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其争夺奥运金牌,不如多修健身绿道,大众体育比精英赛事更重要

文摘   2024-07-21 17:47   广东  
刷视频才知道,本届奥运会快要开幕了,地点在法国巴黎。
比赛还没开始,中国队的“看点”就被一些博主抖了出来。700多人的团队规模,自带空调和厨师等,以及大批随行转播工作人员,这阵仗几乎闪瞎了韩国队员的眼睛。
俗话说,自己的孩子自己宠,除了金牌没有带,能带的,都带了。
为了防止带偏,特意从网络查询了巴黎的天气,数据显示,今天巴黎的气温偏低,但未来几天,气温将在25度上下,带空调似乎也有道理。
然后,又搜索到了一个叫“法兰西君君”的视频号博主,了解到中国运动员的居住环境。
视频展示了巴黎奥运村中国运动员将要入住的一个套间,里面的家具都采用环保材料制作,纸板床、纸椅子等等。墙壁也是拼装而成的,可以拆卸,再次利用。当时房间里温度26.9,没有空调,感觉到热。总之,这样的套间有5个小房间,共9张床,一个沙发,两间厕所。
据博主介绍,还有10天,运动员就要住进来了,房间里却还散发着一股装修的味道。
说实话,就这个居住条件,还不如一些城中村的公寓,更不如一些大学宿舍。真的是特别环保,翻译成老百姓的话,这哪里是简陋、环保,简直就是寒碜。
难怪国家队要自带装备。如果运动员因为休息不好,吃不好,影响了比赛,那么前期的投入都将付之东流,谁又愿意担这个责任?
难道是因为支援乌克兰打仗,法国没钱了?还是法国人真的讲环保,提倡奥运精神?
这些已经不重要了,从多方留言和评论区,倒是发现了一个现象,网友对奥运会和金牌已经不那么关注和在乎了。
将网友们的大量评论观点加以提炼,会形成一个声音:民生比国际赛事重要、搞好大众体育比举国体制办奥运精英体育重要。
虽然奥运提倡在竞争中建立友谊,促进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交流和合作。但是,奥运会已经过度商业化、金牌过度功利化,体育利益个人化、小众化了。于是,奥运背后的国家宏观荣誉和金牌光环在网友心中淡去。
值得一提的是,国人对奥运会以及奥运金牌有着复杂的历史情感脉络,在第23届奥运会上,1984年7月29日,中国射击运动员许海峰夺得了首枚金牌,中国人实现了奥运历史上金牌零的突破,这个故事被写进了教材。
相信,很多人还是学生的时候,都会因为这个故事而感到自豪。
如果说第一枚奥运金牌的意义巨大,那么中国第一次申办奥运会的意义更是空前。
2001年7月13日晚,时任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在莫斯科宣布,北京获得2008年第29届夏季奥运会主办权。消息传来,中国大江南北沸腾了,尤其是北京地区,几十万群众自发涌向天安门广场狂欢。
那种陌生人相互拥抱庆祝、令人喜极而泣、热泪盈眶的场景,后来再也没有出现过。那个场景,简直就是那个年代中国人自改革开放以来普遍入世的心态油画:走向世界、被世界了解、欣赏和认可的渴望。
后来,2008年北京奥运会火炬传递经过113个中国城市,北京奥运会盛大的开幕式,这两件事在惊艳了世界的同时,成功地展示了中国人文地理、文化风情与综合国力。
从此以后,中国在社会与经济的发展道路上开挂,一路狂奔。
2009年,中国成为全球最大出口国。
2010年,中国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
2013年,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开始走向世界。
2017年,美国将中国视为战略竞争对手。
2018年,中国对外贸易规模达到改开以来最大,同年,爆发中美贸易战。
2024年,中国对多个西方国家实施单边免签政策。
短短二十多年,中国已经从渴望融入世界、被世界认可,变成了平视这个世界,同时,也成了全球霸主美国眼中的主要对手。
伴随着经济的强大与社会的发展,奥运会与国际体育赛事在大众心中的存在感渐渐消隐,在科技信息与视频普及时代,各国官方与民间文化交流变得广泛和直接,已经不需要通过奥运会这种大规模的体育赛事来达到政治宣传与经济目的。
更重要的是,2020年,美国开始集结西方世界和中国经济脱钩。2022年俄乌战争爆发。2023年巴以冲突,这一切,仿佛在宣示这个世界已经进入一个新的冷战格局。
经过三年煎熬时期,大众对于人生、社会与国家的思考上升到了不同的高度,变得更为理性和审慎:与其争夺更多的奥运金牌,不如及早解决几个卡脖子的科技问题。
国家精英体育搞得再好,即使包揽了所有奥运与国际赛事金牌,就能维护和平、保卫国家和造福百姓吗?仿佛看不出什么直接的关系。因为国家的强大,并不因为官办体育、精英体育的强大与金牌数量的多少,那些只是衡量官员的工作成效的指标,并不适合老百姓价值审美观。
但是,只有一个国家的人民体格强悍,体质强大,才能够得到其他民族的足够尊重,也是对老百姓有益的。当年,小日子喊出东亚病夫的时候,不就是因为那时候人们面黄肌瘦,吃不饱饭,体格不强吗?
