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幻影视中,特效师所想象的高等文明的建筑风格是不存在的。
永远不要用低高等文明的心态去想象高等文明的形态,因为用不了多少年,人们会远离城市,回到乡村,就像当年人们远离农村进到城市一样。
城市是交易的堡垒,是经济发展和工业转型的一个物理空间状态,一切源于经济与工业的最优化角度设计,它很难成为人们灵魂的栖息之地。
人们很难把高楼大厦之中的一套房当成灵魂栖息地,顶多是个安身之所,你的楼板是别人的地板,别人地板又是你的楼板。
于是,有钱没钱,回家过年的大戏,年年在华夏大地上演。只有在老家,过得才踏实,才有归属感,因为那里有熟悉的磁场感应和时空记忆。
城市是需要底层共享的,而人性却是自私的,老婆和车,概不外借,它注定共享经济是一场壮观的泡沫。
共享单车死得很惨,共享雨伞连骨头都找不到,共享汽车也不会有出路。底层的共享精神和共享的底层现实,证明了共和国国民还缺少基础的共享基因。而城市恰恰是需要高度集成和共享的生活模式。
人性就是自私的,没有不自私的人,再大公无私的人也有其私,只不过,它背后欲望张力往往比寻常人来的更为高大、无上、宽广,无边,因为大得无边,常人就看不到那份自私了,反而将它当成了榜样和理想。
一个人为什么要对你说“您”?形式上看,是社交礼仪;本质上看,是示弱,是生存法则;根源上看,则是私心。过于谦虚和热情都是高度的、可怕的自私。
无欲则刚,酒桌上最喜欢敬酒的,嘴巴最漂亮的人,往往私心最重。
如果一个城市只是拥挤着高度,理性自私,利益共同,而不是以灵魂公栖的生灵群体,那么城市和人心分崩离析的局面不可避免。人类的奇迹并不在于修建了金字塔和万里长城,也不在于制造技术达到纳米级别,而是在于同栋楼的邻居基本老死不相往来,一辆公交上的陌生乘客互不搭话。
更是在于,因政见和三观不同导致的各种惊心动魄的政治斗争、职场斗争。
既然如此,为什么这么多自私的人群,又要群居在一起,构成了城市呢?
因为城市的形态,不仅仅是人群生活的需要,更是空虚和寂寞的精神最好的麻醉体。
有一段时间,经常看到一个女人抱着一条狗上下楼梯,那可不是小宠物狗,大概有20多斤。本以为这样也就算了,没想到,有一天,在公园见到那个女人仍然抱着那条狗。
那时,简直被吓到了。这得有多大的力气和意志才能做得到?
不是说女人拧不开瓶子盖吗?
然后,一个现象问题来了:为什么有的人愿意给宠物当牛当马?既不显卑微,也不觉得累?
想来想去,悟不出什么名堂,可能只有宠物能够做到绝对地单纯,毫不造作的抚慰主人的心灵。最重要的一条,宠物和主人之间不存在理念和价值观的争论,这要比一男一女生活在一起简单多了。
于是,单身人群越来越多,男人不想再追女人的时候,猫和狗就占据了女人旁边的枕头和被窝。
有人说什么女人经济,婴儿经济,老人经济,依老衲之见,其实,都不如宠物经济,看看那些个宠物店铺,猫粮猫砂,订单数量都是十万级、百万级的。
有些人为什么那么宠爱宠物,爱到不能自拔,是有道理的。爹妈给了孩子生命,但给不了孩子心灵深处的抚慰和陪伴,别说拂慰,更多时候,代沟在制造矛盾和冲突。
小时候,催起床,催作业,催读书;长大了,催恋爱,催结婚,催生育。
终于,孩子,长大了,宠爱宠物的程度胜过了孝敬爹妈,因为只有宠物不催她,不给她任何压力。一个催字,破坏了两代人的气场。主要责任在源头。古语云,儿孙不如我,要钱做什么,儿孙胜过我,要钱做什么?
既然钱都不要了,还催个鸟。道法自然,水到渠成,无心插柳最质朴的道理往往被世人鄙弃,非要追求社会大众化的面子。
什么叫大众化面子?
宝马还是奔驰?当官没,什么级别?有钱么,财富自由了吗?孩子考的什么大学,几本?有几个女朋友?
大众化面子现象,可以解释另一个现象:为什么国人多信佛,往寺庙里跑,烧香拜佛,而不是信道?
