等涵盖了流行音乐、民谣、摇滚等多种音乐风格,以高质量表演水准为观众带来了耳目一新的体验。人民网、“学习强国”学习平台的文化类节目《天地一线》、《呼唤——两岸为你读诗》《国旗下的心愿》等注重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在主题宣传和价值引领上作用突出。哔哩哔哩、抖音、快手创意类节目视觉国风歌舞《塔》、国风戏歌《好戏流转》和创意杂技秀《技·梦千年》等,以新颖的形式和独特的视角吸引了大批年轻观众。

人民网、学习强国等中央新媒体,咪咕等央企新媒体,芒果TV等省级广电新媒体,爱奇艺、优酷、腾讯视频、抖音、快手、B站等商业网站,喜马拉雅等音频网站,小红书、微博等社交网站,凯叔讲故事等垂类平台,趣丸等科技企业报送近百个优秀节目。各选送平台节目内容通过不断探索新的节目形式和表达方式,满足了不同观众群体的需求。另一方面,“盛典”比较各电视台、各类平台的春晚、跨年晚会及年度之夜进行差异化设计,充分体现网络视听平台的共创共享和网络视听文艺创作的独特魅力,为广大网民提供更加丰富多彩的收视选择。



和合支撑,看见每一位网络视听行业从业者的贡献。“盛典”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把镜头对准普通人,让各行各业普通劳动者登上盛典舞台,用最真挚质朴的情感打动观众。正如节目《和合之家》主题讲述中所言:“每一位从业者夜以继日支撑起每一块亮晶晶的屏幕,当闪着光的大小方格共同亮起的时候,我们看到了流淌在网络空间里的银河,正怀抱着无数和而不同、参差多彩的小小世界,那里面有创造者在开拓,运营者在耕耘,执行者在攀登。”

三、点燃和合之家璀璨未来,“和合”是大国的气度


“泱泱中华,海纳百川,包罗万象,让科技、文化、经济互为羽翼,展翅翱翔。”《和合之家·2025中国网络视听盛典》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方法讲好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抒写新时代的精彩华章。



和合主题,充分聚焦新时代、新思想、新征程挖掘选题。聚焦热点和重点工作,如讲述北京中轴线故事的《天地一线》体现了我国对文化遗产保护的高度重视,中国国家形象和北京城市形象对外更加鲜明。在澳门回归祖国25周年之际,金曲联唱《声生不息·大湾区》展现大湾区十一城青年代表心手相连、并肩同行,逐时代潮头,聚湾区力量,赴华夏征程的豪情与决心,也展示了“一国两制”政策的成功实践。240小时过境免签政策发布后,中国为外国游客提供了更加便利的入境条件,创意情景剧《跟着收藏夹种草中国》正是反映了在这一背景下中国旅游业的繁荣和对外开放水平的提高。在行业工作方面,近年来,国家广电总局推出“跟着微短剧去旅行”“跟着微短剧来学法”“微短剧里看品牌”等多项政策及项目扶持微短剧蓬勃发展,微短剧等新型文化产品的出现,反映了文化市场的多元化和个性化需求,在微短剧这一热点下,《微光成“剧”》歌唱微短剧人奋斗故事,以观众与剧中人的场景视角带来创造美好生活的无尽力量。契合“重温经典”频道的主题经典联唱《岁月里的歌》,旋律一响就令人深刻感受到经典作品穿越时空的力量,蕴藉隽永。



以上热点被巧妙融入节目设计,生动呈现国家新变化、人民新面貌、社会新气象。“盛典”在乙巳蛇年、也是第一个世界版非遗春节到来之前,成功打造一个了凝聚团结奋进力量的追光之夜、充满人间烟火气息的百姓之夜、传统新潮相得益彰的青春之夜、技艺共舞流光溢彩的创新之夜、提振行业发展信心的竞合之夜。


 

盛典,不仅是一次行业的盛会,更是一次精神的盛宴,让观众们看到了网络视听行业的无限活力和广阔前景。共赴和合之约,共享和合之美,共建和合之家,中国网络视听行业将以更加优秀的作品、更加创新的技术、更加优质的服务,为广大观众带来更加美好的视听体验,共同书写网络视听行业的新篇章。


(作者单位:国家广电总局发展研究中心)


监      制:史   杰

轮值主编:董潇潇

责任编辑:冯雯欣

后期编辑:张佳宁

国家广电智库
“国家广电智库”由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发展研究中心主办,致力于及时深入地解读广电行业政策,发布领导讲话、行业新闻、发展规划、广电法规、研究报告等,对广电创新、体制机制改革、媒体融合发展、新兴媒体建设等重要课题给予重点关注。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