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1月28日除夕夜,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以下简称总台)《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如约而至,今年春晚以“巳巳如意,生生不息”为主题,以欢乐吉祥、喜气洋洋为总基调,创意类节目、歌舞、相声、小品、戏曲、武术、魔术等多类型节目精彩不断,主会场与四地分会场节目编排相得益彰,作为春节申遗成功后举办的首届总台春晚,整场晚会传统文化与现代韵味兼具,艺术感与科技感相融,让全球观众在喜庆红火的年味中,感受中华文化的隽永魅力。
天南海北情意暖
北京主会场与四大分会场共同唱响家国浓情
2025年总台春晚不仅在北京设置主会场,还在重庆、西藏拉萨、江苏无锡、湖北武汉四地设置分会场,一个个独具地方韵味的节目让整台晚会更加丰富饱满。在山城重庆这座“站立的8D魔幻城市”中,由780辆新能源汽车智控灯阵组成的光影舞台,融合多种艺术形式,呈现出一场炫目的视觉秀。特色歌舞、非遗和年俗表演轮番上阵,展现出国际化、绿色化、智能化、人文化的现代大都市风貌。西藏拉萨作为雪域高原的一颗明珠,布达拉宫前的载歌载舞生动展现出各族人民亲如一家、团结奋斗的美好图景。拉萨分会场以“幸福之花”“美丽之花”“团结之花”串联全场,并将镜头对准定日县乡亲们的安置和生活情况,展现出“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中国速度和温度。江苏无锡以舟楫作为贯穿全场的独特元素,“舞台”从太湖延伸至古运河畔,传统曲调勾勒江南水乡风情,沉浸式大戏与非遗文化巧妙结合,生动铺展开一幅历史文脉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的绚烂画卷。湖北武汉分会场以“英雄城市,还看今朝”为主题,烟火气浓郁,人情味满满。新派戏曲将京、楚、汉三剧种融汇编创,杂技与传统楚乐创意呈现,舞蹈与楚文化相映生辉演绎凤凰图腾。在光影交织、视听艺术绽放中呈现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英雄城市”的独特魅力。
春晚里的中国年
精彩呈现中华美学的东方气韵和审美意涵
2024年12月“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作为申遗成功后的第一个春节,总台春晚不断深耕传统文化,创意展现中华美学精神和中华审美风范。中国传统建筑创演秀《栋梁》以榫卯结构、祈年殿和北京中轴线等为灵感,再现中华建筑文明之美。小品《借伞》围绕《白蛇传》中“断桥借伞”的经典桥段,巧妙串联京剧、粤剧、川剧、越剧四个剧种,以戏曲为媒为观众送上“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的美好祝福。舞蹈《喜上枝头》将舞台打造成一幅展开的宋画,勾勒出“人在画中舞”的美学意象,传递“喜鹊登枝报喜来”的美好寓意。现代芭蕾《伊人》中,舞台变幻成一池春水,营造出“所谓伊人,在水一方”的缱绻东方意境。《湾区乐好》粤语金曲串烧带来青春“回忆杀”,向新征程上扬帆远航的粤港澳大湾区送上“粤”来“粤”好的真挚祝愿。《潮起舞英歌》以刚劲有力、击槌有声的“中华战舞”,演绎出中华儿女的豪迈与洒脱,在“舞”与“武”中舒展壮志豪情,尽显中华民族自信昂扬、蓬勃向上的生命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追求真善美是文艺的永恒价值。艺术的最高境界就是让人动心,让人们的灵魂经受洗礼,让人们发现自然的美、生活的美、心灵的美。”春晚舞台把几千年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象化,通过创新而生动地演绎,通过一个个精彩节目为观众打开新的艺术空间、美学体验,让观众发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美、新时代热血奋斗之美、家国同心生生不息之美。