要知道,咱们可是原产《道德经》的国度啊。其实,恰恰就是因为一个道字无所不包,讲透了天地人和,远远超出了普罗大众理解的范围。大众对于深奥的东西,越来越不喜欢动脑筋,谁让我笑,我对谁好,因此,干脆寄希望于佛祖。
寄希望于佛祖的人,是无法建立独立精神之柱的,精神容易空虚、寂寞,害怕。这个时候,猫和狗的陪伴价值就体现出来了。
因为天气的关系,下面稍微谈谈大学教育的问题。
为什么要瞎扯这个话题,工作生活越来越卷,人性就越来越自私,和大学教育机制是分不开的。
文凭贬值,早就不是什么新鲜事了,现在的年轻人,根本无法体验上个世纪,大学生是如何的吃香。
怪谁呢?长期的应试教育及职业教育的供给已经大于社会人力资源市场需求,这是经济学所谓的简单供求关系。大学的教材内容与专业分类更新是很慢的,远远落后于社会分工发展的现实。
一年又一年,一批又一批的大学生,花了三、四年时间,几乎都是同一个模板制造出来的人才,这些人才最大的特点是,脑袋里装满了相同的、类似的知识,绝大部分都是需要工作的人,所以,造成了人才的过剩,加上技术进步,自动化岗位盛行,工作越来越难找。
大学教育机制应该倒过来,应该培养一些能为社会创造工作的人,假如一年毕业1000万大学生,哪怕其中有100万学生是那种能够创造工作、岗位的人,假如一个学生能创造9个工作岗位,恰好可以自我消化当年的毕业生数量。
要想办成这样的大学,就得从孩子最初的教育开始。
未来孩子的教育,应该回到孔子所说的因材施教的古老法则,应该培养出不同类型的学子,而不仅仅是考试机器,不应该只是考个名校,图个好工作。所有学生都图个好工作,而没有想过创造工作的时候,只会形成越来越多人不好找工作的局面。
国民父母从自身性格远景出发的教育管理又搞反了,他们把因材施教理解为同样的题目根据孩子不同个性或者理解能力用不同的方式,方法去教导,结果,越教越来火。另一方面,体现在一些孩子不想读书了。
孩子不想读书,未必是坏事,至少说明,当前的教材和教育方法无法吸引所有的孩子。
错误在源头,孩子将来能干啥,想干啥,弄清楚了没?孩子的禀赋天资整明白了没?
曾经刷到一个视频,一个只有几岁的男孩子,居然会电脑图纸设计、线路焊接、零件拼组,自己造火箭。
这样的孩子,才是社会的福音,他就是能为社会创造工作机会的人。做题家和考试机器,才是教育的悲哀。
指数级增长的信息和工业机器人大量运用,无人服务模式的高速演进将导致越来越少的就业岗位。清华北大的人都要往中学跑了,还逼着孩子搞监控室管理题海战术,绝非明智之举。
好好看看孩子喜欢干啥子,就往这方面投资,形成差异化战略,才是因材施教和投资。
近日有两个非凡印象。其一,一个小朋友小时候乱七八糟的学了好几个兴趣班,近来,突然在美术临摹方面开了挂,画啥像啥,几个小时都纹丝不动。
其二,和一个小盆友即兴雅聊,问她:你长大想做什么?理想是什么?
小女孩蹲在地上,仰着头,眨巴着灵光的眼睛毫不犹豫地笑着说:继承我爸公司。
很明显,答案在意料之外,原以她的理想是成为文学家,医生、老师啥的,毕竟她才是个小学二年级的孩子。这个回答直接导致本人的大脑出现了约0.618秒左右的停顿。
又问她:你继承了你爸公司,那你哥哥怎么办?
小女孩机智而又坦荡地笑着说:我哥他从来没想过这个问题。
一时之间,咱竟然无语以对。接着,一种厚重的商业历史感在最后一天班的感觉迎面而来:公司任重而道远,它关乎着小女孩未来的事业。
不得不说,这又是一个能创造工作机会的孩子。
哎呀,真是小沈阳的苏格兰裙子,跑偏了,回到城市这个话题。
城市就像一个一个的马蜂窝,它把资源吸引和集中到一块儿。生活是便利了,但风险却更大了,一炮就玩完了。先不说成千上万的人生活在同一栋楼里面,磁场是多么的混乱、干扰。要是发生火灾,没了电、水、网,所谓的楼房和城市还不如农村的茅草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