历史告诉人们,只有发展大众体育事业,把人民群众的体育搞上去,才是真正利国利民的国之大事。
毛主席在1952年,为新中国体育工作题写了“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12个大字。
多好的理念和口号!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而不是将大量资源只用于培养精英体育和奥运冠军,人民体质的好坏显然比金牌数量的多少更为重要。
当然,并不是全面否定精英体育和举国体制的国际赛事,跳水、乒乓球、中国女排都成了中国奥运会的名片。中国女排更是一代又一代人拼博精神的偶像,必须承认,曾经在举国体制下,中国奥运与精英体育取得了卓越成绩。
但是,随着贫富分化与生活压力加重,大众发现,即使国家奥运精英体育搞得再好,国际赛事拿的金牌再多,和自己也没有什么关系。
原来那份对精英体育热忱也慢慢冷却下来,开始反思质疑和重新审视:既然国家都在提倡党委和政府机关过紧日子,那为何运动员参加奥运会就搞得象搬家似的?
于是,随着公众生活感知与心态变化,奥运冠军和精英体育的社会边际效益就越来越小,这个时候,国家奥运精英体育体制模式就可能到了需要创新和改革的时候。
体育不同于军事与教育,何不干脆将官办体育下放给地方政府,让精英体育系统回归社会与民间。遇到国际比赛,国家直接从民间进行选拔,代表国家出征,岂不更加省事?利用地方与社会资金力量办精英体育,既可减少国家财政压力,又可避免社会舆论批评。
不仅如此,还可以更好避免体制体育权力寻租腐败。原国家男子足球队原主教练李铁一案,几乎让公众对所谓的国家队公信力丧失殆尽,给体育体制敲响了警钟。不改变体育体制,只是换几个教练,是没有用的。
即使国家再次申办奥运成功,相信不会再像2001年那样,令人鼓舞和激动。因为,人们开始注意生活实际与切身感受,关注和利用自己生活周边的公共体育设施和环境。
深圳有座羊台山,最初,山上并没有路。当地政府在多年间采用骡子拖运的方式修筑了多条石阶登山道。后来,又将原来单人小路拓展成了宽广的环山绿道,成为广东万里绿道的一部分。
每逢节假日、周末,这个城市四面八方的人都来到这里游玩、登山。在夜里八、九点钟,内地城市的人们早就睡觉休息了的时候,羊台山的密林之中的登山道上,总是闪烁着手电筒打出来的光点,那是人们在夜晚爬山。
也许人们哪一天离开这座竞争激烈的城市,会忘记很多很多,但估计不会忘记那些消磨在绿道上的记忆,曾经在登山道上流着汗水步步向上的日子,这难道不就是国家体育公益事业的信仰之光,泽被于更多的普通公民吗?
大众体育是什么?不一定非得就是比赛。大众体育,它其实应该是一个公共的社会活动空间,是妈妈们骑着电动单车,一前一后带着两个娃,赶到体育公园散步,打羽毛球的情景。
它也是晚上下班之后,有条件在绿道上散步、跑步、健身的男男女女。更是登山道上不分昼夜、川流不息的人群。
《琅琊榜》里面的梅长苏说过一句话:“天下,是天下人的天下。”
借用这句话做一个结尾:体育,是天下人的体育!

张益
天下人看天下事
 最新文章