人民的春晚 春晚中的人民
聚焦百姓走向前台,“让爱无碍”全民共赏
春晚是百姓舞台,百姓是春晚主角。2025年总台春晚不断深化“人民的春晚”创作理念,一方面将聚光灯更多投向奉献拼搏的普通人,邀请平凡而伟大的奋斗者走到台前,歌曲《我的家》邀请到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阻击战的参与者代表、呼伦贝尔林草工作者代表等,有力唱响“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动实践。同时,通过“春晚等着你”活动邀请熊猫饲养员“谭爷爷”谭金淘、“绿皮慢火车列车长”胡贵川、“弹钢琴的建筑工人”易群林、“麦子阿姨”秦士芳、“外卖诗人”王计兵、“阳光女孩”小豆豆、“饼干小哥”魏忠帅等到现场观看彩排,近距离感受春晚的热烈氛围。而这些在平凡生活中勇敢追梦、乐观向上的普通人,也是春晚节目创作的灵感来源。
另一方面,春晚创作来源于人民,更是为了人民,2025年总台春晚首次推出视障版和听障版无障碍转播,“让爱无碍”有声有色。手语演员通过AR虚拟技术,置身春晚演播大厅进行手语“解说”。竖屏多画面包装同步呈现春晚实况与手语演员画面,辅以AI语音技术制作字幕,满足听障人士的观看需求。同时,以声音作为桥梁,通过音频对春晚节目进行创作解读与背景拓展。总台文艺之声、音乐之声主持人与多位解说嘉宾化身“声音向导”,依据春晚节目内容、节奏与情感起伏进行细致讲解,以细腻入微的表达让语言解读与节目内容和谐共鸣,为听众带来沉浸式的声音画卷,精心勾勒出总台春晚的“画面感”,用心灵感受春晚的温度。据悉,此次无障碍转播及报道全媒体触达5200万人次。
前沿科技“各显神通”
打造“传统”春晚的“现代”视听盛宴
2025年总台春晚积极推进“思想+艺术+技术”创新融合,运用超高清、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立体视觉和三维声等技术,不断提升春晚的视音频质量和全媒体传播,打造震撼人心的视听盛宴。一是开启央视频超高清大小屏融合传播。用户不仅可通过手机进行直播点播,还可采用“央视频”电视投屏方式收看,4K/8K电视节目最高码率分别为36Mbps和120Mbps。同时推出了“同步听”功能,用户可通过耳机收听与电视机播放视频同步的双耳渲染三维菁彩声电视伴音。二是继续推出“竖屏看春晚”功能。前三年,“竖屏看春晚”直播收视分别为1.3亿、1.9亿、4.2亿,取得良好播出效果,2025年总台春晚针对手机竖屏视觉语言特点,运用图像识别和AI跟踪技术,结合5G-A浅压缩、低时延移动跟踪拍摄,生成明星演员候场、台上表演和下场后的视频,丰富竖屏春晚的视觉,以及春晚演员的表演细节。三是采用“8K+三维菁彩声”制作,提升收视体验。2025年是总台第四次开展8K春晚直播,超高清自主创新水平不断提升,节目可通过“百城千屏”超高清传播平台在全国上百个城市近千块公共大屏直播。四是创新运用“XR+数字孪生+VP”融合拍摄技术,为春晚营造新颖极致的视觉享受。比如《栋梁》节目以梁思成先生绘制的古建筑珍贵手稿为视觉设计基础,采用“XR+数字孪生+VP”融合拍摄,打造无限延展的虚拟舞台空间,让真人舞者与数字分身进行跨屏互动,再现中国古建的千年神韵和文化内涵。五是采用“立体视频”创新呈现春晚节目的精彩视角。演播大厅部署了由30台相机阵列组成的云上多视角拍摄系统,以“演播厅天空环绕视角”对演员表演进行摄制,形成春晚3D视频,为观众呈现摄像机难以拍摄的精彩视角。六是运用人工智能技术强力加持春晚艺术呈现。如部署AI视觉追踪系统,让AI驱动的虚拟特效在节目演绎时,跟随演员的动作,在舞台屏幕和电视画面中同步流转与变幻,为节目注入全新的视觉交互体验。
