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多必失,物极必反,看破不说破,才是大聪明

文摘   2024-07-30 21:53   广东  
突然之间,网上出现一个“网络大发现”,引发了网友各种猜想。
那个平日里最爱发言的一位退休编辑,居然在长达三天时间里,在各大平台的账号,没有更新动态。换作其他人,倒也正常。对于这个媒体人,三天不更新,绝对不是他的风格。
要知道,他各个平台的粉丝量加起来,有好几千万。三天不发任何动态,且不说有多少直接的经济损失,对于一个事无巨细都要发表观点的人,对于一个经常能说别人不能说的人,怎么能够忍受这种寂寞?
于是,网友们猜想:难道是被禁言了?
到底是不是禁言了,时间自然会给出答案,本文不作分析。但是从网友的猜测链中,联想到一个现象:言多必失,物极必反,聪明人总有愚蠢的地方。
这位退休编辑确实是聪明人,才华横溢。但是这样的人,往往因为不住自己的嘴巴,而招来非议;更是因为不甘灯光之外寂寞,而不懂激流勇退。
言多必失,物极必反,就是这么一个简单的道理,即使传说中的刘伯温,也经历了一堂又一堂的思想教育课,才变得富有才华式的成熟,电视剧《朱元璋》里面的刘伯温的命运,就是一个形象的例子。
刘伯温是历史传奇人物,自幼博览群书、才华横溢、思维出众、口才无人能出其右。民间有“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的说法,可见刘伯温不是一般的聪明。然而,就是这么一个大聪明人,有时聪明过了头。刘伯温刚开始追随朱元璋的时候,经常犯一些傻瓜式的错误。
话说,朱元璋攻下金陵城之后,势力日益壮大。后来,朱元璋力排众议,亲自带人从敌人手里救出了小明王。
虽然小明王年纪轻轻,没什么本事,也没有自己强大军队。但他是当时义军的“老大”,是义军的一杆大旗。朱元璋发迹于义军郭子兴的队伍,自然也属于义军队伍中的一支。
救下小明王,既体现了一个义字,又能“挟天子以令诸侯”。朱元璋将小明王接到金陵之后,在城楼上举行敕封仪式,小明王敕封朱元璋为吴王,授节制天下兵马之权。
敕封完毕,小明王都没来得及住一个晚上,观赏一番金陵的风景,就被朱元璋送走了,送到一个指定的地方“坐朝理政”。
其实,明眼人都能看到,小明王只是一个傀儡,等到打败了陈友谅和张士诚之后,朱元璋一定要解决小明王的,但是文臣武将们都是看破不说破。
这一切,当然也被刘伯温看在眼里,天性清高的刘伯温不仅对敕封仪式不屑一顾,而且还对人说道:“那是在演戏,小明王那个皇上是假的,小明王活不了多久了。”
后来,胡惟庸向朱元璋告状,说道:“刘伯温说大帅和明王是在演戏,明王是个假皇上,活不了多久。“
朱元璋听罢,一肚子的火,碍于众人在场,又不好发作。但是,这个被人看穿并说破的痛是永远地记下了。
刘伯温虽然聪明过人,但是因为心性清高,傲气很重,不仅得不到重用,而且经常被朱元璋防范和敲打。
直到后来,也许是人上了年纪,刘伯温变得真正地聪明了起来,学会装糊涂,装傻。
朱元璋当上皇帝之后,在一次训导金榜题名的进士们的时候,朱元璋令人抬出三筐谷子作为考题,考那些进士们。
朱元璋让所有人都上前看看三筐谷子,看看能不能区分三筐谷子的分量、成色、产地和优劣。进士们舞文弄墨是把好手,见到三筐谷子后,却傻了眼,纷纷表示不知道,看不出区别。
刘伯温也上前,俯下身子,认真地仔细抓了抓三筐谷子之后,然后,对朱元璋说:“禀皇上,臣惭愧,臣看不懂。“
然后,朱元璋理所当然地给进士们上起课来。这时,刘伯温的高徒悄悄地问道:“刘公,连你也没看懂吗?”
刘伯温闭了一下眼睛,长长地吐出一口气,叹道:“这是什么场合,看懂也得说看不懂,这才是真懂。“
这件事情,要是放在刘伯温年轻那会儿,说不定就会争着出个风头,顺便让进士们佩服一下。但是,一旦刘伯温口若悬河说出三筐谷子的区别,那叫皇上怎么办?皇上好不容易备的课,岂不是没事干了?
虽然只是电视剧情节,但现实中的人情世故,有过之,而无不及。回到文字开头,那个疑似被禁言的人,他可能从来没有反思过,是不是说得太多了,从而导致言多必失;是不是说得太破了,从而造成物极必反。
有些营销号喜欢批判人情世故,以获得部分共鸣。理想和精神可佳,但是忽略了人世故几千年来形成的厚重和坚硬。
一个人不可能和整个大环境对抗,不会遮掩、不会顺应潮流、不懂激流勇退的聪明人,结果往往很悲剧。社会在向前发展,但人情世故和人性规律其实都还在《资治通鉴》和《史记》中循环,从来都没有变过。
同一件事情,能看破的人,其实有很多,可为什么说破的人恰恰只有那一个?
其实,只有那些看破不说破的人,才是真正的大聪明,所谓,大智若愚。

张益
天下人看天下事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