“台网屏端微号”强势联动
全媒体融合传播取得新成效
2025年总台春晚系统化构建传播矩阵,大小屏全面覆盖,新媒体端强势传播,让全国上下、海内外观众第一时间共享精彩。据悉,总台蛇年春晚在境内新媒体端的实时直播收视次数和互动量均创新纪录。
总台方面,综合频道、综艺频道、中文国际频道等9个电视频道,中国之声、音乐之声等9个广播频率,央视新闻、央视频、云听、央视网、央广网、国际在线等新媒体平台以及“百城千屏”8K超高清传播平台同步直播。总台还与哔哩哔哩(以下简称“B站”)达成合作,B站成为总台蛇年春晚的独家弹幕视频平台,与总台同步直播,并推出特色化的观看互动方式,总台在B站开设春晚账号,为用户带来往年的精彩内容。小红书成为总台春晚独家笔记分享平台,除夕当晚小红书在春晚后台打造了一场持续7小时的独家直播节目《大家的春晚》,观众一边看春晚,一边在小红书收看春晚演员现场直播,畅聊晚会热点与台前幕后故事。抖音也成为总台春晚的重要直播平台,抖音、抖音极速版、抖音火山版、鲜时光TV、抖音精选及抖音搜索等多个平台实时直播,打开“新春直播季”。
据初步统计,2025年总台春晚新媒体端直点播收视次数28.17亿次,较2024年同期21.27亿次,同比增长6.9亿次。“竖屏看春晚”直播播放量4.96亿次,较去年同时段提升18.09%,直播用户人数达2.86亿人,较去年同时段提升14.4%。春晚社交媒体话题阅读量达166亿次,比去年同期增加5.5亿次;春晚社交媒体互动量达6.7亿次,比去年同期增长13.75%。
从“中国年”到“世界年”
全球共庆共享新春佳节 感受中国文化
中国春节申遗成功,展现出中华民族文化符号对人类文明的重要意义,奏响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华彩乐章。总台春晚作为中国春节必不可少的一道“文化年夜饭”大餐,正深烙于中国人民、海外华人、世界友人心中。我们看到,《一起China Fun》中世界各地友人载歌载舞,邀请全世界的朋友来中国“打卡”,《Counting Stars》中美国乐队的精彩演唱,让青春的记忆扑面而来,《山鹰和兰花花》中秘鲁与中国艺术家的中西合璧,共唱一曲。“开门办春晚”更成为“打开国门”办春晚,“中国年、世界年!”春节将成为世界人民的共同记忆。
总台春晚正式播出前,宣传片就已纷纷精彩亮相西班牙、加拿大、蒙古、阿联酋、缅甸、波黑、埃塞俄比亚等国,让观众提前感受中国春节的喜庆氛围。同时,总台春晚宣传片第三次登陆美国影院千屏,陆续在美国纽约、华盛顿、旧金山、洛杉矶和休斯敦五大城市78家影院超千块电影屏幕播出。据统计,全球87个国家136座城市共计3508块公共大屏宣介或直播总台春晚。屏幕数较去年增加223块,覆盖国家和城市数量较去年分别增长77.55%和51%。此外,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国际视频通讯社首次联合亚洲-太平洋广播联盟、阿拉伯国家广播联盟、非洲广播联盟、欧洲新闻交换联盟和拉美新闻联盟等五大新闻联盟向全球受众推介总台春节联欢晚会,相关内容通过各联盟所属平台覆盖全球169个国家和地区的300多家媒体机构。
据初步统计,2025年总台春晚海外传播多项指标再创新高。CGTN(中国国际电视台)英语、西班牙语、法语、阿拉伯语、俄语频道和82种语言对外新媒体平台2900多家媒体对春晚进行同步直播和报道,获全球阅读量超15.9亿次,海外视频观看量5.2亿次。央视网海外社交平台的直播播放量创新高,为7337万次,较去年同时段提升21.39%。日本主流视频网站Niconico连续第十年转播总台春晚,实时在线看人数超10.1万。
(作者单位: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发展研究中心)
监 制:史 杰
责任编辑:朱文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